词典 包抄 包抄的意思
bāochāo

包抄

简体包抄
繁体
拼音bāo chāo
注音ㄅㄠ ㄔㄠ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āo,(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组词】:包装。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组词】:邮包。背(bèi )包。(3) 装东西的袋。【组词】:书包。皮包。(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组词】: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5) 总揽,负全责。【组词】:包销。包揽。(6) 保证。【组词】:包赔。包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组词】:包饭。包工。(8) 围。【组词】:包围。包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组词】:包子。糖包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组词】:脓包。(11) 姓。

chāo,(1) 誊写,照原文写。【组词】:抄本。抄写。抄袭。传抄。(2) 搜查而没收。【例句】:抄没(mò)。抄家。抄斩。(3) 走简捷的路。【组词】:抄近。抄小道。包抄。(4) 同“绰”。

基本含义

指抄袭、剽窃别人的作品或思想。

包抄的意思

包抄 [bāo chāo]

1. 绕到敌人背面或侧翼进攻敌人。

[outflank;]

包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包钞”。绕到敌人侧面或背后去攻击。

郑观应 《盛世危言·海防上》:“次调 中洋、台湾 、南 澳 之舟师,为接应包抄之举。”
遯庐 《童子军》第三出:“一个个神虬露鳞爪……才逆击,又包钞。”
杨朔 《北线》:“排长要派人两面包抄。”


国语词典

包抄 [bāo chāo]

⒈ 从敌人侧面或背面进行包围攻击。

如:「警方分三路人马包抄过去,让那些歹徒措手不及。」

包围


包抄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包围释义:⒈四面围住。⒉军队向敌人翼侧和后方进攻,以求围歼敌人的行动。也指对敌军作战所形成的态势。如三面包围或四面包围。

包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包抄释义:绕到敌人侧面或背后进攻:分三路包抄过去。
    • 2.
      包钞释义:见“包抄”。
    • 3.
      回略释义:迂回包抄。
    • 4.
      抄击释义:包抄袭击。 《后汉书·鲜卑传》:“耿曄 遣 乌桓 亲 汉 都尉 戎朱廆 率众王侯 咄归 等,出塞抄击 鲜卑,大斩获而还。”《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九年》:“时后军犹数万人,高丽 随而抄击,最后羸弱数千人为所杀略。”
    • 5.
      抄截释义:包抄堵击。谓绕道攻击拦阻对方。
    • 6.
      正面释义:⒈人体前部那一面;建筑物临广场、临街、装饰比较讲究的一面;前进的方向(区别于“侧面”):正面图。大楼的正面有八根大理石的柱子。一连从正面进攻,二连、三连侧面包抄。⒉片状物主要使用的一面或跟外界接触的一面:牛皮纸的正面比较光滑。⒊属性词。好的、积极的一面(跟“反面”相对):正面人物。正面教育。⒋事情、问题等直接显示的一面:不但要看问题的正面,还要看问题的反面。⒌属性词。直接:避免正面交锋。有问题正面提出来,别绕弯子。
    • 7.
      迂回释义:⒈回旋;环绕:迂回曲折。⒉绕到敌人侧面或后面(进攻敌人):迂回包抄。迂回战术。
    • 8.
      钞击释义:包抄袭击。《后汉书·孔奋传》:“奋 乃率厉 钟留 等令要遮钞击,共为表里。”《三国志·吴志·全琮传》:“敌数以轻船钞击,琮 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八年》:“高丽 四面钞击,述 等且战且行。”

包抄(baoch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包抄是什么意思 包抄读音 怎么读 包抄,拼音是bāo chāo,包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包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