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任 [zhuān rèn]
1. 专门担任。
例她是我们的专任英语教师。
英[full-time; regular;]
专任 引证解释
⒈ 一心信用。
引《荀子·仲尼》:“主专任之。”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
《资治通鉴·周慎靓王五年》:“於是 燕王 专任 子之。”
⒉ 指专门担任。
引《后汉书·董卓传》:“伯玉 等乃劫致 金城 人 边章、韩遂,使专任军政。”
明 张居正 《纂修事宜疏》:“事必专任,乃可图成。”
⒊ 单独依靠。
引《三国志·魏志·杜畿传》:“若使法可专任,则 唐 虞 可不须 稷 契 之佐, 殷 周 无贵 伊 吕 之辅矣。”
国语词典
专任 [zhuān rèn]
⒈ 专门负责担任某事。
引《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使专任军政,共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
⒉ 专职。相对于兼任而言。
例如:「他是本校的专任教授。」
专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习释义:⒈专任近臣。⒉专门练习。
- 2.
专任释义:专门担任某一职务:专任教员。书记一职可以兼任,也可以专任。
- 3.
兼任释义:⒈同时担任几个职务:总务主任兼任学校工会主席。⒉属性词。不是专任的:兼任教员。
- 4.
同官释义:⒈在同一官署任职的人,同僚。《左传·文公七年》:“同官为寮。”唐 韩翃《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苏少府》诗:“才子风流 苏伯玉,同官晓暮应相逐。”宋 辛弃疾《摸鱼儿》词序:“淳熙 己亥,自 湖北 漕移 湖南,同官 王正之 置酒 小山亭,为赋。”明 屠隆《綵毫记·脱靴捧砚》:“臣不知圣上呼召,与同官共醉酒楼,死罪!死罪!”《老残游记》第十五回:“我辈都是同官,不好得罪他的;补翁 是方外人,无须忌讳。”⒉官职名位相同。《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欒盈 ﹞又与吾同官而专之。”杨伯峻 注:“同为公族大夫而专任其事
- 5.
实才释义:⒈谓有真实才能的人。 《三国志·魏志·傅嘏传》:“方今九州之民,爰及京城,未有六乡之举,其选才之职,专任吏部。案品状则实才未必当,任薄伐则德行未为叙,如此则殿最之课,未尽人才。”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科举为党议发策》:“今日欲得实才,必当出於博洽者,其止於诵习而已乎?抑为经史学乎?”⒉真实的才能。《新唐书·选举志上》:“永隆 二年,考功员外郎 刘思立 建言,明经多抄义条,进士唯诵旧策,皆亡实才,而有司以人数充第。”
- 6.
小胥释义:⒈古代官名。乐官之属。⒉旧时官府中的低级官员。⒊犹钞胥。旧时专任誊写的小吏,或称被雇用的抄写者。
- 7.
汉缺释义:清 时由 汉 人专任的官位。
- 8.
独任释义:⒈犹专任。独自信用;独自承担。⒉谓单独任用。
- 9.
程书释义:《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程),不中呈不得休息。”《汉书·刑法志》:“至於 秦始皇 ……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县,称也。石,百二十斤也。
- 10.
行走释义:⒈行路;走动。⒉清代把不设专官的机构或非专任的官职称为行走(如章京上行走,军机处上行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把额外派遣的官职称为行走,不属正式编制。
- 11.
门外人释义:⒈五代 时,宦官专权,称百官为“门外人”。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贵显用事之人,大抵皆宦者也,谓士人为门外人,不得预事。”《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七年》“﹝ 高祖 ﹞以士人多为子孙计,故专任宦官”元 胡三省 注:“自 刘龑 之后,专任宦者,谓百官为门外人。”⒉门外汉。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余於杂书稍涉猎,独未一閲丹经,然歟否歟?非门外人所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