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委 [bù wěi]
1. 中央政府的各部和各委员会。
英[all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部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傅鹰释义:化学家。福建福州人。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曾任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中科院学部委员。提出利用润湿热测定固体粉末比表面的方法;利用热力学理论考察固液界面和气液界面吸附层的性质,设计出一种计算表面活度系数的方法;与人合作研究鸡蛋清蛋白溶液的表面张力,并根据吉布斯公式计算出鸡蛋清蛋白分子的横截面积等。著有《化学热力学导论》、《普通化学》等。
- 2.
党小组释义:中国共产党组织内最小的活动单位。党的支部委员会的下一级组织形式,但不是一级独立的组织,只能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进行活动。
- 3.
党支部释义:“党的支部委员会”的简称。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由支部的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两或三年。一般设书记、副书记及委员。一般正式党员三人以上,五十人以下的单位可设立党支部。
- 4.
半月谈释义:半月刊。1980年5月创刊于北京。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社主办。以讲解时事政策为主。
- 5.
厅长释义:厅长:厅级为中国干部行政级别中一个级别,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是高级干部。例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是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
- 6.
司长释义:概述 司长:司局级为中国干部行政级别中一个级别,正司局级干部(地市级干部)是高级干部。例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是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1性质司局级是我国公务员的一个级别(正职为行政五级,副职为行政六级),正司局级及其以上级别为国家高级干部司局级也就是地厅级、地市级,厅、司、局(非市局、县局)、地级市为一个级别,平级。应用司长: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为高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
- 7.
团总支释义:“团的总支部委员会”的简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基层组织。由团总支的团员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一年或两年。一般设书记、副书记及委员。一般团员在三十人以上的单位可设立团总支。人数较多的团总支可下设若干支部。
- 8.
学部释义:⒈清末掌管全国教育的官署。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各学科的咨询机构,由若干院士(旧称学部委员)组成,院士由院内外著名科学家担任。
- 9.
应急产业释义:应急产业一般指为预防、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产品和服务而形成的活动的集合。 按类别划分,一是救援处置装备与技术,二是监测预警诊断设备与技术,三是预防防护产品与技术,四是应急教育培训咨询服务等。据国家相关部委预测,应急产业市场年容量约5000亿元,如果包括所带动的相关产业链,市场年容量约10000亿元。应急产业具有多行业交叉和服务公共安全的属性,是新兴产业。发展应急产业,有利于国家的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有利于基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企业的市场拓展和利润增长,有利于公众的安全和健康。
- 10.
总支释义:总的支部委员会、党团组织的一级机构。
- 11.
支委释义:支部委员或支部委员会的简称。
- 12.
支委会释义: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会议的简称。
- 13.
条块分割释义:条块分割比喻两种指挥体系把整个国家人为分割成不同的领域。由中央直属部委自上到下的一种指挥体制,例如:国家税务局对各级税务部门,国家工商部门对各级工商部门的指挥,比喻:两种指挥体系把整个国家人为分割成不同的领域。
- 14.
涂长望释义: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湖北汉口人。曾赴英国留学。历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央大学教授,中央气象局首任局长等职。当选为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学部委员。开创了中国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工作,首先提出研究中国的长期天气预报应从全世界天气出发,研究大气活动中心、大气浪动和海洋环流与温度、降水的关系,更细致地区划了中国气候分区等。著有《中国气候区域》和《关于二十世纪气候变暖问题》等。
- 15.
潘菽释义:心理学家。 江苏宜兴人。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主要著作有《心理学概论》、《社会的心理学基础》等。
- 16.
类攒释义:按类集聚。《元典章·户部七·拟支年销钱数》:“省部委官分拣到所支名项,类攒总计数目,呈奉到中书省札付,该逐一区处。”
- 17.
茅以升释义:(1896—1989)中国现代科学家。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早年赴美留学,获工学博士。归国后历任东南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等校教授。1933—1937年设计和指挥钱塘江大桥的建设。1949年后,历任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1989年病逝。有《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史》《茅以升文集》。
- 18.
陈景润释义:(1933—1996)中国数学家。福建福州人。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20世纪60年代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取得(1+2)的历史性成果。1973年发表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他对殆素数的分布问题、华林问题等,皆有贡献。1977年任研究员。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6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