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ó mā,(1) 擦,蹭,接触。【组词】:摩擦。摩天。摩崖(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摩肩接踵。摩顶放踵。(2) 摸,抚。【组词】:摩弄。摩挲(suō)(3) 研究,切磋。【组词】:观摩。揣摩(a.研究,仔细琢磨;b.估量,推测)。(4) 古同“磨”,磨擦。 ◎ 〔摩挲(suō)〕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地移动。
hóu, ◎ 半瞎。
luó,(1) 捕鸟的网。【组词】:罗网。(2) 张网捕捉。【例句】: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3) 搜集,招致,包括。【组词】: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4) 散布。【组词】:罗列。(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组词】:绢罗。(6) 用罗筛东西。【组词】:罗面。(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组词】:罗绮。罗扇。(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9) 同“脶”。(10) 姓。
1. 梵语muhūrtu的音译。极短暂的时间,相当于一昼夜的三十分之一,意译为须臾。亦作“摩?罗”、“摩侯罗”、“摩诃罗”。
⒈ 梵语muhūrtu的音译。极短暂的时间,相当于一昼夜的三十分之一,意译为须臾。
引《法苑珠林》卷三:“一息为一罗婆,三十罗婆为一摩睺罗,翻为一须臾,三十摩睺罗为一日夜。”
⒉ 亦作“摩侯罗”、“摩訶罗”。 唐、宋、元 习俗,用土、木、蜡等制成的婴孩形玩具。多于七夕时用,为送子之祥物。语本梵语摩睺罗伽(Mahoraga)。
引宋 周密 《乾淳岁时记》:“七夕节物,多尚果食茜鸡及泥孩儿,号摩睺罗,有极精巧饰以金珠者,其值不貲。”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这块玉上尖下圆,好做一个摩侯罗儿。”
元 杜仁杰 《集贤宾·七夕》曲:“沉李浮瓜餚饌美,把几个摩訶罗儿摆起。”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或曰:化生,摩侯罗之异名。宫中设此,以为生子之祥。”
⒈ 以泥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偶人,于七夕日供养;或珍藏装饰之用。也作「魔合罗」。
⒉ 受人喜爱的人物。也作「魔合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