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赦 [kuān shè]
1. 宽大赦免;宽宥。
例宽赦坦白认罪的犯人。
英[pardon; excuse; absolve;]
宽赦 引证解释
⒈ 宽大赦免。
引《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及 孝文帝 初即位, 淮南王 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以亲故,常宽赦之。”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投荒诚职分,领邑幸宽赦。”
《东周列国志》第二回:“今已悔悟自新,愿父王宽赦!”
太平天囯 洪秀全 《严禁违犯第七天条诏》:“如有犯第七天条者,一经查出,立即严拿斩首示众,决无宽赦。”
宽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全宥释义:宽赦过错或罪行,保全其生命。《后汉书·方术传下·华陀》:“佗 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元年》:“若命有司穷究,则 廷美 罪不容诛。朕止令居守 西洛,而 廷美 益怨望,出不逊语,始命迁 房陵 以全宥之。”
- 2.
埽除释义:⒈打扫;去除。 《周礼·夏官·隶仆》:“隶僕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韭》:“正月上辛日,埽除韭畦中枯叶。”宋 苏舜钦《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衰根危蔕埽除尽,辨别松竹并蒿莱。”⒉除掉;廓清。《汉书·景帝纪》:“汉 兴,埽除烦苛,与民休息。”《后汉书·陈龟传》:“授之法令,除 并 凉 二州今年租更,宽赦罪隶,埽除更始。”清 恽敬《三代因革论一》:“夫五霸更三王者也,七雄更五霸者也。秦 兼四海,一切皆埽除之,又更七雄者也。”
- 3.
宽贳释义:宽赦;宽恕。
- 4.
宽诏释义:《后汉书·侯霸传》:“每春下宽大之詔,奉四时之令,皆 霸 所建也。”后因以“宽詔”谓放宽禁律或实行宽赦的诏书。
- 5.
特宥释义:破例宽赦。
- 6.
缓死释义:⒈谓宽赦死罪。⒉延长寿命。
- 7.
肆眚释义:宽赦罪人。《春秋·庄公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杜预 注:“赦有罪也。”《后汉书·王符传》:“论者多曰:‘久不赦则姦轨炽,而吏不制,宜数肆眚以解散之。’此未昭政乱之本源,不察祸福之所生也。”唐 白居易《为宰相贺赦表》:“肆眚措刑,涤瑕荡秽,凡有圆首,纳於欢心。”宋 苏辙《明堂贺表》:“明堂礼毕大赦天下者,饗帝尊亲,古今之大典;推恩肆眚,天地之至仁。”
- 8.
舍纵释义:宽赦,放纵。
- 9.
诛故贳误释义:指严惩故意犯罪的人,宽赦无意中犯错误的人。
- 10.
释宥释义:宽赦。
- 11.
阜陵恩释义:汉高祖 少子 淮南厉王 刘长,孝文 时骄蹇,数不奉法,以宿怨椎杀 辟阳侯 审食其,诣阙谢罪,文帝 宽赦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