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涂面 涂面的意思
miàn

涂面

简体涂面
繁体塗面
拼音tú miàn
注音ㄊㄨˊ ㄇㄧ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ú,(1) 使颜色或油漆等附着在上面。【组词】:涂饰。涂漆。涂抹。(2) 乱写。【组词】:涂鸦。(3) 用笔抹上或抹去。【组词】:涂改。涂窜。涂乙。(4) 泥泞。【组词】:涂炭。(5) 河流或海流夹杂的泥沙在地势较平的河流入海处或海岸附近沉积而成的浅海滩。【组词】:海涂。滩涂。(6) 同“途”。(7) 姓。

miàn,(1) 头的前部,脸。【组词】:脸面。颜面。面目。面面相觑。(2) 用脸对着,向着。【组词】:面对。面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3) 事物的外表。【组词】: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额(票面的数额)。(4) 方位,部分。【组词】: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组词】:一面鼓。(6) 会见,直接接头的。【组词】:当面。面议。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组词】:平面。曲(qū)面。(8) 粮食磨成的粉。【组词】:小米面。玉米面。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面。(9) 粉末。【组词】:药面儿。(10)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组词】:面条。(11)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例句】:这种瓜很面。

基本含义

指涂抹脂粉、擦脸膏等化妆品在脸上,比喻掩饰真实面目,虚伪做作。

涂面的意思

涂面 [tú miàn]

1. 涂饰面部。喻变节。

涂面 引证解释

⒈ 涂饰面部。

《北史·西域传·女国》:“男女皆以彩色涂面,而一日中或数度变改之。”
《旧唐书·西域传上·东女》:“﹝ 东女 ﹞俗轻男子,女贵者或有侍男,被髮,以青涂面,惟务战与耕而已。”

⒉ 喻变节。

清 邵长蘅 《黄烈妇传》:“余闻国家甲申之难,学士大夫慷慨赴死者多有,往往一发不中,不復能自举其身。始於偷生,卒於涂面。”


涂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墨黥释义:⒈墨刑。⒉对被刑者以墨涂面,不刺字。一说,即墨幪。
    • 2.
      徉狂释义:⒈装疯。 徉,通“佯”。汉 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 之 吴,乃被髮徉狂,跣足涂面,行乞於市。”一本作“佯狂”。唐 杜荀鹤《将归山逢友人》诗:“徉狂寧是事,巧达又非夫。”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四:“寧王 宸濠 慕 寅 及 徵明,厚币延致。徵明 不赴,寅 徉狂脱归。”⒉犹徜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少负才名,不得志於场屋。徉狂至都,冀得知我者,传诸著作。”何垠 注:“徉狂,徉音羊,徜徉戏荡也。”
    • 3.
      打花脸释义:戏剧界谓涂面。
    • 4.
      抹跄释义:宋 代谓百戏艺人以色粉涂面。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有一击小铜锣,引百餘人,或巾裹,或双髻,各着杂色半臂,围肚看带,以黄白粉涂其面,谓之‘抹蹌’。”《文物》1959年第10期:“其傅粉墨,则名为‘抹跄’。”
    • 5.
      粉头释义:明清小说中称妓女;戏剧中以粉涂面的净角。
    • 6.
      膏面释义:以膏涂面,谓修饰面容。
    • 7.
      透明纸释义:⒈一种薄而致密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纸张,空气与油酯很难透过。 ⒉一种用含结晶盐类的胶粘剂涂面的纸,当涂面干燥后纸面无光泽呈霜状。

涂面(tum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涂面是什么意思 涂面读音 怎么读 涂面,拼音是tú miàn,涂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涂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