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不动声色 不动声色的意思
dòngshēng

不动声色

简体不动声色
繁体不動聲色
拼音bù dòng shēng sè
注音ㄅㄨˋ ㄉㄨㄥˋ ㄕㄥ ㄙㄜ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dòng,(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组词】: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2) 使开始发生。【组词】:发动。(3) 使用。【组词】: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组词】: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例句】:这几天不动荤腥。(6) 非静止的。【组词】:动画。(7) 可变的。【组词】:动产。(8) 行为。【组词】:举动。动作。(9) 常常。【组词】:动辄得咎。

shēng,(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组词】:声音。声带。(2) 消息,音讯。【组词】:声息。不通声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组词】: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4) 名誉。【组词】:名声。(5) 音乐歌舞。【例句】: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sè shǎi,(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组词】:颜色。色彩。色相(xiàng )。色调(diào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组词】:脸色。气色。色厉内荏。(3) 情景,景象。【组词】:行色匆匆。景色宜人。(4) 种类。【组词】:各色用品。(5) 品质,质量。【组词】:音色。成色。足色纹银。(6) 妇女美貌。【组词】:姿色。色艺。(7) 情欲。【组词】:色情。好(hào)色。

基本含义

形容人在面对困难、危险或紧张局面时,能够保持沉着冷静,不流露出内心的激动或紧张。

不动声色的意思

不动声色 [bù dòng shēng sè]

1. 不说话,也不表露感情的变化,形容沉着、镇静。

[do not bat an eyelid; do not turn a hair; show one's feelings neither in voices nor in facial expressions; stay calm and collected;]

不动声色 引证解释

⒈ 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态镇静。

宋 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
清 沉復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芸 则拔釵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不放轻过。”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梁建 双臂帮在胸前,不动声色地望着山与天相接之处,眼珠子转着,锐敏地思考什么。”

⒉ 形容轻易,不费气力。

《水浒传》第八六回:“宋江 见这三路军兵,尽皆退了。大驱人马,奔来夺取 幽州。不动声色,一鼓而收。”


国语词典

不动声色 [bù dòng shēng sè]

⒈ 一声不响,不流露感情。

《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其余皆设文房四宝,都在那里濡笔搆思;惟成之端然静坐,不动声色。」
《文明小史·第四二回》:「黄太尊听了,点点头,不动声色,仍旧打他的牌。」


不动声色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不留余地释义:不留一点空余的地方。 多形容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可回旋的余地。
    • 2.
      不露声色释义:不动声色。
    • 3.
      坦然自若释义: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 4.
      处之泰然释义:也说泰然处之。形容对困难或异常情况都能用不慌不忙的态度来对待。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雍也》:“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
    • 5.
      无动于衷释义: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 6.
      泰然自若释义: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他临危不惧,神情泰然自若。
    • 7.
      若无其事释义: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 8.
      面无表情释义:从面容上根本看不出此人的喜怒哀乐。

不动声色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不知所措释义: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面对突然情况,无法应付。《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 2.
      声色俱厉释义:指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俱:都。厉:严厉。
    • 3.
      大惊失色释义: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 4.
      失魂落魄释义:形容极度惊慌、心神不宁的样子。
    • 5.
      如有所失释义:好像丢失了什么似的。 形容心神不安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 6.
      心潮澎湃释义: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 7.
      惊恐万状释义:十分惊慌恐惧的样子。万状:多种多样的形态。
    • 8.
      惊惶失措释义:失措:失去常态。 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 9.
      感人肺腑释义:使人内心深受感动:言辞恳切,感人肺腑。
    • 10.
      手足无措释义: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 11.
      按捺不住释义: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躁,克制不住。
    • 12.
      按耐不住释义:指按捺:压抑,忍耐。 心里急躁,克制不住。
    • 13.
      胆颤心惊释义:颤:发抖。 形容非常害怕。
    • 14.
      若有所失释义: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 15.
      虚张声势释义:并无实力,故意大造声势。
    • 16.
      触目伤怀释义: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 17.
      闻风丧胆释义:听到一点风声,就把胆吓破了。形容对某种力量极其恐惧。
    • 18.
      面无人色释义:脸上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恐惧。
    • 19.
      魂飞天外释义:形容万分恐惧,或受到某种刺激而失去了主宰。

不动声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露声色释义:不动声色。
    • 2.
      声色释义:⒈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声色俱厉。不动声色。⒉指诗文等艺术表现出的格调、色彩:他的《空城计》演唱得别具声色。⒊指生气和活力:这群青年人的到来给县城增添了不少声色。⒋指歌舞和女色:不近声色。声色犬马(指纵情淫乐的生活)。
    • 3.
      声色不动释义:不动声色。 形容态度从容镇静,不随意流露感情。《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衆人道是一番天樣大、火樣急的事,怎知 襄敏公 看得等閒,聲色不動,化做一杯雪水。”清 李渔《慎鸾交·目许》:“小弟是個腐儒,見了他聲色不動,他不笑我也就好了,怎麽還肯屬意?”周立波《盖满爹》:“盖满爹 声色不动,用筷子从容扒着碗里的剩饭,听她闹个够。”
    • 4.
      撩拨释义:挑逗;招惹:任你百般撩拨,他就是不动声色。
    • 5.
      瞻慕释义:犹仰慕。晋 陆云《与戴季甫书》:“中间旷年,瞻慕敬想。”南朝 梁 沉约《内典序》:“权迹四门,既非悟道之始;假灭双树,寧有薪尽之穷。而天人瞻慕,髣髴兴情。”明 李东阳《大师英国公张公寿七十诗》序:“居常应事,不动声色;而冠冕百辟,为三军所倚属,四方所传诵,中外所瞻慕。”清 朱仕琇《上原任福建督学吴公启》:“道路悠远,瞻慕空切。伏愿养志颐神,俾门下士永有所倚赖。”
    • 6.
      若无其事释义: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 7.
      诟如不闻释义:诟:辱骂。 被人辱骂却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不动声色,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
    • 8.
      静观默察释义:不动声色地仔细观察。
    • 9.
      骨子里释义:比喻内心或实质上:他表面上不动声色,骨子里却早有打算。

不动声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露声色释义:不动声色。
    • 2.
      声色释义:⒈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声色俱厉。不动声色。⒉指诗文等艺术表现出的格调、色彩:他的《空城计》演唱得别具声色。⒊指生气和活力:这群青年人的到来给县城增添了不少声色。⒋指歌舞和女色:不近声色。声色犬马(指纵情淫乐的生活)。
    • 3.
      声色不动释义:不动声色。 形容态度从容镇静,不随意流露感情。《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衆人道是一番天樣大、火樣急的事,怎知 襄敏公 看得等閒,聲色不動,化做一杯雪水。”清 李渔《慎鸾交·目许》:“小弟是個腐儒,見了他聲色不動,他不笑我也就好了,怎麽還肯屬意?”周立波《盖满爹》:“盖满爹 声色不动,用筷子从容扒着碗里的剩饭,听她闹个够。”
    • 4.
      撩拨释义:挑逗;招惹:任你百般撩拨,他就是不动声色。
    • 5.
      瞻慕释义:犹仰慕。晋 陆云《与戴季甫书》:“中间旷年,瞻慕敬想。”南朝 梁 沉约《内典序》:“权迹四门,既非悟道之始;假灭双树,寧有薪尽之穷。而天人瞻慕,髣髴兴情。”明 李东阳《大师英国公张公寿七十诗》序:“居常应事,不动声色;而冠冕百辟,为三军所倚属,四方所传诵,中外所瞻慕。”清 朱仕琇《上原任福建督学吴公启》:“道路悠远,瞻慕空切。伏愿养志颐神,俾门下士永有所倚赖。”
    • 6.
      若无其事释义: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 7.
      诟如不闻释义:诟:辱骂。 被人辱骂却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不动声色,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
    • 8.
      静观默察释义:不动声色地仔细观察。
    • 9.
      骨子里释义:比喻内心或实质上:他表面上不动声色,骨子里却早有打算。

不动声色造句

1.不动声色:接完电话,他不动声色地走了出去。

2.所有的爱情都是如此。无数的细节堆积成一张不动声色的侧脸。

3.我不时哼哼,小孩也不动声色

4.他依依不舍所留恋的那些景物,我却不动声色

5.尽管敌机在上空盘旋,他还是不动声色地筹划着作战方案。

6.四季风景流转,七年时光的世事艰辛。岁月有着不动声色的力量。

7.老实说,要是当时我不努力克制,我的脸肯定会红的。我心里乐坏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8.这依然是时光。用这样不动声色的方式,让我们告别了昨日。

9.我朝他笑笑,不动声色地抄起来,他很耐心地等我。我心里的感激一点一点暖暖地升上来。

10.有一种人,他不动声色,却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四面八方渗透包围。

11.心里有东西在挣扎,可是永远不动声色

12.看到公布栏上自己的考试成绩后,她不动声色地走了。

13.不动声色的把你的名字放在左心房那处最温暖的地方带着你一路行走。

14.杜洛埃坐立不安了,赫斯渥却一点不动声色

15.李民反复试探,他都不动声色,泰然处之。

16.老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得讲着,同学们却不动声色

17.不动声色,静静地坐在那儿盘算着下一步计划。

18.听到日军敲门,李大娘不动声色地把游击队伤员藏进地窖里。

19.大家先不动声色,免得打草惊蛇,让他跑了。

20.昨天,我不小心把油瓶弄翻,姐姐不动声色地帮我把地板擦得干干净净。

不动声色是什么意思 不动声色读音 怎么读 不动声色,拼音是bù dòng shēng sè,不动声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不动声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