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不协 不协的意思
xié

不协

简体不协
繁体不協
拼音bù xié
注音ㄅㄨˋ ㄒㄧ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xié,(1) 共同合作,和洽。【组词】:协商。协定。协和。协调(tiáo )。协议。(2) 帮助,辅助。【组词】:协助。协同。协理。

基本含义

不合作、不协调

不协的意思

不协 [bù xié]

1. 不一致;不和。

不协 引证解释

⒈ 不一致;不和。

《左传·成公十二年》:“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
《南史·何尚之传》:“义真 与司徒 徐羡之 、尚书令 傅亮 等不协。”
《清史稿·允禔传》:“上以 允禔 听谗,与 福全 不协,私自陈奏,虑在军中僨事,召还京师。”


国语词典

不协 [bù xié]

⒈ 不合。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制无细而不协于规景,作无微而不违于水臬。」

⒉ 不合好。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初,宋明帝居蕃,与公母武康公主素不协。」


不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协释义:不一致;不和。《左传·成公十二年》:“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南史·何尚之传》:“义真 与司徒 徐羡之、尚书令 傅亮 等不协。”《清史稿·允禔传》:“上以 允禔 听谗,与 福全 不协,私自陈奏,虑在军中僨事,召还京师。”
    • 2.
      不合节释义:谓办事不顺当;不协调。
    • 3.
      不调释义:⒈不协调。《汉书·元帝纪》:“阴阳不调,黎民饥寒。”《后汉书·章帝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饉屡臻。”⒉特指音调不和谐。《韩非子·难三》:“且 中期 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中期 之任也。”《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⒊与人合不来。《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王逸 注:“调,和也……恐不知於俗而见憎於众也。”⒋未得升迁。《汉书·张安世传》:“有郎功高不调。”颜师古 注:“调,选也。”⒌犹言不才。唐 苏鹗《杜阳杂编》
    • 4.
      做小动作释义:在集体性强的活动中偷偷地做出不协调的动作。引申指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在背地里搞不正当活动,如播弄是非、弄虚作假等。
    • 5.
      具伏释义:完全认罪。《新五代史·李从温传》:“﹝ 从温 ﹞尝诬亲吏 薛仁嗣 为盗,悉籍没其家貲数千万。仁嗣 等诣闕自诉,事下有司,从温 具伏。”《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 田钦祚 ﹞与都部署 郭进 不协,敌至,闭壁自守,去又不追,蓄军资以规利,为部下所讼,詔鞫之,钦祚 具伏。”
    • 6.
      兼葭倚玉释义:⒈蒹葭:初生的芦苇。玉:仙树。芦苇倚在仙树上。⒉比喻两个品貌极为悬殊的人在一起,显得很不协调。⒊比喻地位卑微的人依附高贵的人。亦作“蒹葭倚玉树”、“蒹葭。
    • 7.
      内耗释义:⒈机器等本身所消耗的没有对外做功的能量。 ⒉借指集体内部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不协作、闹矛盾等造成人力和物力消耗的现象。
    • 8.
      冲突释义:⒈矛盾表面化,发生激烈争斗:武装冲突。言语冲突。⒉互相矛盾;不协调:文章的论点前后冲突。因时间冲突,会开不成了。
    • 9.
      协和释义:⒈使协调融洽。⒉指两音或两音以上同时发音的音响效果。有协和与不协和之分。通常认为八度、五度、四度、大小三度、大小六度为协和;七度、二度和增减音程为不协和。
    • 10.
      各自为营释义:形容集体中互相不配合;互相不协作;不顾整体利益而各行其是。一般作谓语。
    • 11.
      和絃释义:⒈同弦音不协调。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余长姑嫁 慈溪 姚 氏……有《自嘲》一联云:‘量浅酒痕先上面,兴高琴曲不和絃。’”⒉音乐术语。称和声的结构单位。在多声部音乐中,按着三度或非三度音程关系排列起来的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叫和弦。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那象征着主人公命运的音乐主题,终于战胜了一切,走向终止--在几个极度响亮的和弦中戛然而止。”谓与他人的弦音相应和。明 陈子龙《偕熊令君伯甘游》诗:“和絃愧同调,击壤庶齐观。”
    • 12.
      大小年释义:果树果实产量在年际间出现明显差异的现象。 是果树生长与结果、养分积累与消耗不协调的结果。
    • 13.
      大神释义:⒈尊神。 《周礼·春官·肆师》:“类造上帝,封大神,祭兵于山川。”郑玄 注:“大神,社及方岳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不协之故,用昭乞盟于尔大神以诱天衷。”⒉大治。《荀子·王制》:“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夫是之谓大神。”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释詁》:‘神者,治也。’然则大神谓大治。”
    • 14.
      头大脚小释义:头大脚小又称头重脚轻,形容因酒醉或犯病等原因而感到头脑发胀,脚下无力,身体 失去平衡;也形容事物上下或前后不协调,不均称,失去平衡。
    • 15.
      对不上释义:不一致;不协调;相异,不同。
    • 16.
      徒长释义:作物在生长期间,因生长条件不协调而茎叶生长过旺。徒长影响产量和品质。
    • 17.
      旁观袖手释义: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也不协助。
    • 18.
      朝聘释义:古代诸侯亲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见天子。春秋 时期,政在霸主,诸侯朝见霸主,《礼记·王制》:“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郑玄 注:“比年,每岁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则君自行。然此大聘与朝,晋文 霸时所制也。”《礼记·昏义》:“夫礼始於冠,本於昏,重於丧祭,尊於朝聘。”《左传·昭公三年》:“昔 文 襄 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孔颖达 疏:“此説 文 襄 之霸,令诸侯朝聘霸主大国之法也。”《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贺 嚚顽放废之人
    • 19.
      松懈释义:⒈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抓紧。⒉纪律不严格;意志不坚定。⒊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密切;动作不协调。
    • 20.
      格不相入释义:犹言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不协(bux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不协是什么意思 不协读音 怎么读 不协,拼音是bù xié,不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不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