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xiè,(1) 碎末。【组词】:屑子。纸屑。(2) 琐碎。【组词】:屑屑。琐屑(细微小的事情)。(3) 认为值得(做)。【组词】:不屑。
1. 认为不值得。
例轻之而不屑问焉。——清·刘开《问说》
英[ deign; disdain; think sth.not worth doing; ]
2. 形容轻视。
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英[ look down upon; slight; belittle; ]
⒈ 认为不值得。
引《诗·鄘风·君子偕老》:“鬢髮如云,不屑髢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雷 大愤不平,语人曰:‘请将吾二人所作令天下文士定其是非。’ 王 亦不屑。”
明 高明 《琵琶记·伯喈拒婚》:“相府寻亲,侯门纳礼,你却拒他不屑。”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又不屑于学习那谄媚阿谀的妾妇之道来换取婆婆的欢心。”
⒉ 不介意;不顾。
引《后汉书·马廖传》:“廖 性质诚畏慎,不爱权埶声名,尽心纳忠,不屑毁誉。”
李贤 注:“王逸 注《楚词》云:屑,顾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同之与异,不屑古今。”
隋 王通 《中说·事君》:“美哉, 公旦 之为 周 也!外不屑天下之谤,而私其迹曰:必使我子孙相承而宗祀不絶也。”
⒊ 形容轻视。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至见 服虔、张揖 音义则贵之,得《通俗》、《广雅》而不屑。”
唐 柳宗元 《愚溪诗序》:“﹝ 愚溪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
叶圣陶 《四三集·多收了三五斗》:“夹着一支水笔的手按在算盘珠上,鄙夷不屑的眼光从眼镜上边射出来。”
⒈ 轻视而不加以注意、重视。
引《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廖性质诚畏慎,不爱权埶声名,尽心纳忠,不屑毁誉。」
《红楼梦·第二回》:「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
1.他那人泥古不化,我都不屑教诲了。
2.他对这些低级趣味的作品不屑一顾。
3.很多人给他提意见,他都不屑一顾,固执己见。
4.马克思对那些诽谤、诅咒的言论,不屑一顾,置之不理。
5.总统不能无礼地对一位国家元首不屑一顾。
6.对这种流言蜚语,她向来是不屑一顾的。
7.我这样说,可是他却不屑一顾地听着。
8.同学们批评他,他露出一副不屑一顾的神色。
9.对那些在菜摊上也想贪小便宜的人我真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10.她父母亲一如既往,对别人的批评不屑一顾。
11.因此一旦有人脸不红心不跳的在大众场合自我褒扬时,得到的大抵是别人的嗤之以鼻或不屑一顾。
12.历史不光有正史,还有为正人君子所不屑的稗官野史。
13.我不屑做这种沽名钓誉的事,这不是君子所当为。
14.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飘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
15.借口是一面高大的墙埃,它能帮你抵挡即将面临的困难;借口还是一种委婉的推辞,它能解决爱莫能助的尴尬场面;借口更是一种自我欺骗,它能掩埋你心里的不屑与放纵。
16.她撅着个嘴,露出一付不屑一顾的样子。
17.他在大家面前显示得那样自信,不屑任何置辩。
18.虽受过多年的感化教育,他仍然不改偷窃的恶习,这样的人已是让人不屑教诲的了。
19.如果我可以给你幸福,请你不要拒绝我;那么即使你对我不屑一顾,我也会在你落寞的时候为你分担一丝的忧愁。
20.没有喧闹的人流,没有世俗的干扰,没有繁重的名利,没有不屑的讥讽,思维和神情都沉醉在高山大野的豪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