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诛罚 诛罚的意思
zhū

诛罚

简体诛罚
繁体誅罰
拼音zhū fá
注音ㄓㄨ ㄈ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ū,(1) 把罪人杀死。【组词】:害民者诛。诛灭。诛锄。诛戮。伏诛。(2) 责罚。【例句】:诛意(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讹定罪状)。口诛笔伐。(3) 责求。【例句】:诛求无已(一味索取,没有止境)。

fá, ◎ 处分犯罪、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组词】:罚款。罚球。惩罚。罚不当罪(处罚过严或过宽,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基本含义

指对罪犯进行严厉的惩罚或处决。

诛罚的意思

诛罚 [zhū fá]

1. 责罚;惩治。

3. 讨伐。

诛罚 引证解释

⒈ 责罚;惩治。

《周礼·地官·川衡》:“川衡掌巡川泽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舍其守,犯禁者执而诛罚之。”
《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清 曾国藩 《箴言书院记》:“或有过差,方图盖覆,谴亦及之,曰:此犹小眚,过是,诛罚重矣。”

⒉ 讨伐。

《墨子·非儒下》:“圣将为世除害,兴师诛罚。”
《后汉书·南匈奴传》:“殊俗百蛮,义无亲疎,服顺者襃赏,畔逆者诛罚,善恶之効, 呼韩、郅支 是也。”


诛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亲党释义:亲信党与。晋 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下》:“侍中 杜乔 奏免 陈留 太守 梁让、济阳 太守 氾宫、济北 太守 崔瑗 赃罪狼籍,梁氏 亲党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大通二年》:“若不大行诛罚,更树亲党,恐公北还之日,未渡 太行 而内变作矣。”金 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下:“鲁直 开口论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处。而门徒亲党,以衣鉢相传,号称法嗣,岂诗之真理也哉。”
    • 2.
      功利释义:功效利益。 《韩非子·难三》:“民知诛罚之皆起于身也,故疾功利于业,而不受赐于君。”
    • 3.
      国权释义:⒈犹国柄。政府或国君的权力。《管子·山权数》:“筴丰则三权皆在君,此之谓国权。”《汉书·五行志中之下》:“襄公 时,天下诸侯之大夫皆执国权,君不能制。渐将日甚,善恶不明,诛罚不行。”颜师古 注:“谓 襄 十六年会於 溴梁,诸侯之大夫盟皆类此。”《宋书·恩倖传序》:“权幸之徒,慴惮宗戚,欲使幼主孤立,永窃国权。”⒉国家的主权。匡互生《五四运动纪实》:“这回运动所标出的公用语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4.
      天殛释义:上天的诛罚。
    • 5.
      天罚释义:⒈上天的诛罚。旧时帝王自谓禀承天意行事,其诛罚不臣常以此为名。⒉旧称遇父母丧。
    • 6.
      天诛释义:⒈上天诛罚。《墨子·鲁问》:“郑 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举兵,将以攻 郑。”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范伯》:“坏人之善毋后世,败人之成天诛行。”唐 韩愈《讼风伯》:“天诛加兮不可悔,风伯 虽死兮人谁汝伤。”清 吴下阿蒙《断袖篇·龙淫佃户》:“河间 马氏 家,一佃户年近六旬,独行遇雨,雷电晦冥,有龙探爪,按其笠,以为当受天诛。”⒉帝王的征讨或诛罚。《汉书·陈汤传》:“臣 延寿、臣 汤 将义兵,行天诛。”《旧唐书·萧至忠传》:“楚客、处訥、晋卿 等骄恣跋扈,人神同疾,不加天诛,詎
    • 7.
      木精释义:⒈岁星。《后汉书·襄楷传》:“今年岁星久守太微,逆行西至掖门,还切执法。岁为木精,好生恶杀,而淹留不去者,咎在仁德不修,诛罚太酷。”⒉麟。《古微书·春秋演孔图》“麟,木之精也”三国 魏 宋均 注:“麟,木精。木生于水故曰阴。木气好土,土黄木青,故麟色青黄。”⒊木之精灵。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上:“千年木精为青牛。”⒋甲醇的俗名。
    • 8.
      极重释义:⒈谓重诛罚。极,通“殛”。⒉非常严重;很重。⒊非常繁重。
    • 9.
      武震释义:武威,武力。 《左传·襄公十一年》:“君若能以玉帛绥 晋,不然则武震以摄威之。”《国语·周语中》:“君之武震,无乃玩而顿乎?”韦昭 注:“震,威也;玩,黷也。言举非义兵,诛罚失当,故君之武威,将见慢黷而顿弊之。”
    • 10.
      畔逆释义:⒈背叛。畔,通“叛”。《史记·礼书》:“孝景 用其计,而六国畔逆,以 错 首名,天子诛 错 以解难。”《汉书·公孙弘传》:“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大臣奉职不称也。”《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服顺者褒赏,畔逆者诛罚。”⒉有背叛行为的人。畔,通“叛”。《汉书·五行志上》:“出军行师,把旄杖鉞,誓士众,抗威武,所以征畔逆止暴乱也。”清 龙启瑞《论外臣书归书入例》:“晋 赵鞅 则身为畔逆,因 韩 魏 之援而得反国者也。”
    • 11.
      绣斧之诛释义:绣斧:指皇帝指派、掌有生杀大权的巡察官员。指皇帝特派官员对某人的诛罚。
    • 12.
      言废释义:说的话不被采纳。 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后汉书·郎顗传》:“诚知愚浅,不合圣听,人贱言废,当受诛罚。”
    • 13.
      谨诛释义:谨慎诛罚。
    • 14.
      赐与释义:赏赐;赐给。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司城子罕 谓 宋君 曰:‘庆赏赐与,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杀戮诛罚,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宋 陆游《鹊桥仙》词:“镜湖 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朱自清《向往光明的歌声》:“很明确,在年青诗人心中,光明绝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能祈求别人赐与,一切都要靠自己双手去创造。”
    • 15.
      逋诛释义:逃避诛罚。《陈书·衡阳献王昌传》:“ 王琳 逆命,逋诛岁久。” 宋 岳飞 《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贼 豫 逋诛,尚穴中土。” 清 王芑孙 《秋怀诗》:“ 卢循 就款终为贼, 徐福 逋诛肯作仙。”
    • 16.
      逭诛释义:逃避诛罚。
    • 17.
      避贤路释义:避位让贤。 语出《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晋书·元帝纪》:“帝遣使谓 敦(王敦)曰:‘公若不忘本朝,于此息兵,则天下尚可共安也。如其不然,朕当归于 瑯邪,以避贤路。’”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简文 更答曰:‘若 晋 室灵长,明公便宜奉行此詔,如大运去矣,请避贤路。’”《魏书·辛雄传》:“雄 面辞曰:‘臣不能死事,俛眉从贼,乃是朝廷罪人,纵陛下不赐诛罚,而北来尚书勋高义重,臣宜避贤路。’”
    • 18.
      阴诛释义:冥冥之中受到诛罚。
    • 19.
      饰行儥慝释义:谓出售表面加以美化的劣质物品。《周礼·地官·胥师》:“察其诈伪,饰行儥慝者而诛罚之。”郑玄 注:“饰行儥慝,谓使人行卖恶物於市,巧饰之,令欺誑买者。”王引之《经义述闻·周官上》:“张衡《西京赋》説市曰‘鬻良杂苦,蚩眩边鄙’,则饰行之谓也。饰行与儥慝,相对为文。”

诛罚(zhuf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诛罚是什么意思 诛罚读音 怎么读 诛罚,拼音是zhū fá,诛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诛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