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閤下 閤下的意思
xià

閤下

简体閤下
繁体
拼音hé xià
注音ㄍㄜˊ ㄒㄧ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 gé,(1) 全;总共。(2) 闭合。(1) 大门旁的小门。(2) 宫中小门。(3) 用同“閣”。

xià,(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组词】:下层。下款。(2) 等级低的。【组词】: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例句】:两下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组词】:下卷。下次。下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组词】:下山。下车。下马。下达。(6) 使降落。【组词】:下半旗。下棋。(7) 进入。【组词】:下海。(8) 投送。【组词】:下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组词】:下班。下课。(10) 谦辞。【组词】:在下。下官。(11) 颁布。【组词】:下令。(12) 攻克。【组词】:攻下。(13) 卸掉。【组词】:下货。把他的枪下了。(14) 用,投入精力。【组词】:下工夫。(15) 退让。【组词】:争执不下。(16) 做出判断。【组词】:下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组词】:打三下。(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20) 少于。【例句】:不下二百人。(21) 动物生产。【组词】:鸡下蛋。

閤下的意思

閤下 [hé xià]

2. 古代对尊贵者的敬称。 后亦泛用于朋友之间,称谈话、通信的对方。汉 蔡邕《独断》卷上:“﹝天子﹞谓之陛下者,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及羣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閤下、执事之属,皆此类也。”唐 韩愈《与于襄阳书》:“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 韩愈,谨奉书尚书閤下。”宋 欧阳修《与杜正献公书》:“某顿首启,仲夏毒热,伏惟相公閤下,尊候动止万福。”

3. 谓在屋门之下。《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廞 牙门将 涪陵 许弇 求为 巴东 监军,杜淑、张粲 固执不许,弇 怒,手杀 淑 粲 於 廞 閤下。”


閤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仆赁释义:雇佣仆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崔氏 之乱,申鲜虞 来奔,僕赁於野,以丧 庄公。”唐 韩愈《与于襄阳书》:“愈 今者惟朝夕芻米僕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閤下一朝之享而足也。”
    • 2.
      伏合释义:据《新五代史·李琪传》载,唐 朝 大明宫 中的 紫宸殿 称閤,是天子于朔望日接见群臣的便殿(一说为前殿,见 宋 王溥《唐会要·大明宫》)。 后因以“伏閤”指朝臣俯伏閤下向天子奏事。
    • 3.
      伏閤释义:据《新五代史·李琪传》载,唐 朝 大明宫 中的 紫宸殿 称閤,是天子于朔望日接见群臣的便殿(一说为前殿,见 宋 王溥《唐会要·大明宫》)。 后因以“伏閤”指朝臣俯伏閤下向天子奏事。《旧唐书·崔仁师传》:“会有伏閤上诉者,仁师 不奏,太宗 以 仁师 罔上,遂配 龚州。”宋 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上:“时 孔道辅 为御史中丞,范仲淹 居諫职,知不可以偏言夺,乃相举牵臺諫合入,伏閤拜疏。”
    • 4.
      凭几释义:⒈《书·顾命》:“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后以“凭几”指帝后临终付托。宋 苏轼《答许状元启》:“先皇帝未明求衣,久已格於至治,洮盥凭几,尚不忘於选贤。”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隆庆七相之去》:“至 穆宗 凭几,仅 高 张 二公受遗。”《明史·后妃传二·穆宗孝定李太后》:“先生亲受先帝付託,其朝夕纳诲,终先帝凭几之谊。”⒉凭靠几案。唐 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閤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清 龚自珍《明良论二》:“凭几其杖,顾盼指使,则徒隶之人至。”⒊靠在几上。宋 朱熹《答陈
    • 5.
      合下释义:⒈即时;当下。宋 黄庭坚《少年心》词:“合下休传音问,你有我,我无你分。”《朱子语类》卷一四○:“如 秦少游 诗甚巧,亦谓之‘对客挥毫’者,想他合下得句便巧。”⒉当初;原先。《朱子全书·大学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谓人合下便有此明德。”明 吕坤《与总河刘晋川论道脉图》:“今之讲学者曰:‘吾心合下便是中,不待思量,不须计较。’如是则 舜 颜 皆在下风矣。”⒊閤下:古代对尊贵者的敬称。后亦泛用于朋友之间,称谈话、通信的对方。汉 蔡邕《独断》卷上:“﹝天子﹞谓之陛下者,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
    • 6.
      均逸释义:谓闲散安逸。常用以指朝官外放或退隐。宋 李纲《与张相公书》:“数年前,某寓居 闽 中,杜门不出,以养衰病,适閤下自枢廷均逸,弭节海邦。”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公方立勋业,今必无暇及此。他时功成名遂,均逸林下乃可成书耳。”《元史·康里脱脱传》:“仁宗 即位,眷待弥篤,欲使均逸于外,二月,拜 浙江 行省左丞相。”
    • 7.
      妪育释义:⒈生养抚育。 语出《礼记·乐记》:“煦嫗覆育万物。”孔颖达疏:“天以气煦之,地以形嫗之,是天煦覆而地嫗育,故言煦嫗覆育万物也。”宋苏轼《谢吕龙图书》之二:“陈根之朽,再出英华,乃閤下煖然之春,有以嫗育成就之故也。”⒉指孕育。
    • 8.
      第下释义:犹门下、阁下。古代多用于对长官的敬词。《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张法顺 谓之曰:‘…… 桓氏(桓玄)世在西藩,人或为用,而第下之所控引,止 三吴 耳。’”《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五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第,府第也;下,犹言门下、閤下之类。”《隋书·百官志上》:“诸王言曰令,境内称之曰殿下。公侯封郡县者,言曰教,境内称之曰第下。”宋 孔平仲《孔氏杂说》:“﹝谓人为明公、閤下之类﹞亦可谓之第下。张浩 谓 元显 为第下。”明 王志坚《表异录·职官》:“唐 称太守曰节下,又云铃下,又曰第下。”
    • 9.
      翘首跂踵释义:抬头踮脚。形容盼望殷切。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一:“爰自入朝以來,天下之士翹首跂踵,冀閤下日以忠言摩上,不謂若今之爲起居舍人者,止司記録而已也。”亦作“翹首企足”。《剪灯新话·秋香亭记》:“但翹首企足以待結褵之期,不計其他也。”
    • 10.
      藩垣释义:⒈藩篱和垣墙。 泛指屏障。语本《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毛 传:“藩,屏也,垣,墻也。”南朝 梁 殷芸《小说》:“公(郑玄)久游南 夏,今艰难稍平,儻有归来之思,无寓人於室,毁伤其藩垣林木,必缮治墙宇以俟还。”清 许承钦《吕梁洪》诗:“乃知天工存地险,千里一曲当藩垣。”清 夏燮《中西纪事·通番之始》:“迨 粤中 大府遣兵隳之,澳 夷不敢言,而实不便於藩垣之弛也。”⒉比喻卫国的重臣。唐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閤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⒊比喻藩国、藩镇。唐 刘禹锡《贺雪镇州表》:“王承
    • 11.
      诚说释义:亦作“诚悦”。衷心悦服。南朝 梁 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表》:“百年上寿,既曰徒然;如其诚説,亦以过半。”隋炀帝《谢天冠仍请净名义书》:“为子为臣,难亏难怠,岂藉四缘,能入三昧!此非臆断,实荷诚説。”唐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及至此都,徘徊而不能去者,诚悦閤下之义,愿少立於堦墀之际,望见君子之威仪也。”
    • 12.
      责数释义:责备数说。《续列女传·严延年母》:“延年 免冠,顿首閤下,母乃见之,因责数 延年 曰:‘幸备郡守,专治千里,不闻仁义教化,有以全安愚民;顾乘刑罚,多刑杀人,欲以致威,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宋 洪迈《容斋三笔·孔子正名》:“子路 曰:‘卫君 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 曰:‘子之迂也!奚其正?’夫子责数之以为‘野’。”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若其怨愤责数之言,则三百篇中之甚于此者多矣。”
    • 13.
      踣毙释义:⒈亦作“踣弊”。败亡;衰落。《国语·周语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閒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絶后无主,湮替隶圉。”韦昭 注:“踣,僵也。”唐 柳宗元《上门下李夷简相公陈情书》:“及今閤下以仁义正直,入居相位,宗元 实抚心自庆,以为获其所望。故敢致其辞以声其哀,若又捨而不顾,则知沉埋踣毙无復振矣。”唐 柳宗元《祭从兄文》:“中遭诸武,抑压讎寃,踣弊不振,数逾百年。”⒉倒毙。《清史稿·兵志十二》:“凡牧马毙,则验其皮,踣毙例须赔抵,有一九、一七之罚。”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四四回:“若閲四五年之久,
    • 14.
      道揆释义:⒈准则;法度。 《孟子·离娄上》:“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朱熹 集注:“道,义理也;揆,度也。道揆,谓以义理度量事物而制其宜。”《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嘉熙四年》:“秉国钧者惟私情之徇,主道揆者惟法守之侵。”清 黄宗羲《子刘子行状》:“退而列风纪六事以上。一曰建道揆。请復京师首善书院,崇祀 冯从吾 为瞽宗,昭圣明兴道致治之意。復天下社学,选明德老成者为之师,聚里中彦士教之。”⒉制订法规。宋 岳珂《桯史·陈了翁始末》:“瓘 比缘稟事,闻閤下之言,指尚书省为道揆之地,瓘 谓閤下此言失矣。三省长官,宜守法而已,
    • 15.
      閤下释义:⒈古代对尊贵者的敬称。 后亦泛用于朋友之间,称谈话、通信的对方。汉 蔡邕《独断》卷上:“﹝天子﹞谓之陛下者,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及羣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閤下、执事之属,皆此类也。”唐 韩愈《与于襄阳书》:“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 韩愈,谨奉书尚书閤下。”宋 欧阳修《与杜正献公书》:“某顿首启,仲夏毒热,伏惟相公閤下,尊候动止万福。”⒉谓在屋门之下。《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廞 牙门将 涪陵 许弇 求为 巴东 监军,杜淑、张粲 固执不许,弇 怒,

閤下(gex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閤下是什么意思 閤下读音 怎么读 閤下,拼音是hé xià,閤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閤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