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 [gé xià]
1. 具有显赫的地位、尊严或价值的人——用作对某些高级的显要人物(如罗马天主教主教、国家的统治者、大使、总督)的尊称或称呼;泛指对人的敬称。
例阁下为仆税驾十五日,朝觞夕咏,颇极平之欢。——唐·白居易《与刘苏州书》
英[Excellency;]
阁下 引证解释
⒈ 指在藏书阁中。
引《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 马融 伏於阁下,从 昭 受读。”
⒉ 指在官署之中。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王东亭 到 桓公 吏,既伏阁下, 桓 令人窃取其白事, 东亭 即於阁下更作,无復向一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刘尹 在郡,临终绵惙,闻阁下祠神鼓无。”
⒊ 古代多用于对尊显的人的敬称。后泛用作对人的敬称。
引唐 赵璘 《因话录·徵》:“古者三公开阁,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阁,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今又布衣相呼,尽曰阁下。”
唐 欧阳詹 《送张尚书书》:“前乡贡进士 欧阳詹 於 洛阳 旅舍再拜授僕人书,献尚书阁下:某同众君子伏在尚书下风久矣。”
《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秀卿 开言道:‘小生是 李英,特到此访 张胜 兄弟,不知阁下是他何人?’”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六章:“日前承阁下盛情设宴,请我前去,适逢我因事不在,未能相会,深感遗憾。”
国语词典
阁下 [gé xià]
⒈ 对人的敬称。初为对显贵者的尊称,后乃泛用。也作「合下」。
引《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大王陛下」句下汉·应劭·注:「因卑以达尊之意也。若今称殿下、阁下、侍者、执事,皆此类也。」《老残游记·第六回》:「阁下如此宏材大略,不出来做点事情实在可惜!」
近大驾 足下 左右 尊驾
⒉ 楼阁之下。
引《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曹世叔妻传》:「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 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言嶊。」
阁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柱释义:⒈一根柱子。 亦指象柱子的东西。汉 王充《论衡·谈天》:“石之质重,千里一柱,不能胜也。”晋 张华《博物志》卷四:“江陵 有臺甚大,而有一柱,众木共之。”宋 周密《齐东野语·雷书》:“大中祥符 间,岳州 玉真观为火所焚,惟留一柱。”《宋史·乐志十七》:“设二十五弦,弦一柱,崇二寸七分。”⒉喻能担当重任,独力支撑局面的人。唐 张祜《读狄梁公传》诗:“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宋 王谠《唐语林·豪爽》:“阁下为南溟之鹏,作中天之一柱。”清 钱谦益《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八:“代许孤忠留一柱,帝思耆德抚三辰。”
- 2.
乘轩鹤释义:春秋 时只有大夫才能乘轩,卫懿公 由于好鹤,鹤亦乘轩。事见《左传·闵公二年》。唐 沉佺期《移禁可刑》诗:“宠迈乘轩鹤,荣过食稻鳧。”后以喻无功受禄的人。宋 王禹偁《阁下咏怀》诗:“官清自比乘轩鹤,心小还同畏网鱼。”
- 3.
九子母释义:女神名。传说能佑人生子。《汉书·成帝纪》“元帝 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画堂画九子母。”南朝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四月八日,长沙 寺阁下有九子母神。是日,市肆之无子者,供养薄饼以乞子,往往有验。”参见“九子魔母”。
- 4.
云骨释义:指石。宋 苏轼 《文登蓬莱阁下弹子涡》诗:“孤根捍滔天,云骨有破碎。”
- 5.
从使释义:⒈指役使人员;随从。《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邓皇后》:“帝多内幸,博采宫女至五六千人,及駈役从使,復兼倍於此。”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一从使都是浑身绣织,一将军怎倒着縞素裳衣?”⒉随从出使。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建炎 兵兴,从使絶域者,厮舆辈亦补官。”⒊纵使,即使。唐 元稹《上门下裴相公书》:“从使千百年外谓阁下与 裴兵部 为交相短长,亦足为贤相矣。”
- 6.
僧斋释义:请僧而供养斋食,兼有诵经略仪,谓之“僧斋”。《魏书·释老志》:“﹝沙门 道登 ﹞二十年卒,高祖 甚悼惜之,詔施帛一千匹。又设一切僧斋,并命京城七日行道。”唐 姚合《赠王建司马》诗:“老觉僧斋健,贫还酒债迟。”宋 陆游 有《观华严阁僧斋》诗。自注云:“阁下自四月初至七月末,日饭僧数千人。”
- 7.
刑狱释义:犹刑罚。《左传·文公六年》:“正法罪,辟刑狱。”《晋书·元帝纪》:“其有政绩可述,刑狱得中……各以名闻。”宋 王安石《上曾参政书》:“阁下必欲使之察一道之吏,而寄之以刑狱之事,非所谓因其材力之所宜也。”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四章:“生人刑狱之惨苦,终无由去也。”
- 8.
加人释义:凌轹他人。语出《论语·公冶长》:“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加,陵也。”唐 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余戇而狂,年未三纪,乘气加人,无挟自恃。”宋 王安石《与王禹玉书三》:“阁下亲屈势位之尊,忘名德之可以加人,而乐与之为善。”
- 9.
区处释义:⒈处理;筹划安排。 《汉书·循吏传·黄霸》:“鰥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 具为区处。”《西游记》第十八回:“行者 道:‘且等 老孙 去看看吉凶,再作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赚将》:“明日安营歇马,任俺区处便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制台听了这话,沉吟了一会道:‘他若是当一件公事,认真回上来,那可奈何他不得,只怕阁下身上也有点不便。这个便怎生区处?’”⒉居处;处所。汉 王充《论衡·辨祟》:“鸟有巢栖,兽有窟穴,虫鱼介鳞,各有区处,犹人之有室宅楼臺也。”《新唐书·杜羔传》:“﹝ 杜
- 10.
叩祝释义:跪拜祝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侣笙 道:‘前月老伯母华诞,本当就来叩祝,因阁下公出,未曾在侍,不敢造次。’”
- 11.
吃虱子留后腿释义:亦作“喫蝨子留后腿”。形容小气,悭吝。《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东阁下排着筵席,原来 李克用 喫蝨子留后腿的人,因见 白娘子 容貌,设此一计,大排筵席。”
- 12.
听受释义:听从接受。《汉书·艺文志》:“《书》者,古之号令,号令於众,其言不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公以为出言自口,驥騄不追,听受一谬,差以千里。”唐 韦瓘《周秦行纪》:“臣家 宛下,将归,失道。恐死豺虎,敢托命乞宿。太后幸听受。”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躬行》:“所以贵乎高明直谅之师友,而勇於听受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兄弟有一句临别赠言的话,不知阁下可肯听受?”
- 13.
在侍释义:谓儿女在父母身旁。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前月老伯母华诞,本当就来叩祝,因阁下公出,未曾在侍,不敢造次。”
- 14.
壮猷释义:宏大的谋略。语出《诗·小雅·采芑》:“方叔 元老,克壮其犹。”郑玄 笺:“犹,谋也;谋,兵谋也。”朱熹 注:“犹,谋也;言 方叔 虽老,而谋则壮也。”南朝 陈 徐陵《让左仆射初表》:“气怀沉密,文史优裕,东南贵秀,朝廷亲贤,并见壮猷,皆宜左执。”宋 苏舜钦《上孔待制书》:“阁下方以盛年壮猷,将康济天下,而良助犹鲜,诚可憮然。”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七》:“何谓‘壮猷’?非常之策。陈汤 不奏於公卿,破格之功。班超 不谋於从事,出奇冒险。不拘文法、不顾利害者是也。”
- 15.
妆次释义:⒈旧时书信中对女子的敬辞,犹对男子称阁下。 ⒉旧时信函中对妇女的敬称。犹对男子之称足下,阁下等。
- 16.
宫花释义:⒈皇宫庭苑中的花木。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五:“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唐 杜牧《早春阁下寓直萧九舍人亦置内署因寄书四韵》:“御水初消冻,宫花尚怯寒。”金 蔡松年《鹧鸪天》词:“解语宫花出画檐,酒尊风味为花甜。”《水浒传》第一回:“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⒉科举时代考试中选的士子在皇帝赐宴时所戴的花。宋 李宗谔《绝句》:“戴了宫花赋了诗,不容重见赭黄衣。无憀独出宫门去,恰似当年下第归。”明 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嫦娥 翦就緑云衣,折得蟾宫第一枝。宫花斜插帽簷低,一举成名天下知。”清
- 17.
尊意释义:阁下的意思。
- 18.
尊敬释义:⒈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尊敬老师。受人尊敬。⒉可尊敬的:尊敬的总理阁下。
- 19.
崇阶释义:原指高位。清洪昇《长生殿·剿寇》:“谬承新命陟崇阶。” 书信中用作敬辞,称对方,意同阁下:特派小张专谒崇阶。
- 20.
幸民释义:谓侥幸于万一之民。亦指不务正业而得过且过之人。《左传·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是无善人之谓也。”宋 王禹偁《上许殿丞论榷酒书》:“某窃听舆言,以为阁下将取一郡榷酒之数,分於编户,然后听其自酿而沽诸。是亦割赤子之肉飫幸民之腹也。”宋 陆游《寄龚实之正言》诗:“至和 嘉佑 须公了,乞向升平作幸民。”
阁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柱释义:⒈一根柱子。 亦指象柱子的东西。汉 王充《论衡·谈天》:“石之质重,千里一柱,不能胜也。”晋 张华《博物志》卷四:“江陵 有臺甚大,而有一柱,众木共之。”宋 周密《齐东野语·雷书》:“大中祥符 间,岳州 玉真观为火所焚,惟留一柱。”《宋史·乐志十七》:“设二十五弦,弦一柱,崇二寸七分。”⒉喻能担当重任,独力支撑局面的人。唐 张祜《读狄梁公传》诗:“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宋 王谠《唐语林·豪爽》:“阁下为南溟之鹏,作中天之一柱。”清 钱谦益《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八:“代许孤忠留一柱,帝思耆德抚三辰。”
- 2.
乘轩鹤释义:春秋 时只有大夫才能乘轩,卫懿公 由于好鹤,鹤亦乘轩。事见《左传·闵公二年》。唐 沉佺期《移禁可刑》诗:“宠迈乘轩鹤,荣过食稻鳧。”后以喻无功受禄的人。宋 王禹偁《阁下咏怀》诗:“官清自比乘轩鹤,心小还同畏网鱼。”
- 3.
九子母释义:女神名。传说能佑人生子。《汉书·成帝纪》“元帝 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画堂画九子母。”南朝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四月八日,长沙 寺阁下有九子母神。是日,市肆之无子者,供养薄饼以乞子,往往有验。”参见“九子魔母”。
- 4.
云骨释义:指石。宋 苏轼 《文登蓬莱阁下弹子涡》诗:“孤根捍滔天,云骨有破碎。”
- 5.
从使释义:⒈指役使人员;随从。《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邓皇后》:“帝多内幸,博采宫女至五六千人,及駈役从使,復兼倍於此。”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一从使都是浑身绣织,一将军怎倒着縞素裳衣?”⒉随从出使。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建炎 兵兴,从使絶域者,厮舆辈亦补官。”⒊纵使,即使。唐 元稹《上门下裴相公书》:“从使千百年外谓阁下与 裴兵部 为交相短长,亦足为贤相矣。”
- 6.
僧斋释义:请僧而供养斋食,兼有诵经略仪,谓之“僧斋”。《魏书·释老志》:“﹝沙门 道登 ﹞二十年卒,高祖 甚悼惜之,詔施帛一千匹。又设一切僧斋,并命京城七日行道。”唐 姚合《赠王建司马》诗:“老觉僧斋健,贫还酒债迟。”宋 陆游 有《观华严阁僧斋》诗。自注云:“阁下自四月初至七月末,日饭僧数千人。”
- 7.
刑狱释义:犹刑罚。《左传·文公六年》:“正法罪,辟刑狱。”《晋书·元帝纪》:“其有政绩可述,刑狱得中……各以名闻。”宋 王安石《上曾参政书》:“阁下必欲使之察一道之吏,而寄之以刑狱之事,非所谓因其材力之所宜也。”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四章:“生人刑狱之惨苦,终无由去也。”
- 8.
加人释义:凌轹他人。语出《论语·公冶长》:“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加,陵也。”唐 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余戇而狂,年未三纪,乘气加人,无挟自恃。”宋 王安石《与王禹玉书三》:“阁下亲屈势位之尊,忘名德之可以加人,而乐与之为善。”
- 9.
区处释义:⒈处理;筹划安排。 《汉书·循吏传·黄霸》:“鰥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 具为区处。”《西游记》第十八回:“行者 道:‘且等 老孙 去看看吉凶,再作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赚将》:“明日安营歇马,任俺区处便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制台听了这话,沉吟了一会道:‘他若是当一件公事,认真回上来,那可奈何他不得,只怕阁下身上也有点不便。这个便怎生区处?’”⒉居处;处所。汉 王充《论衡·辨祟》:“鸟有巢栖,兽有窟穴,虫鱼介鳞,各有区处,犹人之有室宅楼臺也。”《新唐书·杜羔传》:“﹝ 杜
- 10.
叩祝释义:跪拜祝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侣笙 道:‘前月老伯母华诞,本当就来叩祝,因阁下公出,未曾在侍,不敢造次。’”
- 11.
吃虱子留后腿释义:亦作“喫蝨子留后腿”。形容小气,悭吝。《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东阁下排着筵席,原来 李克用 喫蝨子留后腿的人,因见 白娘子 容貌,设此一计,大排筵席。”
- 12.
听受释义:听从接受。《汉书·艺文志》:“《书》者,古之号令,号令於众,其言不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公以为出言自口,驥騄不追,听受一谬,差以千里。”唐 韦瓘《周秦行纪》:“臣家 宛下,将归,失道。恐死豺虎,敢托命乞宿。太后幸听受。”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躬行》:“所以贵乎高明直谅之师友,而勇於听受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兄弟有一句临别赠言的话,不知阁下可肯听受?”
- 13.
在侍释义:谓儿女在父母身旁。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前月老伯母华诞,本当就来叩祝,因阁下公出,未曾在侍,不敢造次。”
- 14.
壮猷释义:宏大的谋略。语出《诗·小雅·采芑》:“方叔 元老,克壮其犹。”郑玄 笺:“犹,谋也;谋,兵谋也。”朱熹 注:“犹,谋也;言 方叔 虽老,而谋则壮也。”南朝 陈 徐陵《让左仆射初表》:“气怀沉密,文史优裕,东南贵秀,朝廷亲贤,并见壮猷,皆宜左执。”宋 苏舜钦《上孔待制书》:“阁下方以盛年壮猷,将康济天下,而良助犹鲜,诚可憮然。”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七》:“何谓‘壮猷’?非常之策。陈汤 不奏於公卿,破格之功。班超 不谋於从事,出奇冒险。不拘文法、不顾利害者是也。”
- 15.
妆次释义:⒈旧时书信中对女子的敬辞,犹对男子称阁下。 ⒉旧时信函中对妇女的敬称。犹对男子之称足下,阁下等。
- 16.
宫花释义:⒈皇宫庭苑中的花木。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五:“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唐 杜牧《早春阁下寓直萧九舍人亦置内署因寄书四韵》:“御水初消冻,宫花尚怯寒。”金 蔡松年《鹧鸪天》词:“解语宫花出画檐,酒尊风味为花甜。”《水浒传》第一回:“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⒉科举时代考试中选的士子在皇帝赐宴时所戴的花。宋 李宗谔《绝句》:“戴了宫花赋了诗,不容重见赭黄衣。无憀独出宫门去,恰似当年下第归。”明 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嫦娥 翦就緑云衣,折得蟾宫第一枝。宫花斜插帽簷低,一举成名天下知。”清
- 17.
尊意释义:阁下的意思。
- 18.
尊敬释义:⒈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尊敬老师。受人尊敬。⒉可尊敬的:尊敬的总理阁下。
- 19.
崇阶释义:原指高位。清洪昇《长生殿·剿寇》:“谬承新命陟崇阶。” 书信中用作敬辞,称对方,意同阁下:特派小张专谒崇阶。
- 20.
幸民释义:谓侥幸于万一之民。亦指不务正业而得过且过之人。《左传·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是无善人之谓也。”宋 王禹偁《上许殿丞论榷酒书》:“某窃听舆言,以为阁下将取一郡榷酒之数,分於编户,然后听其自酿而沽诸。是亦割赤子之肉飫幸民之腹也。”宋 陆游《寄龚实之正言》诗:“至和 嘉佑 须公了,乞向升平作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