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公报 公报的意思
gōngbào

公报

简体公报
繁体公報
拼音gōng bào
注音ㄍㄨㄥ ㄅ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bào,(1) 传达,告知。【组词】: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例句】: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报。报端。(3) 回答。【组词】:报答。报恩。报仇。报国(报效祖国)。报酬。(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组词】:报应。

基本含义

公开宣布或发布消息或信息。

公报的意思

公报 [gōng bào]

1. 简明或提炼的公告或通知,其内容多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并由权威部门所发布。

新闻公报。

[official report; bulletin;]

公报 引证解释

⒈ 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所发表的关于重大事件或会议经过和决议等的正式报道。也有以会议的名义发表的公报

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政党、团体的代表在会谈中或会谈后共同发表的关于会谈进展、经过、或就某些问题达成协议的正式文件,称为“公报”、“联合公报”或“新闻公报”。有时其中包含有关于会谈国家间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具有条约的性质。

⒊ 由一国政府编印的专门登载法律、法令、决议、命令、条约、协定或其他官方文件的刊物。


国语词典

公报 [gōng bào]

⒈ 政府机关专为刊登法令法规或其他事项所发行的定期刊物。

⒉ 国际会议结束后,对外发布的公开声明,说明会中讨论的结果。


公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释义: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两国同时发表。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从台湾撤出全部军事人员。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是中国的大政方针。双方还表示将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
    • 2.
      全会释义:(政党、团体)全体会议的简称:中央全会。 全会公报。
    • 3.
      公报私雠释义: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同“公报私仇”。
    • 4.
      公报释义:⒈国家机关、政党或团体对有关重要事件、会议所发表的公开报道。⒉由一国政府编印的专门登载法律、法令、决议、命令、条约、协定和其他文件的刊物。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政党、团体的代表在会谈中或会谈后所发表的正式报道和文件。共同发表的一般称联合公报或新闻公报。
    • 5.
      官报私仇释义:公报私仇。
    • 6.
      朝报释义:朝廷的公报。刊载诏令、奏章及官吏任免等事。
    • 7.
      温家镜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温公 丧妇。从姑 刘氏 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 嶠。’因下玉镜臺一枚,姑大喜。”后因称订婚聘礼为“温家镜”。
    • 8.
      环保局释义:政府职能部门,最高机关系国家环保部,隶属于国务院管理,总称:国家环境保护部。主要负责:拟定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行政规章;指导和协调解决各地方、各部门以及跨地区、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负责环境监测、统计、信息工作;制定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等等。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意味着上面对下面的监察行为,如环保部直接到地方监察,省环保厅
    • 9.
      究心释义:专心研究。 宋 周密《癸辛杂识后集·误书庙讳》:“县尉不究心职事,至於格目亦忘署名,可见无状。”明 宋濂《<白云稿>序》:“濂 之有志为文不下於 伯贤,古今诸文章大家亦多究心。”《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小弟却不曾究心于此道。”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同治九年》:“先生本年因研究 天津 教案事,取《万国公报》及製造局所出书尽读之,先生之究心时务自此始。”
    • 10.
      签署释义:在重要文件上正式签字:签署联合公报。
    • 11.
      范长江释义:(1909-1970)新闻工作者。原名希天,四川内江人。193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5年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到西北地区采访,公开报道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西安事变后到延安。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后任《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学校校长。建国后,历任新闻总署署长、《人民日报》社长。著有《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 12.
      袁水拍释义:(1916-1982)诗人。笔名马凡陀,江苏吴县人。早年在银行工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任《新民报》、《大公报》编辑。建国后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中宣部文艺处处长。著有诗集《马凡陀的山歌》、《马凡陀的山歌续集》、《春莺颂》等。

公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释义: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两国同时发表。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从台湾撤出全部军事人员。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是中国的大政方针。双方还表示将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
    • 2.
      全会释义:(政党、团体)全体会议的简称:中央全会。 全会公报。
    • 3.
      公报私雠释义: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同“公报私仇”。
    • 4.
      公报释义:⒈国家机关、政党或团体对有关重要事件、会议所发表的公开报道。⒉由一国政府编印的专门登载法律、法令、决议、命令、条约、协定和其他文件的刊物。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政党、团体的代表在会谈中或会谈后所发表的正式报道和文件。共同发表的一般称联合公报或新闻公报。
    • 5.
      官报私仇释义:公报私仇。
    • 6.
      朝报释义:朝廷的公报。刊载诏令、奏章及官吏任免等事。
    • 7.
      温家镜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温公 丧妇。从姑 刘氏 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 嶠。’因下玉镜臺一枚,姑大喜。”后因称订婚聘礼为“温家镜”。
    • 8.
      环保局释义:政府职能部门,最高机关系国家环保部,隶属于国务院管理,总称:国家环境保护部。主要负责:拟定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行政规章;指导和协调解决各地方、各部门以及跨地区、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负责环境监测、统计、信息工作;制定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等等。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意味着上面对下面的监察行为,如环保部直接到地方监察,省环保厅
    • 9.
      究心释义:专心研究。 宋 周密《癸辛杂识后集·误书庙讳》:“县尉不究心职事,至於格目亦忘署名,可见无状。”明 宋濂《<白云稿>序》:“濂 之有志为文不下於 伯贤,古今诸文章大家亦多究心。”《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小弟却不曾究心于此道。”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同治九年》:“先生本年因研究 天津 教案事,取《万国公报》及製造局所出书尽读之,先生之究心时务自此始。”
    • 10.
      签署释义:在重要文件上正式签字:签署联合公报。
    • 11.
      范长江释义:(1909-1970)新闻工作者。原名希天,四川内江人。193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5年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到西北地区采访,公开报道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西安事变后到延安。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后任《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学校校长。建国后,历任新闻总署署长、《人民日报》社长。著有《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 12.
      袁水拍释义:(1916-1982)诗人。笔名马凡陀,江苏吴县人。早年在银行工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任《新民报》、《大公报》编辑。建国后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中宣部文艺处处长。著有诗集《马凡陀的山歌》、《马凡陀的山歌续集》、《春莺颂》等。

公报造句

1.中美联合公报没有对台湾问题含糊其辞。

2.关于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已在公报中申明了自己的立场。

3.他竟然公报私仇,我们告他去!

4.说不出不给我盖公章的理由,你就是公报私仇,借机报复。

5.你别纳闷,他明显是公报私仇。

公报(gongb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公报是什么意思 公报读音 怎么读 公报,拼音是gōng bào,公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公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