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弹劾 弹劾的意思
tán

弹劾

简体弹劾
繁体彈劾
拼音tán hé
注音ㄊㄢˊ ㄏ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n tán,(1)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组词】: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2)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组词】:弹劾。弹纠。讥弹。

hé, ◎ 揭发罪状。【例句】:弹(tán )劾。参(cān )劾。

弹劾的意思

弹劾 [tán hé]

1. 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

弹劾不避权贵。——《金史·雷渊传》

[ impeach; accuse; ]

2. 由国家专门机关(如国会)对违法失职或职务上犯罪的官吏,采取揭发和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

弹劾总统。
官吏受贿,议院得弹劾而去之;议院受贿,谁弹劾而去之?——章炳麟《五无篇》

弹劾 引证解释

⒈ 由国家的专门机关对违法失职或职务上犯罪的官吏采取揭发和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

《晋书·阮孚传》:“尝以金貂换酒,復为所司弹劾。”
《旧唐书·职官志三》:“凡中外百僚之事,应弹劾者,御史言於大夫。”
《宣和遗事》前集:“那时有 吕诲 亦上疏弹劾 安石。”
章炳麟 《五无篇》:“官吏受贿,议院得弹劾而去之,议院受贿,谁弹劾而去之?”
茅盾 《动摇》十:“我们应该先行检举,提出弹劾。”


国语词典

弹劾 [tán hé]

⒈ 监察机关或民意机关,对违法失职的政府官员提出控诉,以监督其行为的行动,称为「弹劾」。

嘉奖 赞扬


弹劾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揭发释义:揭露(坏人坏事):揭发罪行。 检举揭发。
    • 2.
      毁谤释义:不怀好意地说别人坏话。

弹劾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嘉奖释义:⒈称赞和奖励:通令嘉奖。 嘉奖有功人员。⒉称赞的话语或奖励的实物:最高的嘉奖。
    • 2.
      赞扬释义:称赞表扬:赞扬好人好事。孩子们爱护公共财物的事迹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弹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严参释义:严厉弹劾。
    • 2.
      举劾释义:列举罪行、过失加以弹劾。
    • 3.
      乌台旧案释义:宋 苏轼 反对 王安石 新法,辗转贬谪,赋诗托讽,被人弹劾,下御史台问罪。时称为“乌台诗案”。事见 宋 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后因以“乌臺旧案”为言官谏臣受迫害的典故。
    • 4.
      出参释义:犹弹劾。《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藩臺拿他大駡一顿,详了抚臺,一面拿他出参,一面勒限赔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至於他一定要怎样我,那出参的考语,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 5.
      击奸释义:弹劾奸臣。
    • 6.
      击搏释义:⒈攻击;弹劾。 唐 元稹《论教本书》:“目不得閲淫艳妖诱之色,耳不得闻优笑凌乱之声,口不得习操断击搏之书,居不得近容顺阴邪之党。”唐 司空图《题<东汉传>后》:“苟厉锋气,果於击搏,道不能化,力不能制,是将济时重困,故 元礼 之徒,终致鉤党之祸。”宋 司马光《优老札子》:“近岁以来,大臣高年者皆不敢自安其位,言事者又欲以击搏大臣为名,从而攻之,此岂为臣尽忠至公之道哉。”《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确(蔡确)以击搏进,吴充 素恶其为人。”⒉谓以严刑峻法治理。唐 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若憯断击搏
    • 7.
      击搏才释义:谓具有弹劾他人之才。 指有堪任御史之才。
    • 8.
      刚讦释义:谓刚直而不能容人之过。 《旧唐书·李吉甫传》:“絳 性刚訐,於上前互有争论,人多直 絳。”《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四年》:“隗 性刚訐,当时名士多被弹劾,睿 率皆容贷,由是众怨皆归之。”
    • 9.
      参办释义:弹劾惩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臬台﹞当堂画了供,便收了府监。抚台一面拜折参办。”
    • 10.
      参咎释义:弹劾罪责。
    • 11.
      参处释义:⒈斟酌处理。⒉加以弹劾和处分。
    • 12.
      参撤释义:加以弹劾而撤职。
    • 13.
      参究释义:⒈参验考究。⒉弹劾查究。
    • 14.
      参罚释义:⒈见“参伐”。⒉弹劾处罚。
    • 15.
      参论释义:⒈参与讨论。⒉弹劾追究。
    • 16.
      参谪释义:弹劾贬谪。
    • 17.
      参革释义:旧时官吏因受弹劾而被革职。《红楼梦》第三回:“雨村 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 张如圭。”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微员食禄有定数》:“制军谓此等劣员,亟应参革。”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一章:“他决定赶快将老朽无能的现任知府参革,在奉旨以前就便宜处置,举荐一位年轻有为的人接任知府。”
    • 18.
      参驳释义:⒈杂乱不一。⒉弹劾与批驳官吏的错误言行。
    • 19.
      台评释义:⒈御史台的弹劾。⒉指御史台的官职。
    • 20.
      司聪释义:⒈谓司听察。指弹劾纠察。《左传·昭公九年》:“女为君耳,将司聪也。”晋 陶潜《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逯钦立 校注:“司聪,为皇帝听察民隐。”唐 元稹《杨汝士授右补阙制》:“我国家设司諫署,以神明其耳目……方我倾听之始,命尔司聪之荣。”⒉官名。新莽 设置。负责听察臣下过失。参阅《汉书·王莽传中》。

弹劾(danh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弹劾是什么意思 弹劾读音 怎么读 弹劾,拼音是tán hé,弹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弹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