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压 [tán yā]
1. 镇压;制服。
例当局派军队弹压。
英[suppress; quell;]
弹压 引证解释
⒈ 控制;制服;镇压。
引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然后能削平天下,弹压诸侯,长轡利策,横制宇宙。”
宋 范仲淹 《奏雪滕宗谅张亢》:“边上主帅,若不仗朝廷威势,何以弹压将佐军民,使人出死力,御捍强敌?”
清 洪昇 《长生殿·埋玉》:“陛下呵,听军中恁地喧哗。教微臣怎生弹压!”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八章:“要是当局派军警弹压,就跟他冲。”
⒉ 谓把事物穷形极相地描绘出来。
引宋 陆游 《小饮赵园》诗:“满眼风光索弹压,酒杯须以 蜀江 宽。”
宋 陆游 《诉衷情》词:“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元 张雨 《满江红·玉簪》词:“鹅管不禁仙露重,蜜脾胜借清香发。待使君絶妙好词成,须弹压。”
⒊ 宋 元 时职掌纠察的下级官吏。
引宋 周密 《武林旧事·西湖游幸》:“﹝ 寿皇 ﹞游幸湖山,御大龙舟。宰执从官以至大璫应奉诸司及京府弹压等各乘大舫,无虑数百。”
《元典章新集·兵部·整治军兵》:“各处军官千户、百户、弹压人等,每岁十月一日例放伊还家。”
国语词典
弹压 [tán yā]
⒈ 压制、镇压。
引《淮南子·本经》:「秉太一者,牢笼天地,弹压山川。」
《文明小史·第一回》:「等到洋人下乡的时候,再由县里同营里多派几个衙役兵勇,帮著弹压,免得滋事。」
近镇压
⒉ 品评、品题。
引宋·袁去华〈玉团儿·吴江渺渺疑天接〉词:「登临正要诗弹压,叹老去,都忘句法。」
宋·陆游〈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词:「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反助威
弹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佞邪释义:⒈奸邪。 《后汉书·吴良传》:“望佞邪之人,欺諂无状。”⒉指奸邪之人。《汉书·楚元王传》:“今佞邪与贤臣并在交戟之内,合党共谋,违善作恶。” 明 李东阳 《寿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九十诗序》:“弹压权势,劾佞邪而置之法。”
- 2.
决遣释义:亦作“决遣”。审判发落。晋 陆机《晋平西将军周处碑》:“处 转 广汉 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处 详其枉直,一朝决遣。”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六日》:“西朶楼 下,开封 尹弹压,幕次罗列罪人满前,时復决遣,以警愚民。”《宋史·刑法志一》:“贫不能自存者给饮食,病者给医药,轻繫者即时决遣,毋淹滞。”清 曾国藩《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 彭永思 ﹞就逆旅操笔定讞,且判且詰,决遣如神。”
- 3.
印委释义:印官和临时差委的官员。 清 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疏》:“其驻厂弹压之印委员弁,皆准设立枷杖等刑具。”《官场现形记》第四九回:“回省之后,不特通省印委人员仰承鼻息,就是抚臺--有时还让他三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所以闔城文武印委各员,都纷纷前来道贺。”参见“印官”。
- 4.
土团释义:由当地人组成的武装集团。《新唐书·王式传》:“集土团诸儿为向导,擒 甫 斩之。”《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元年》:“军士八百,外有土团五百人。”胡三省 注:“团结土人为兵,故谓之土团。”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由此威声大震,远近避乱者从之如市,得土团三百餘人。”《花月痕》第四六回:“一日提督府兵丁,抢人家妇女,土团不依,闹起事来,幕中朋友説,须地方官弹压。”
- 5.
弹压山川释义:弹压山川旧时形容帝王的威力很大,足以制服山河。
- 6.
弹治释义:弹压处治。
- 7.
弹禁释义:弹压禁止。
- 8.
总把释义:元 代武官名。《元史·兵志一》:“世祖 时,颇修官制……外则万户之下置总管,千户之下置总把,百户之下置弹压,立枢密院以总之。”《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戊子,千户 託訥、总把 呼岱 擅引军入 婺州 永康县 界,杀掠吏民。”
- 9.
拘锁释义:拘禁。《宋史·刑法志二》:“法无拘锁之条,特州县一时弹压盗贼姦暴,罪不至配者,故拘锁之,俾之省愆。”《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八年》:“﹝ 陈垓 ﹞因极言检覈、决狱、疏决、推勘、拘锁、刺环、奏裁、详覆、重勘、追证十弊,从之。”
- 10.
牙兵释义:卫兵;亲兵。唐 李德裕《论太和五年失维州状》:“其 悉怛谋 等,寻帅城兵并州印甲仗,塞途相继,空垒来降,臣即大出牙兵,受其降礼。”宋 梅尧臣《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解艇水驛无几舍,新诗又遣牙兵持。”《明史·朱寘鐇传》:“总兵官 姜汉 简鋭卒六十人为牙兵,令 周昂 领之。”清 侯方域《上三省督府剿抚议》:“莫若厚集牙兵,以资弹压。”
- 11.
督压释义:监视压服;弹压。
- 12.
硬抢释义:⒈顽强。 ⒉强行夺走。如:饥民们涌向粮行,要动手硬抢,巡抚急忙命府县官率领衙役兵丁前往劝谕弹压。
- 13.
遭时释义:⒈谓遇到好时势。《庄子·徐无鬼》:“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成玄英 疏:“以前诸士遭遇时命,情随事迁,故不能无为也。”《周书·薛憕传》:“此年少极慷慨,但不遭时耳。”明 叶盛《水东日记·顾都御史声望》:“虽公遭时得君之盛,要亦有慴服弹压之实焉。”清 吴伟业《又咏古》之五:“遭时固不易,推心尤独难。”⒉指所遭遇的时势。唐 韩愈《祭郑夫人文》:“既克反葬,遭时艰难,百口偕行,避地 江 濆。”
- 14.
首善释义:⒈谓开始并无异谋。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齐孝王 惧,乃饮药自杀。景帝 闻之,以为 齐 首善,以迫劫有谋,非其罪也。”⒉犹言第一个归顺从善。《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 始首善,以故弗诛。”⒊《史记·儒林列传》:“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意谓实施教化自京师开始,京师为四方的模范。后因以“首善”指首都。宋 叶适《宝谟阁待制徐公墓志铭》:“京师弹压,如传餐耳,况应办手掬食也,首善何所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建天京于金陵论》:“兹幸 天王 奉天行罚,伐暴救民,奠定 天京,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