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恣 [héng zì]
1. 专横放肆。
3. 放纵不受拘束。
横恣 引证解释
⒈ 专横放肆。
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 又盛毁 灌夫 所为横恣,罪逆不道。”
《新唐书·萧铣传》:“诸将擅兵横恣, 铣 恐寖不制,乃阳议休兵营农,以黜其权。”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太子 惠帝 愚蠢, 贾后 横恣,杀戮大臣。”
⒉ 放纵不受拘束。
引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一》:“顾 李 杜 之前,未有 李 杜,故二公才气横恣,各开生面,遂独有千古。”
王闿运 《严咸传》:“十七应乡试,经策横恣,尽破程法。”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这是 明 亡后的事情。凡活着的,有些出于心服,多数是被压服的。但活得最舒服横恣的是汉奸;而活得最清高、被人尊敬的,是痛骂汉奸的逸民。”
国语词典
横恣 [héng zì]
⒈ 强横恣肆。
引《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传》:「武安又盛毁灌夫所为横恣,罪逆不道。」
《新唐书·卷八七·萧铣传》:「诸将擅兵横恣,铣恐寖不制,乃阳议休兵营农,以黜其权。」
横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丛怨释义:谓怨恨丛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諉卸,而政治未从改良;一方面使君主丛怨于人民,而国内将生动摇。”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一:“最近 滇 督 李 君……之封奏,其对於现政府之涂饰敷衍、瞀乱横恣、丛怨酿乱之实状,皆已痛切敷陈,不遗餘力。”
- 2.
大驵释义:⒈驵侩,买卖的中间人。 《吕氏春秋·尊师》:“段干木,晋国 之大駔也。”宋 洪迈《夷坚乙志·布张家》:“有大客,乘马从徒,齎布五千疋入市,大駔争迎之。”⒉指买办。丘逢甲《汕头海关歌》:“其中大駔尤狡獪,播弄商权遽横恣。”
- 3.
强恣释义:亦作“彊恣”。强横恣肆。《晋书·五行志中》:“哀帝 隆和 元年夏,旱。是时 桓温 强恣,权制朝廷,僭踰之罚也。”《新唐书·李吉甫传》:“吉甫 连蹇外迁十餘年,究知閭里疾苦,常病方镇彊恣。”《太平广记》卷一九二引 唐 胡璩《谭宾录·李正己》:“寳应 中,军众讨 史朝义,至 郑州,回紇 方彊恣,诸节度皆下之。”
- 4.
恣肆释义:⒈放纵:骄横恣肆。⒉(言谈、写作等)豪放不拘:文笔恣肆。
- 5.
白布释义:⒈白色的布。 ⒉凶横恣纵的意思。
- 6.
盗柄释义:指窃取国家权力。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科场·命名禁字》:“本朝 正德 初,刘瑾 盗柄时,亦矫詔禁官民名字有天字者,俱更正。”《明史·孙居相传》:“﹝ 天啟 ﹞四年春,召拜兵部右侍郎。其冬,魏忠贤 盗柄,復引疾归。”清 侯方域《南省试策一》:“所谓强者,强於盗柄,强於饰罪。”梁启超《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君之与国,截然两途,宫中府中,不同一体……外戚横恣、宦寺盗柄之祸,何从生焉?”
- 7.
絶理释义:弃绝事理。 絶理造句弃绝事理。《管子·禁藏》:“骄傲侈泰,离度絶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史记·吕太后本纪》:“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 絶理兮託天报仇。”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胜》:“长幼无礼,大小相虏,并为寇贼,横恣絶理。”《东观汉记·冯衍传》:“然而诸将掳掠,逆伦絶理,杀人父子,妻人妇女。”
- 8.
联职释义:犹同事。谓职务相连。宋 范仲淹《赠户部郎中许公墓志铭》:“以前均榷 浙 右,坐联职之累,降品一等。”《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元年》:“二人既得联职,益横恣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