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徽调 徽调的意思
huīdiào

徽调

简体徽调
繁体徽調
拼音huī diào
注音ㄏㄨㄟ ㄉㄧ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ī,(1) 标志,符号。【组词】:国徽。校徽。帽徽。徽章。徽记。徽帜(zhì)。(2) 美好的。【组词】:徽号。(3) 〔徽州〕旧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歙县。简称“徽”,如“徽墨”。(4) 系琴弦的绳,后用做抚琴标记的名称,古琴全弦共十三徽。

diào tiáo zhōu, ◎ 朝,早晨。【例句】:《广韵·平尤》:“调,朝也。”

基本含义

指音调悦耳动听,具有特殊韵味的调子。

徽调的意思

徽调 [huī diào]

1. 徽剧的旧称。亦指徽剧所用的腔调。主要为吹腔、高拨子和二黄,后也用西皮、高腔、昆腔等。

徽调 引证解释

⒈ 徽剧的旧称。亦指徽剧所用的腔调。主要为吹腔、高拨子和二黄,后也用西皮、高腔、昆腔等。 乾隆、嘉庆 年间徽班进京演出后,对京剧腔调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徐珂 《清稗类钞·戏剧·徽调戏》:“程长庚 亦挟技入都,於是始有徽调。”


国语词典

徽调 [huī diào]

⒈ 徽剧的旧名。参见「徽剧」条。

⒉ 徽剧所用的腔调。主要为吹腔、高拔子和二黄,后也用西皮、高腔、昆腔。清代传到北京,对京剧腔调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徽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徽剧释义: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该省和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区。 旧称徽调。
    • 2.
      徽腔释义:即徽调。
    • 3.
      温州乱弹释义:瓯剧的旧名。形成于 清 初,流行于 浙江省 温州 一带,兼唱高腔、昆腔、徽调、滩簧和乱弹,以唱乱弹为主,故称“温州乱弹”。
    • 4.
      髦儿戏释义:旧时全部由青年女演员组成之戏班或演出的戏。 清 同治、光绪 年间出现于 京 沪 等地,多演唱京剧。清 裕德菱《梨园佳话·馀论·女伶》:“女剧 沪 上谓之髦儿戏。髦,盖髻也。昔时妇人拖长髻而作男子冠服,致足笑人,故有此称,非时彦之谓也。”一说,原称“毛儿戏”。因创始班主名 李毛儿,故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 雅琴 ﹞又预备叫一班髦儿戏来,当日演唱。”张友鹤 校注:“一种由女演员组成的戏班,据前人考证,髦儿本作毛儿,因创始的班主为 李毛儿 而得名。最初专应堂会唱徽调;后来也在戏院演出,大部唱京

徽调(huid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徽调是什么意思 徽调读音 怎么读 徽调,拼音是huī diào,徽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徽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