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受誓 受誓的意思
shòushì

受誓

简体受誓
繁体
拼音shòu shì
注音ㄕㄡˋ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òu,(1) 接纳别人给的东西。【组词】:接受。感受。受精。受权。受托。受降。受益。受业(①跟随老师学习;②学生对老师自称)。受教。受领。受聘。受理。(2) 忍耐某种遭遇。【组词】:忍受。受苦。受制。受窘。受累(受到劳累)。(3) 遭到。【组词】:遭受。受害。受挫。受屈。受辱。受阻。(4) 适合,中。【组词】:受吃。受看。受听。受使。

shì,(1) 当众或共同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组词】:誓师。誓词。誓愿。誓死。(2) 表示决心的话。【组词】:发誓。宣誓。立誓。

基本含义

接受誓言或宣誓。

受誓的意思

受誓 [shòu shì]

1. 谓祭祀之前,先申儆戒。

受誓 引证解释

⒈ 谓祭祀之前,先申儆戒。

《唐律疏议·职制·大祀不预申期》“受誓诫” 元 王元亮 释文:“受誓,谓未行祭祀,先申儆戒也。自太子诸王皆受誓。”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帝谓辅臣曰:‘百官三日受誓,礼当然邪?’”


受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坐释义:⒈因公务犯罪。晋 葛洪《抱朴子·审举》:“又诸居职其犯公坐者,以法律从事。”《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庚子,太常博士 邓餘庆,坐受誓戒不及,在法,私罪当劾举主,詔释之。帝因谓宰相曰:‘连坐举官,诚亦不易;如此公坐,犹或可矜。’”⒉谓公众场合。《宋书·袁湛传》:“重(谢重)子 绚,湛 之甥也,尝於公坐陵 湛。”《元典章·吏部六·儒吏》:“本府州官公坐对众,将犯重刑人某至徒人某,对各人家属同行引审。”
    • 2.
      受誓释义:谓祭祀之前,先申儆戒。《唐律疏议·职制·大祀不预申期》“受誓诫”元 王元亮 释文:“受誓,谓未行祭祀,先申儆戒也。自太子诸王皆受誓。”《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帝谓辅臣曰:‘百官三日受誓,礼当然邪?’”
    • 3.
      明祀释义:对重大祭祀的美称。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崇明祀,保小寡,周 礼也。”杜预 注:“明祀,大皥 有济 之祀。”晋 陆机《答张士然》诗:“驾言巡明祀,致敬在祈年。”唐 储光羲《尚书省受誓诫贻太庙裴丞》诗:“皇家有恆宪,斋祭崇明祀。”
    • 4.
      私觌释义:⒈谓私以礼物拜会出使国之国君。《礼记·聘仪》:“君亲礼宾。宾私面私覿,致饔餼。”陈澔 集说:“私覿,私以己礼物覿见主国之君。”《荀子·大略》:“聘,问也;享,献也;私覿,私见也。”王先谦 集解:“私覿,以臣礼见,故曰私见。”唐 储光羲《尚书省受誓诫贻太庙裴丞》诗:“裴回念私覿,悵望临清汜。”⒉指私觌之礼物。唐 李德裕《<黠戛斯朝贡图传>序》:“乃詔太子詹事 韦宗卿、祕书少监 吕述 往蒞宾馆,以展私覿,稽合同异。”《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二年》:“今日养兵之外,又有岁币;岁币之外,又有私覿;私覿之外,又有正

受誓(shou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受誓是什么意思 受誓读音 怎么读 受誓,拼音是shòu shì,受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受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