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àn,(1) 头的前部,脸。【组词】:脸面。颜面。面目。面面相觑。(2) 用脸对着,向着。【组词】:面对。面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3) 事物的外表。【组词】: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额(票面的数额)。(4) 方位,部分。【组词】: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组词】:一面鼓。(6) 会见,直接接头的。【组词】:当面。面议。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组词】:平面。曲(qū)面。(8) 粮食磨成的粉。【组词】:小米面。玉米面。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面。(9) 粉末。【组词】:药面儿。(10)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组词】:面条。(11)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例句】:这种瓜很面。
mào,(1) 面容。【组词】:面貌。容貌。貌相。以貌取人。(2) 外表的样子。【组词】:礼貌。貌合神离。道貌岸然。(3) 外观。【组词】:全貌。(4) 古书注解里表示状态、样子,如“飞貌”指飞的样子。(5) 描绘,画像。【例句】:“命工貌妃于别殿”。
1. 相貌。
例面貌清秀。
英[ face; features; looks; ]
2. 面目;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
例改变河山的面貌。
英[ appearance; look; aspect; ]
⒈ 脸的形状;相貌。
引《尸子》卷下:“面貌不足见也,先视天下不见称也;然而名显天下,闻於四方,其惟学者乎。”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上曰:‘怪卿( 梁适 )面貌酷肖 梁固。’”
《西游补》第三回:“行者 心中暗想:他又不是值日功曹,面貌又不是恶曜凶星,明明是下界平人。”
⒉ 指脸,面孔。
引明 费信 《星槎胜览后集·佐法儿国》:“男女拳髮,穿长衫。女人则以布兜头面,出见人也不露面貌。”
《金瓶梅词话》第一百回:“不觉五更,鷄叫天明。 吴月娘 梳洗面貌,走到禪堂中,礼佛烧香。”
巴金 《新生·四月五日》:“我不愿意多到外面去,我不愿意看见那些卑鄙的、油滑的面貌。”
⒊ 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
引毛泽东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中国 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 中国 的面貌。”
例如:精神面貌。
⒈ 面孔的形状。
引《汉书·卷八一·张禹传》:「卜者爱之,又奇其面貌,谓禹父:『是儿多知,可令学经。』」
《红楼梦·第六四回》:「我父亲要给二姨说的二姨爹,就和我这叔叔的面貌身量差不多儿。」
近面目 面孔 面容 相貌 容貌 嘴脸
1.现在全县人民上下一心,争取在三年内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2.要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我们青年任重道远。
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
4.我国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一穷二白的面貌已有了根本的改变。
5.用文学艺术反映时代面貌,形式要多样化,诗歌、小说、电视、戏剧等等都可以,总之不拘一格。
6.厂区的面貌早已今非昔比,原来旷无人烟的荒野,已经林立着一幢幢高层建筑了。
7.近几年,我们镇的面貌日新月异,几年没回来,这次回家差点都认不出来了。
8.解放后,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9.焦裕禄同志临死前还对前去看望他的同志说: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死不瞑目。
10.自从整顿后,这个厂子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11.倪岫云打扮得花枝招展,面貌和以前完全两样了。
12.为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县长经常到基层视察,做调查研究。
13.礼貌是什么?礼貌更是一种精神。礼貌不仅仅是行为,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崇高的思想境界,是一种道德、一种性格、一种理念,礼貌是快乐、是喜悦、是善良、是感恩、是负责。礼貌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文化涵养和文
14.我不熟悉他的姓名,但他的面貌对我似乎是熟悉的。
15.多年不见,他的面貌依旧不变。
16.几年不见,家乡的面貌有很大的改观。
17.这学期我们班来了一位新老师,从此班级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8.自从开展学雷锋活动以来,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19.这篇作品展现了新时期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
20.北京的许多古迹还保留着本来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