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事 [shòu shì]
1. 语法上指动作的对象,即动作所及于的人或事物。
英[ the object of the action in a sentence; object; ]
2. 接受职事或职务。
例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
英[ take over a job; ]
受事 引证解释
⒈ 接受职事或职务。
引《国语·鲁语上》:“诸侯祀先王、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
《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太祖 戒 彰 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行事,尔其戒之。’”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六更》:“翌日,当直宫女须以未晓前先来受事。”
梁启超 《中国改革财政私案》:“受事一两年,即满篝满车以归。”
⒉ 受所教之事。
引汉 刘向 《说苑·正谏》:“先生就衣,今愿受事。”
⒊ 句子里受动作支配的人或事物。表示受事的名词不一定做句子的宾语,如“衣服送来了”的“衣服”是受事,但是做句子的主语。
例如:“我看报”的“报”,“猫捉老鼠”的“老鼠”。
国语词典
受事 [shòu shì]
⒈ 接任办事。
引《国语·鲁语上》:「诸侯祀先王、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
《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威王彰传》:「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
受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县师释义:⒈县军。《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年》:“议郎 曹纯 曰:‘今县师深入,难以持久。’”参见“县军”。⒉周 官名。地官之属。《周礼·地官·县师》:“县师,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而辨其夫家人民田莱之数,及其六畜车輦之稽。”《墨子·迎敌祠》:“凡守城之法,县师受事。”
- 2.
受事释义:语法上指动作的对象,也就是受动作支配的人或事物,如“我看报”里的“报”,“老鹰抓小鸡”里的“小鸡”。 表示受事的名词不一定做句子的宾语,如“衣服送来了”里的“衣服”是受事,但是做句子的主语。
- 3.
宰旅释义:冢宰的属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 韩宣子 聘于 周,王使请事,对曰:‘晋 士 起 将归时事於宰旅,无他事也。’”杜预 注:“宰旅,冢宰之下士。言献职贡於宰旅,不敢斥尊。”后因用为对宰辅的敬称。唐 王维《裴仆射济州遗爱碑》:“丰省之度,多不得中,故二千石有不能受事于宰旅者矣。”宋 苏轼《太皇太后赐故夏国主嗣子乾顺进奉贺正马驼回诏》:“詔故 夏 国主嗣子 乾顺,述职春朝,归诚宰旅。”
- 4.
宾赞释义:⒈亦作“宾讚”。举行典礼时导引仪式的人。宾,通“儐”。《史记·秦始皇本纪》:“闕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謁者掌宾讚受事,员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旧五代史·梁书·刘捍传》:“捍 便习宾赞,善於将迎。”⒉指幕僚。唐 韩愈《郓州溪堂诗》:“公暨宾赞,稽经諏律。施用不差,人用不屈。”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八:“吾不见士大夫五十年矣,不用復从宾赞,幸为我谢之。”明 方孝孺《黄晏仲晦字说》:“其宾赞相与言曰:‘欲晏者,惟自晦而已。’于是字之以 仲晦。”⒊见“宾赞”。
- 5.
承事释义:治事;受事。 《左传·成公十二年》:“百官承事,朝而不夕。”《国语·鲁语下》:“大夫有贰车,备承事也。”《汉书·韦玄成传》:“立庙京师之居,躬亲承事,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助祭。”《南史·顾琛传》:“琛 不能承事 刘湛,故寻见斥外。”
- 6.
施受释义:语法学术语。谓施事与受事。
- 7.
洋八吊释义:原是安徽省安庆市一句方言,近年来逐渐被大家所认识。形容词,主要形容人,大体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做事不符常规,常做出一些不被大众理解接受事情,又有点荒唐的一类人。
- 8.
清穆释义:清静;清和。汉 蔡邕《释诲》:“夫子生清穆之世,禀醇和之灵。”《晋书·齐献王攸传》:“当今方隅清穆,武夫释甲,广分休假,以就农业。”宋 苏轼《答王敏仲书》之三:“春候清穆。”明 张居正《答陈节推书》之七:“受事于今四年,碌碌无以自效,所赖主德日明,宫府清穆,百司蒸蒸奉职。”
- 9.
瘠形释义:⒈瘦弱的形体。《尉缭子·武议》:“人食粟一斗,马食菽二斗,人有飢色,马有瘠形,何也?”⒉谓损其身体。清 陈梦雷《绝交书》:“昔甲寅之变……不受事而归,辞其印札,不赴朝贺,瘠形托病,三年一日。”
- 10.
谒者释义:⒈官名。始置于 春秋、战国 时,秦 汉 因之。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南朝 梁 置谒者台,掌朝觐宾飨及奉诏出使。陈 及 隋 皆因之。唐 改为通事舍人。⒉官名。东汉 大长秋属官,有中宫谒者二人,主报中章。后魏、北齐 有中谒者仆射,隋 唐 改称内谒者,概以宦官充任。宋 以后废。⒊官名。使者的别称。汉哀帝 置河堤谒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⒋古时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文物》1976年第10期:“简五:谒者二人。简文所说的谒者,不是职官的专名,是泛指一般传达、通报的奴仆。据 凤凰山 其他墓葬遣策
- 11.
青帝释义:⒈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 苍帝、木帝。《史记·封禅书》:“秦宣公 作 密畤 於 渭 南,祭 青帝。”唐 黄巢《题菊花》诗:“他年我若为 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清 秋瑾《愤时迭前韵》之二:“一线光明放异芽,欲同 青帝 鬭春华。”⒉道教以为木星中有九 青帝,并受事于中央 青皇。《云笈七籤》卷二五:“木星有九门,门内有九 青帝,其一帝輒备一门,以奉承於中央 青皇 上真大君 也。”
- 12.
飙锐释义:亦作“飇锐”。 亦作“飈锐”。指勇猛精锐的军队。《后汉书·西羌传论》:“段熲 受事,专掌军任,资 山西 之猛性,练 戎 俗之态情,穷武思尽飇鋭以事之。”《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智高 乘飈鋭窃发,二 广 之民日徯官军至。”清 魏源《圣武记》卷七:“然则穷武节、殫飇鋭以事之,奋伐罙入,圣心亦岂得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