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觱篥 觱篥的意思

觱篥

简体觱篥
繁体
拼音bì lì
注音ㄅㄧˋ ㄌ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ì,(1) 〔觱篥〕古代管乐器,形似喇叭,用竹做管,用芦苇做嘴,亦作“觱栗”。(2) 〔觱发〕风寒冷。

lì, ◎ 〔觱篥〕见“觱”。

觱篥的意思

觱篥 [bì lì]

1. 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以芦苇作嘴,以竹做管,吹出的声音悲凄,羌人所吹,用以惊中国马。

客驰下,吹觱篥数声。——明·魏禧《大铁椎传》

[the Tartar pipe;]

觱篥 引证解释

⒈ 古簧管乐器名。以竹为管,管口插有芦制哨子,有九孔。又称“笳管”、“头管”。本出 西域 龟兹,后传入内地,为 隋 唐 燕乐及 唐 宋 教坊乐的重要乐器。参阅《文献通考·乐十一》。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七拍:“龟兹 觱篥愁中听, 碎叶 琵琶夜深怨。”
《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元年》:“师道 时知 密州 事,好画及觱篥。”
胡三省 注:“胡 人吹葭管,谓之觱篥。 《乐府杂録》:觱篥,葭管也,卷芦为头,截竹为管,出於 胡 地。制法角音,九孔漏声,五音。 唐 编入卤簿,名为笳管;用之雅乐,以为雅管;六窍之制,则为凤管。旋宫转器,以应律者也。 杜佑 曰:觱篥,一名悲篥,出於 胡 中,其声悲。 东夷 有以卷桃皮为之者。亦出 南蛮。又《乐府杂録》曰:觱篥,本 龟兹 乐。”
清 俞蛟 《梦厂杂著·乡曲枝辞下·芦笙》:“初疑边笳鸣, 晋阳 铁骑来纵横;又疑吹觱篥, 龟兹 旧乐多悽惻。”


国语词典

觱篥 [bì lì]

⒈ 乐器名。胡人吹奏的一种木管乐器。以竹为管,以芦为首,全长七寸,状似胡笳而九孔,其声甚悲。


觱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吡唎释义:即觱篥。古代管乐器,多用于军中。
    • 2.
      含嚼释义:⒈口衔而咀嚼。指吃。《宋书·顾觊之传》:“命之所延,人肉其骨,而含嚼膏粱,时或婴患。”《三辅黄图·琳池》:“食之令人口气常香,益脉治病,宫人贵之,游燕出入,必皆含嚼。”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嚼麝之谈》:“寧王 骄贵,极於奢侈,每与宾客议论,先含嚼沉麝,方啟口发谈,香气喷於席上。”⒉吹觱篥时的动作。比喻吹奏。唐 李贺《申胡子觱篥歌》:“颜热感君酒,含嚼芦中声。”唐 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
    • 3.
      吹筒释义:猎具之一。 属觱篥之类,用以诱捕鸟兽。
    • 4.
      塞曲释义:边远地区的乐曲。唐 杜甫《夜闻觱篥》诗:“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嚮,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欻悲壮。”
    • 5.
      头管释义:觱篥的别称。 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 6.
      小唱释义:⒈古代俚歌。南朝 梁简文帝《上菩提树颂启》:“臣闻击辕小唱,有慕风雅;巴 人浅曲,实仰阳春。”⒉乐曲体裁之一,由管乐伴奏;后演变成为民间曲艺。宋 张炎《词源·音谱》:“惟慢曲、引、近则不同,名曰小唱,须得声字清圆,以哑觱篥合之,其音甚正。”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记胜·瓦舍众伎》:“唱叫‘小唱’,谓执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轻杀,故曰浅斟低唱。”宋 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四出:“不要砌末,只要小唱。”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小唱以琵琶、絃子、月琴、檀板合动而謌。”⒊指从事小唱曲艺的艺人。明 沉德
    • 7.
      岁夜释义:除夕。唐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唐 白居易《三年除夜》诗:“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 8.
      悲栗释义:亦作“悲篥”。亦作“悲慄”。簧管乐器名。即觱篥。以竹为管,以芦为管口的哨子。其声悲,故名。本 龟兹国 乐。
    • 9.
      朔客释义:⒈指北方边地的将领。唐 李贺《申胡子觱篥歌》序:“申胡子,朔客之苍头也。朔客 李氏 亦世家子,得祀 江夏王 庙,当年践履失序,遂奉官北部。”王琦 汇解:“朔客,盖为北方边地之将者。”⒉指 春秋 晋 赵朔 的门客。明 何景明《下宫行》:“嗟 杵臼,尔为 朔 客我为友,立孤诚难死何有!”
    • 10.
      筚篥释义:同“觱篥”。
    • 11.
      管子释义:⒈子(zǐ)。即管仲。⒉子(zǐ)。书名。相传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撰。实为后人采拾管仲言行,附以他书汇集而成。共存二十四卷。原本八十六篇,今存七十六篇。⒊子(zi)。圆而细长中间空的东西:水管子。⒋子(zi)。古代乐器。即觱篥。簧管乐器。管身木制,七音孔,上插苇哨,有单管或双管并吹两种。发音高亢浑厚。常用于吹打乐及独奏。
    • 12.
      缓声释义:⒈指柔缓的乐声或歌声。唐 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清 吴伟业《和杨铁崖天宝遗事诗》之二:“浩唱扇低槐市月,缓声衫动石头风。”⒉古乐律名。《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昔 黄帝 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
    • 13.
      觱发释义:⒈风寒冷。⒉即觱篥。⒊觱沸。泉涌出貌。
    • 14.
      觱悲释义:是即“觱篥”。
    • 15.
      觱栗释义:⒈即觱篥。 ⒉筝的一种。长离的别名。⒊宋时对道士的俗称。
    • 16.
      铙吹释义:⒈即铙歌。 军中乐歌。为鼓吹乐的一部。所用乐器有笛、觱篥、箫、笳、铙、鼓等。⒉指演奏铙歌。⒊指演奏铙歌的军乐队。

觱篥(bi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觱篥是什么意思 觱篥读音 怎么读 觱篥,拼音是bì lì,觱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觱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