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民丁 民丁的意思
míndīng

民丁

简体民丁
繁体
拼音mín dīng
注音ㄇㄧㄣˊ ㄉㄧ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dīng zhēng,(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例句】:丁是丁,卯是卯。(2) 成年男子。(3) 人口。(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组词】:园丁。(1) 〔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基本含义

指百姓或平民百姓。

民丁的意思

民丁 [mín dīng]

1. 旧指壮丁。

民丁 引证解释

⒈ 旧指壮丁。

《宋书·沉攸之传》:“元嘉 二十七年, 索勇 南寇,发 三吴 民丁, 攸之 亦被发。”
《南齐书·王敬则传》:“民丁无士庶皆保塘役。”
《陈书·世祖纪》:“日者凶渠肆虐,众军进讨,舟舰输积,权倩民丁,师出经时,役劳日久。”
《明史·兵志三》:“闽 浙 苦 倭,指挥 方谦 请籍民丁多者为军。”


民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丁兵释义:南北朝 北周 实行过的一种兵制,把境内民丁分八批轮换服役。《周书·武帝纪上》:“三月丙寅,改八丁兵为十二丁兵,率岁一月役。”《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二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云:“八丁兵者,凡境内民丁分为八番,递上就役。”
    • 2.
      土兵释义:地方兵。 《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三年》:“﹝ 渝关 ﹞旧置八防御军,募土兵守之……土兵皆自为田园,力战有功则赐勋加赏。”《水浒传》第二四回:“武松 道:‘教嫂嫂生受,武松 寝食不安;县里拨一个土兵来使唤。’”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卷十二:“选民丁之壮者编成什伍,号为土兵。”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而后知 明 人之徵土兵,亦犹本朝之募乡勇。”
    • 3.
      工脚释义:指搬运民丁。《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臣按诸军傔人旧日给米二升,今若月赋钱三百,是一斗为钱五十。计 江 淮 运米工脚,亦不减此数。”
    • 4.
      民丁释义:旧指壮丁。《宋书·沉攸之传》:“元嘉 二十七年,索勇 南寇,发 三吴 民丁,攸之 亦被发。”《南齐书·王敬则传》:“民丁无士庶皆保塘役。”《陈书·世祖纪》:“日者凶渠肆虐,众军进讨,舟舰输积,权倩民丁,师出经时,役劳日久。”《明史·兵志三》:“闽 浙 苦 倭,指挥 方谦 请籍民丁多者为军。”
    • 5.
      湖海释义:⒈湖泊与海洋。《南齐书·王敬则传》:“会 土边带湖海,民丁无士庶皆保塘役。”唐 韦应物《登重玄寺阁》诗:“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⒉指湖泊。《明一统志·应天府·形胜》:“长江 千里,险过汤池,外连 江 淮,内控湖海。”⒊泛指四方各地。唐 李颀《送綦毋三谒房给事》诗:“惜哉湖海上,曾校 蓬莱 书。”《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人虽在湖海飘零,自信有此絶艺,不甘轻配凡女。”郁达夫《乘车赴东京过天龙川桥》诗:“十年湖海题诗客,依旧青衫过此桥。”⒋指浪迹江湖,不与朝政。清 陈济生《怀友》诗:“颇忆 元龙 久湖
    • 6.
      签兵释义:即签军。发签征调民丁入伍。
    • 7.
      算人释义:计算人民丁口数目。
    • 8.
      脚力人释义:旧时担任传递文书或递运货物的差役或民丁。后指搬运工人。
    • 9.
      身丁钱释义:人口税。封建时代政府向成年男子征收的一种赋税。此制自 汉 始,历代相沿,称名各异,赋额不一。宋 沿之,称身丁钱或丁钱。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财赋二·身丁钱》:“身丁钱者,东南 淮、浙、湖、广 等路皆有之。自 马氏 据 湖 南,始取 永道 郴州 桂阳军 茶陵县 民丁钱绢米麦。”宋 陆游《丰年行》:“县前归来传好语,黄纸续放身丁钱。”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篇第一章第一节:“﹝ 宋 朝﹞二十至六十的男子,都要交纳身丁钱(或米、绢)。”
民丁是什么意思 民丁读音 怎么读 民丁,拼音是mín dīng,民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民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