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拣 [bù jiǎn]
1. 不管,不论。
不拣 引证解释
⒈ 不管,不论。
引《元典章·礼部六·释教》:“今后不拣是谁寺院里休做筵席。”
《水浒传》第八五回:“我今先带些心腹之人,不拣那座城子,借我躲避。”
明 邵璨 《香囊记·祈祷》:“今日上元佳节,本观铺设净坛,启建黄籙大斋,不拣追荐先亡、保安本命,一切檀那都到此聚会。”
国语词典
不拣 [bù jiǎn]
⒈ 不管、不论。
引《水浒传·第八回》:「明日便取了我女家去,并锦儿,不拣怎得,三年五载养赡得他,又不叫他出入。」
不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合识释义:蒙古语中的突厥语借词,义为师父,源于古汉语“博士”。 常见于 元 代典籍。《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三五年盩厔重阳万寿宫圣旨碑三》:“仙孔八合识,你不拣择出来那甚么,你底言语不信底人你识者。”“仙孔八合识”,意即仙人师父,系对道士的尊称。
- 2.
办济释义:犹成功。 宋 范仲淹《奏乞张去惑许元》:“臣所举此二人,若不能办济,臣甘失举之罪。”《元典章·户部十·僧道税》:“将来有蛮子田地里,每年军站的气力,不拣甚么用的,办济呵,多率是百姓每的纳税粮里成就。”
- 3.
小分释义:⒈北宋 拣汰禁兵,其不任征战者,减充小分。小分只领半份军俸,任军中杂役;其不能胜任者,则放充百姓。宋 司马光《乞不拣退军置淮南札子》:“臣愚伏愿朝廷且依旧法,每岁减禁军,有不任征战者,减充小分;小分復不任执役者,放充百姓。”《宋史·兵志八》:“﹝ 熙寧 四年﹞七月,手詔:‘拣诸路小分年四十五以下胜甲者,升以为大分,五十已上愿为民者听。’”⒉少量。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酒肆》:“大抵店肆饮酒,在人出著如何。只如食次,谓之下汤水。其钱少,止百钱五千者,谓之小分下酒。”
- 4.
请给释义:薪给;俸禄。 宋 司马光《乞不拣退军置淮南札子》:“或云朝廷欲拣在京禁军,年四十五以上,微有程切者,尽减下请给,并其妻孥徙置 淮南,以就粮食。”《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不过两个月,碾成了这个玉观音。郡王即时写表进上御前,龙颜大喜。崔寧 就本府增添请给。”
- 5.
雪朝释义:下雪天。唐 杨巨源《春雪题兴善寺广宣上人竹院》诗:“皎洁青莲客,焚香对雪朝。”唐 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诗:“不拣花朝与雪朝,五年从事 霍嫖姚。君缘接座交珠履,我为分行近翠翘。”叶葱奇 疏注:“顺説便是:‘五年从事’幕府以来,不问‘花朝’与雪后,彼此没有一天不和‘珠履翠翘’的人相接近的。”《随园诗话》卷七引 清 王梦楼《在西湖寄都中同年》诗:“星河云海望迢迢,八度花朝与雪朝。”
- 6.
驼载释义:驮负运载。元 杨暹 《西游记》第二本第七出:“怎得一匹长行马,不拣几钱,罄其衣鉢,买来驼载。”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王兰泉先生》:“需车辆、马、骡约以万计,而银钱、火药、鎗炮、军装驼载者,又以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