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传疏 传疏的意思
chuánshū

传疏

简体传疏
繁体傳疏
拼音chuán shū
注音ㄔㄨㄢˊ ㄕ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uán zhuàn,(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组词】:经传。《左传》。(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组词】: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例句】:《水浒传》。(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例句】: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shū,(1) 去掉阻塞使通畅。【组词】:疏导。疏通。疏浚。疏解(jiě)。(2) 分散。【组词】:疏散。仗义疏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组词】:疏密。疏松。疏朗。疏旷。疏阔。疏落(luò)。稀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组词】:亲疏。疏远。(5) 不细密,忽略。【组词】:疏忽。(6) 空虚。【组词】:志大才疏。(7) 不熟悉。【组词】:生疏。(8) 粗劣。【组词】:疏食。疏粝。(9) 古同“蔬”,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例句】:上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疏。注疏(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

基本含义

传递消息不畅通,信息传播不及时。

传疏的意思

传疏 [chuán shū]

1. 指诠释经义的文字。传以释经,疏以推演传义。

传疏 引证解释

⒈ 指诠释经义的文字。传以释经,疏以推演传义。 清 陈奂 著有《诗毛氏传疏》。

宋 曾巩 《筠州学记》:“不乱於百家,不蔽於传疏。”
宋 苏辙 《河南进士策问》:“至 唐 而传疏之学具,由是学者始会于一。”


传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会朝释义:⒈诸侯或群臣朝会盟主或天子。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会朝,礼之经也。”孔颖达 疏:“会以训上下之则,朝以正班爵之义,是会朝为礼之常法也。”唐 韩愈《董公行状》:“初,公为宰相时,五月朔会朝,天子在位,公卿百执事在廷。”⒉指古代帝王祭祀名山大川。明 张煌言《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是以昔王十二年会朝方岳,而又敛时锡福。”⒊犹一朝,一旦。《诗·大雅·大明》:“肆伐大 商,会朝清明。”毛 传:“会,甲也。不崇朝而天下清明。”陈奂 传疏:“会,古外切……会、甲双声通义是也……甲者十之首,一者数之始。《传》
    • 2.
      国成释义:犹国均。国家政务的权柄。《诗·小雅·节南山》:“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毛 传:“成,平也。”郑玄 笺:“观此君臣,谁能持国之平乎,言无有也。”孔颖达 疏:“谁秉国成,言君臣不能持国平也。”陈奂 传疏:“秉国成,犹云秉国均也。”宋 曾巩《蒲宗孟制妻陈氏封河东郡夫人》:“惟时哲辅进秉国成。”清 黄宗羲《董公墓志铭》:“孙 熊 二公皆书生,不知兵,迎 方 王 二师,拱手而授之国成,凡原设营兵卫军,俱隶 方 王。”《明史·刘宗周传》:“呜呼,八年之间,谁秉国成,而至於是!”
    • 3.
      孑孑释义:⒈特出、独立貌。《诗·鄘风·干旄》:“孑孑干旄,在 浚 之郊。”朱熹 集传:“孑孑,特出之貌。”陈奂 传疏:“孑孑,犹桀桀,特立之意。”唐 张说《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孑孑三旐,连舳归飞,遥遥 百越,经途瞻叹。”宋 司马光《送茹屯田孝标知无为军》诗:“叠鼓鸣鐃迎候新,军牙孑孑倚 淮 津。”⒉特立,出众。多指才能、人品等。《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元年》:“今 绪 猜刻不仁,妄杀无辜,军中孑孑者受诛且尽,子须眉若神,骑射絶伦,又为前锋,吾窃为子危之!”胡三省 注:“孑孑,特立之貌。”宋 沉辽《宋太子中舍张传师
    • 4.
      容阅释义:同“容悦”。《诗·曹风·蜉蝣》“蜉蝣掘閲”毛 传:“掘閲,容閲也。”陈奂 传疏:“容閲与容悦同。”章炳麟《商鞅》:“辱大子,刑公子 虔,知后有新主能为祸福,而不欲屈法以求容閲。”
    • 5.
      执讯释义:⒈谓对所获敌人加以讯问。 《诗·小雅·出车》:“执讯获丑,薄言还归。”郑玄 笺:“执其可言问所获之众。”陈奂 传疏:“谓所生得敌人,而听断其辞也。”后以为称美战功之典。《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虽《诗》美执讯,《易》嘉折首,周 之 方 召,汉 之 卫 霍,岂足以谈?功軼古人,勋超前世。”⒉古时掌通讯的官吏。《左传·文公十七年》:“郑 子家 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 赵宣子。”杜预 注:“执讯,通讯问之官。”⒊后代指接谈,通讯。宋 王安石《谢范资政启》:“窃陶大化,瞻若重霄。执讯隆堂,近修於堂礼;占辞记室
    • 6.
      改岁释义:由旧岁进入新年。《诗·豳风·七月》:“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陈奂 传疏:“改,更也。改岁,更一岁也。”宋 苏轼《与韩昭文书》:“某启:违远旌棨,忽已数月,改岁缅想台候胜常。”清 唐孙华《戊子元旦》诗:“改岁仍餘料峭寒,双扉合闭一泥丸。”
    • 7.
      无夫家释义:古时谓男女过时而无匹配者为“无夫家”。 《周礼·地官·媒氏》:“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陈奂 传疏:“古者未三十男亦行娶,未二十女亦行嫁。三十、二十为年尽,若踰时无夫家,则为鰥寡矣。”
    • 8.
      游歌释义:优游歌舞。语出《诗·大雅·卷阿》:“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陈奂 传疏:“游,优游也;歌,歌舞也。”《云笈七籤》卷二二:“皆天王之游歌,空玄之宝章。”清 恽敬《<坚白斋诗集>序》:“使彼数诗人者,为游歌之作,燕喜之章,何尝不鏘然如韶钧,蔚然如虎凤哉!”
    • 9.
      燕翼释义:⒈《诗·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詒厥孙谋,以燕翼子。”毛传:“燕,安;翼,敬也。”孔颖达疏:“思得泽及后人,故遗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敬事之子孙。”陈奂传疏:“詒,遗也……言武王以安敬之谋遗其孙子也。”后以“燕翼”谓善为子孙后代谋划。⒉指辅佐。⒊燕的翅膀。
    • 10.
      生刍释义:⒈亦作“生蒭”。 鲜草。《诗·小雅·白驹》:“生芻一束,其人如玉。”陈奂 传疏:“芻所以萎白驹,託言礼所以养贤人。”鲜草可养白驹。后因用作礼贤敬贤之典。《西京杂记》卷五:“夫人无幽显,道在则为尊,虽生蒭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蒭一束。”宋 黄庭坚《迎醇甫夫妇》诗:“策马得行休更秣,已令童稚割生芻。”⒉指贤人;贤能。南朝 宋 鲍照《从过旧宫》诗:“空费行苇德,採束谢生芻。”南朝 梁 吴均《赠周兴嗣》诗之一:“愿持 江 南蕙,以赠生芻人。”⒊指代《诗·小雅·白驹》,以寄寓思友、思贤之心。唐 权德舆《奉
    • 11.
      由言释义:说话。《诗·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陈奂 传疏:“此诗乃深戒 幽王,当慎用其言,不得易出诸口。”《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八年》:“以 太祖 之含弘,尚掩耳於 彭城 之戮;自斯以后,谁易由言!”
    • 12.
      疆事释义:⒈边界争端。 《左传·桓公十七年》:“夏,及 齐 师战于 奚,疆事也。”杜预 注:“疆事,争疆界也。”杨伯峻 注:“此为边疆局部战争。”⒉指边境的防务。《宋史·王庶传》:“疆事益棘,钦宗 欲幸 襄 邓。”清 王韬《<徐忠烈公遗集>序》:“明 之疆事,其坏如此,安可问哉!”⒊指整治地界等事。《诗·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清 陈奂 传疏:“凡井牧其邱甸县都之田野,营造径畛涂道之通路,皆我疆事也。”
    • 13.
      素衣释义:⒈白色丝绢中衣。 《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 沃。”陈奂 传疏:“素衣,谓中衣也…… 孔 疏云:‘中衣,谓冕及爵弁之中衣,以素为之。’”《论语·乡党》:“﹝君子﹞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何晏 集解:“孔 曰:‘服皆中外之色相称也。’”⒉白色丧服。《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踰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郑玄 注:“言以丧礼自处也。”孔颖达 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离君,故其衣、裳、冠皆素,为凶饰也。”唐 刘禹锡《哭王仆射相公》诗:“羣吏謁新府,旧宾沾素衣。”
    • 14.
      纺塼释义:⒈纺锤。 《诗·小雅·斯干》“载弄之瓦”毛 传:“瓦,纺塼也。”陈奂 传疏:“传以纺塼释瓦。纺即丝纺,塼所以持丝,以瓦为之。”一说,即用以镇定纺车之砖。清 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余见今世纺车之式,下有木一纵一横,往往以塼镇之,或于纵木上,或于横木上,盖防其摇动也。岂即所谓纺塼乎?”⒉《诗·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毛 传:“瓦,纺塼也。”孔颖达 疏:“瓦,纺塼,妇人所用。”后遂以“纺塼”为女孩的代称。明 汤显祖《牡丹亭·训女》:“不枉了银娘玉姐,只做个纺砖儿,谢 女 班 姬
    • 15.
      羣匹释义:⒈群臣。⒉同类匹俦。更多解释。⒊群臣。《诗·大雅·假乐》:“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羣匹。”郑玄 笺:“循用羣臣之贤者,其行能匹耦己之心。”陈奂 传疏谓 毛 虽无传,然探下文“朋友,羣臣也”之训,“则此羣匹为羣臣,传意亦然也”。⒋同类,匹俦。《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羣匹,越月踰时,则必反船。”南朝 梁 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诗:“歷稔共追随,一旦辞羣匹。”
    • 16.
      翟茀释义:古代贵族妇女所乘的一种车子。车帘两边或车箱两旁以翟羽为饰。《诗·卫风·硕人》:“翟茀以朝。”毛 传:“翟,翟车也,夫人以翟羽饰车。茀,蔽也。”陈奂 传疏:“茀即车笭。”唐 张说《郑国夫人神道碑铭》:“建号 西郑,荣旧乡兮,鱼轩翟茀,盛龙光兮。”明 张煌言《得家信有感》诗:“漫向空闺问别离,年来翟茀已难期。”清 钮琇《觚賸·圆圆》:“遂於玉帐结五綵楼,备翟茀之服,从以香轝,列旌旂簫鼓三十里,亲往迎迓。”
    • 17.
      考槃释义:亦作“考盘”。亦作“考磐”。成德乐道。《诗·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毛 传:“考,成;槃,乐。”陈奂 传疏:“成乐者,谓成德乐道也。”《汉书·叙传下》:“竇后 违意,考盘于 代。”《考槃序》则言此诗为刺 庄公“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故后即以喻隐居。晋 陆云《逸民赋》:“鄙 终南 之辱节兮,韙 伯阳 之考槃。”《晋书·隐逸传·张忠》:“先生考磐山林,研精道素。”唐 岑参《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诗:“此地可遗老,劝君来考槃。”宋 苏辙《次韵秦观见寄》:“考槃溪山间,自献耻干謁。
    • 18.
      考盘释义:亦作“考磐”。成德乐道。《诗·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毛 传:“考,成;槃,乐。”陈奂 传疏:“成乐者,谓成德乐道也。”《汉书·叙传下》:“竇后 违意,考盘于 代。”《考槃序》则言此诗为刺 庄公“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故后即以喻隐居。
    • 19.
      象服释义:古代后妃、贵夫人所穿的礼服,上面绘有各种物象作为装饰。 《诗·鄘风·君子偕老》:“象服是宜。”毛 传:“象服,尊者所以为饰。”陈奂 传疏:“象服未闻,疑此即褘衣也。象,古襐字,《説文》:‘襐,饰也。’象服犹襐饰,服之以画绘为饰者。”唐 钱起《贞懿皇后挽词》:“有恩加象服,无日祀高禖。”宋 王安石《右千牛卫将军仲焉故妻永嘉县君武氏墓志铭》:“象服之粲兮,容车之睆兮。”清 冯桂芬《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象服绣葆,蹌躋一庭,国恩家庆,矜耀閭里。”
    • 20.
      路冢释义:路旁掩埋无主尸骸的坟墓。 《诗·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毛 传:“墐,路冢也。” 孔颖达 疏:“墐者,埋藏之名耳。此言行有死人,是於路傍,故曰路冢。” 陈奂 传疏:“道冢即路冢,古人族葬,路冢则不入塋域者也。”

传疏(chuan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传疏是什么意思 传疏读音 怎么读 传疏,拼音是chuán shū,传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传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