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日道 日道的意思
dào

日道

简体日道
繁体
拼音rì dào
注音ㄖˋ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rì,(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组词】: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组词】:日班。(3) 天,一昼夜。【组词】:多日不见。今日。日程。(4) 某一天。【组词】:纪念日。(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组词】:春日。往日。(7) 每天,一天一天地。【组词】:日记。日益。(8) 特指“日本国”。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指日子过得很好,生活安定、富裕。

日道的意思

日道 [rì dào]

1. 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古人谓太阳运行之路。

日道 引证解释

⒈ 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古人谓太阳运行之路。

汉 王充 《论衡·说日》:“实者,夏时日在东井,冬时日在牵牛。牵牛去极远,故日道短;东井近极,故日道长。”
《礼记·月令》 唐 孔颖达 题解:“赤道之北二十四度为夏至之日道,去北极六十七度也;赤道之南二十四度为冬至之日道,去南极亦六十七度。”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钟铭》:“光喷日道,气歊天维。”


国语词典

日道 [rì dào]

⒈ 太阳所通过的轨道。

《礼记·月令》唐·孔颖达·正义:「赤道之北二十四度为夏至之日道,去北极六十七度也。」


日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海公释义:⒈隋 末农民起义军将领 高士达 自称之号。《旧唐书·窦建德传》:“士达 自称 东海公,以 建德 为司兵。”⒉清 代诗人 黄遵宪 自署之号。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黄先生 遵宪,字 公度,别署 观日道人、东海公 ……”
    • 2.
      乌饭释义:以南烛草液汁浸米煮成之饭,其色青碧,故称。 亦指以杨桐叶、乌桕叶等液汁染黑的饭。道家谓久服可强身延年。释家亦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又名青精饭。唐 陆龟蒙《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寄袭美》诗:“乌饭新炊芼臛香,道家斋日以为常。”
    • 3.
      云磴释义:高山上的石级。唐 皮日休《奉和鲁望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松膏背日凝云磴,丹粉经年染石牀。”元 倪瓒《题画》诗:“水榭汀桥曲曲,风林云磴层层。”明 何景明《镜光阁》诗:“风铃齐送响,云磴曲盘空。”
    • 4.
      发敛释义:⒈散发、积聚(财物)。 南朝 宋 颜延之《庭诰》:“量时发敛,视岁穰俭,省赡以奉己,损散以及人。”唐 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敬时穷发敛,卜代盈千亿。”《新唐书·韩洄传》:“復罢省胥吏冗食二千人,积米 长安、万年 二县各数十万石,视年丰耗而发敛焉,故人不艰食。”⒉犹往还,进退。古历谓日道发南敛北之细数。《周髀算经》卷上:“冬至夏至者,日道发敛之所生也,至昼夜长短之所极。”赵婴 注:“发,犹往也。敛,犹还也。”《汉书·律历志上》:“盖闻古者 黄帝 合而不死,名察发敛,定清浊,起五部,建气物分数。”颜师古
    • 5.
      幽赞释义:⒈亦作“幽讚”。谓暗中受神明佐助。语出《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於神明而生蓍。”高亨注:“言圣人作《易》,暗中受神明之赞助,故生蓍草,以为占筮之用。”《隋书·音乐志下》:“降景福,凴幽赞。”宋苏辙《北京开二股河罢散日道场朱表》:“仰祈幽赞之功,式遏横流之祸。”⒉谓使隐微难见者明著。⒊见“幽赞”。
    • 6.
      折角巾释义:即林宗巾。 东汉 郭太,字 林宗。名重一时。一日道遇雨,头巾沾湿,一角折迭。时人效之,故意折巾一角,称“林宗巾”。见《后汉书·郭太传》。宋 张耒《赠赵景平》诗之一:“定知 鲁国 衣冠异,尽戴 林宗 折角巾。”后用以泛指文士之冠。《周书·武帝纪下》:“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水浒传》第九八回:“忽见一秀士,头戴折角巾,引一个緑袍少年将军来,教 琼英 飞石子打击。”亦省作“折巾”。清 侯方域《九日登高》诗:“荒径遥开丛菊泪,折巾欹落短毛霜。”
    • 7.
      日路释义:犹日道。旧谓太阳出没所经过的道路。
    • 8.
      松膏释义:松脂。《神农本草经》卷一:“松脂……一名松膏。”唐 皮日休《奉和鲁望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松膏背日凝云磴,丹粉经年染石牀。”宋 苏轼《和陶<读山海经>》之八:“二女戏口鼻,松膏以为粮。”参见“松脂”。
    • 9.
      石潭释义:岩石围成的深水。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颍水》:“暘旱輟津,而石潭不耗,道路游憩者,惟得餐饮而已。”唐 孟浩然《岘潭作》诗:“石潭傍隈隩,沙岸晓夤缘。”唐 张南史《春日道中寄孟侍御》诗:“水流乱赴石潭响,华开不知山树名。”朱自清《欧游杂记·瑞士》:“大大小小的石潭,大大小小的石球,现在是安静了;但是那粗糙的样子还能教你想见多少万年前大自然的气力。”
    • 10.
      走介释义:⒈亦作“走价”。供奔走的仆役、小使。宋 范仲淹《与韩魏公书》之十七:“近走介自 浙 中回,復枉钧翰,伏承起居万福。”⒉派遣仆役。宋 范成大《吴船录》卷上:“试取数百颗,贮以大合,密封之,走介入 成都。”《宋史·曹彬传》:“一日,与主帅暨宾从环坐於野,会邻道守将走价驰书来诣。”《歧路灯》第一○六回:“这数家之老成典型六七十岁的,英年时隽之二三十岁的,走价相约,公同一日道喜。”
    • 11.
      风日释义:⒈风与日。 谓风吹日晒。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⒉指天气;气候。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之八:“今朝风日好,宜入 未央 游。”清 卓尔堪《醉花阴》词:“风日近清明,几片榆钱,都算鶯儿俸。”⒊犹风光。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诗:“寄语 洛城 风日道,明年风色信还人。”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仙人枕》:“元 陈孚 诗:‘居庸 万马绕山前,未许苍苔睡晏然。见説 华山 风日好,何如移伴白云眠。’”清 姚鼐《赠孙雨窗》诗:“茶香竹净好风日,请我俛仰前贤旁。”参见“风光”。
日道是什么意思 日道读音 怎么读 日道,拼音是rì dào,日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日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