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厌伏 厌伏的意思
yàn

厌伏

简体厌伏
繁体厭伏
拼音yàn fú
注音一ㄢˋ ㄈ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àn,(1) 嫌恶,憎恶。【例句】:厌恶(wù)。讨厌。厌倦。喜新厌旧。不厌其详。学而不厌。(2) 满足。【组词】:贪得无厌。

fú,(1) 趴,脸向下,体前屈。【组词】:伏卧。伏案读书。(2) 低下去。【组词】:此起彼伏。(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组词】: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组词】:降伏。降龙伏虎。(5) 隐藏。【组词】:伏兵。埋伏。(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组词】:伏日。伏旱。伏暑。伏天。(7) 姓。

基本含义

厌烦、厌倦

厌伏的意思

厌伏 [yàn fú]

1. 倾倒伏地。用权威和强力制伏。用巫术镇伏邪祟。折服。

厌伏 引证解释

⒈ 倾倒伏地。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而散,吏士皆厌伏。”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七:“﹝ 周子文 ﹞少时喜射猎,常入山,忽山岫间有一人……此人便牵弓满鏑向 子文,子文 便失魂厌伏。”

⒉ 用权威和强力制伏。

《北齐书·神武纪下》:“王若厌伏人情,杜絶物议,唯有归 河 东之兵,罢 建兴 之戍……则谗人结舌,疑悔不生。”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唐 之通牓,故是弊法,虽有以名取人,厌伏众论之美,亦有贿赂公行,权要请託之害。”
《金史·海陵纪》:“﹝ 亮 ﹞在 东京,专务立威,以厌伏小人。”

⒊ 折服。

宋 苏舜钦 《寄富彦国》诗:“猾胡闻风已厌伏,聚听大议羞乱常,愿如故约不敢妄,脱甲争献寳玉觴。”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四年》:“内臣将命,能采善恶,固亦可奬,然便尔赏罚,外人必未厌伏,当须转运使深察之。”

⒋ 用巫术镇伏邪祟。

《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葬毕,有道士善图墓,云:‘地不利长子,若厌伏或可申延。’乃为蜡鹅及诸物埋墓侧长子位。”


厌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厌伏释义:⒈倾倒伏地。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而散,吏士皆厌伏。”晋 陶潜《搜神后记》卷七:“﹝ 周子文 ﹞少时喜射猎,常入山,忽山岫间有一人……此人便牵弓满鏑向 子文,子文 便失魂厌伏。”⒉用权威和强力制伏。《北齐书·神武纪下》:“王若厌伏人情,杜絶物议,唯有归 河 东之兵,罢 建兴 之戍……则谗人结舌,疑悔不生。”宋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唐 之通牓,故是弊法,虽有以名取人,厌伏众论之美,亦有贿赂公行,权要请託之害。”《金史·海陵纪》:“﹝ 亮 ﹞在 东京,专
    • 2.
      厌胜术释义:以诅咒厌伏其人,是一种流传已久的巫术行为,无论是宫廷或是民间,都有人利用它来加害他人。
    • 3.
      寿算释义:寿数,年寿。唐 牛僧孺《玄怪录·齐推女》:“李氏 寿算长,若不再生,议无厌伏。”元 郑光祖《周公摄政》第一折:“暗想 周家 帝嚳,顺时积德,至今恰正统,皆顺天意人心,却不曾延其寿算。”清 袁枚《新齐谐续编·韩铁棍》:“富后慎勿纳粟,得官徒耗寿算。”
    • 4.
      开伏释义:开悟心服。《魏书·任城王澄传》:“众闻迁詔,莫不惊骇。澄 援引今古,徐以晓之,众乃开伏。”《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一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澄 援引晓喻以发其蒙,莫不厌伏也。”
    • 5.
      穨尔释义:厌伏不振貌。《周礼·考工记·梓人》:“爪不深,目不出,鳞之而不作,则必穨尔如委矣。”孙诒让 正义:“此穨尔形容厌伏不振之貌。”
    • 6.
      颓尔释义:厌伏不振貌。

厌伏(yan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厌伏是什么意思 厌伏读音 怎么读 厌伏,拼音是yàn fú,厌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厌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