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1)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组词】:开市。菜市。市井(街,市场)。市曹。市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2) 买。【组词】:市义。市恩(买好,讨好)。(3)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组词】:城市。都(dū)市。市镇。(4)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组词】:北京市。南京市。(5)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组词】:市制。市尺。市斤。
chǐ chě,(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组词】: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2) 量长度的器具。【组词】:竹尺。(3) 像尺的东西。【组词】:铁尺。仿尺。戒尺。(4) 形容微少或短小。【组词】:尺布。咫尺天涯。 ◎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1. 市制长度的主单位,合三分之一米。
英[chi;]
⒈ 北周 时用的尺。
引《隋书·律历志上》:“后周 市尺,比玉尺一尺九分三釐。”
《隋书·律历志上》“后尺,实比 晋 前尺一尺二寸八分一釐”原注:“即 开皇 官尺及 后周 市尺。”
⒉ 市制长度的主单位。一市尺合一米的三分之一。市尺以上有市丈、市引,市尺以下有市寸、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进。通称尺。
⒈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一市尺等于零点三三三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