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使令 使令的意思
shǐlìng

使令

简体使令
繁体
拼音shǐ lìng
注音ㄕˇ ㄌㄧ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使

shǐ,(1) 用。【组词】: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2) 派,差谴。【组词】:使唤。使命。使女。(3) 让,令,叫。【组词】:迫使。(4) 假若。【组词】:假使。即使。(5) 奉命办事的人。【组词】: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lìng líng lǐng, ◎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词】: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2) 古代官名。【组词】:县令。令尹。尚书令。(3) 使,使得。【组词】:令人兴奋。(4) 时节。【组词】:时令。节令。(5) 美好,善。【组词】: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组词】: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组词】:小令。如梦令。

基本含义

使唤、命令。

使令的意思

使令 [shǐ lìng]

1. 使唤。

有一奴一婢以供使令。

[ order about; ]

2. 供使唤的人。

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言常兢兢。——韩愈《永贞行》

[ servant; ]

使令 引证解释

⒈ 差遣,使唤。

《孟子·梁惠王上》:“便嬖不足使令於前与?”
《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神君声诺道:‘真君遣何方使令?’”
《水浒传》第一一〇回:“次日, 王都尉 自来问 宋江,求要铁叫子 乐和,闻此人善能歌唱,要他府里使令。”
清 唐甄 《潜书·去奴》:“有一奴一婢以供使令,已过望矣。”

⒉ 亦作“使伶”。供使唤的人。泛指奴婢仆从。

《汉书·外戚传上》:“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絝,多其带。”
颜师古 注:“使令,所使之人也。”
唐 韩愈 《永贞行》:“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信常兢兢。”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七郎 ﹞一旦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
清 梁章鉅 《称谓录·使》:“廝役,谓之使伶。”


国语词典

使令 [shǐ lìng]

⒈ 使唤、差遣。

《孟子·梁惠王上》:「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臧岐一向在贵州做长随,贵州的山僻小路他都认得,其人颇可以供使令。」

役使 差遣

⒉ 仆人、随从。

《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昭上官皇后传》:「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后官莫有进者。」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一日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


使令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差遣释义:分派去外面工作;派遣:奉上司差遣。
    • 2.
      役使释义:使用(牲畜);强迫使用(人力):役使骡马。役使奴婢。
    • 3.
      支使释义:命令人做事:支使人。把他支使走。
    • 4.
      派遣释义:(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派遣代表团出国访问。
    • 5.
      调派释义:调动分派(指人事的安排):调派干部加强基层工作。
    • 6.
      驱使释义:⒈强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不堪驱使。⒉推动:被好奇心所驱使。
    • 7.
      驱策释义:用鞭子赶;驱使。

使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亲事官释义:唐 代官名,在政府部门中干办具体事务。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省寺所用使令者,名亲事官,自 唐 已有之。按,唐 王守澄 奏:‘宰相 宋申锡、亲事官 王师文 等,同谋反逆。’”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亲事官闻之,白伯父曰:‘夫人请吏部。’”亦省称“亲事”。《通典·职官十七》:“又有亲事帐内。”原注:“六品七品子为亲事,八品九品子为帐内,限年十八以上举诸州,共率万人为之。”唐 韩翃《赠兖州孟都督》诗:“少年亲事冠军侯,中岁仍迁北 兖州。”《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五年》:“上命 守澄 捕 豆卢著
    • 2.
      使伶释义:见“使令”。
    • 3.
      十羊九牧释义: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4.
      命酌释义:⒈使令酌酒者。⒉使令酌酒。⒊泛指饮酒。
    • 5.
      啅噪释义:⒈亦作“啅噪”。指人声聒噪。唐 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楚 越 间声音特异,鴂舌啅譟,今听之怡然不怪,已与为类矣!”元 刘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曲:“近来,越騃。能捻帮穷□怪,从人啅噪放狂乖,不似今番煞。”⒉鸟声喧噪。宋 梅尧臣《戏作嫦娥责》诗:“不意 嫦娥 早觉怒,使令乌鹊绕树枝。啅噪言语谁可辨,徘徊赴寝褰寒帷。”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外人谁敢擅喧哗,便是乌鹊过时不啅噪。”清 戴名世《辛巳浙行日纪》:“﹝羣雀﹞啅噪至日暮乃已。”⒊见“啅譟”。
    • 6.
      喝住释义:大声喊叫以制止,用于使令、呼唤、制止等。
    • 7.
      委信释义:委任信赖。汉 荀悦《汉纪·成帝纪三》:“光(孔光)为尚书僕射,职典枢机十餘年,守法度,修故事……以是久见委信。”《周书·王褒传》:“元帝 唯於 襃 深相委信。”元 刘祁《归潜志》卷七:“奉御奉职辈,本以传詔旨,供使令,而人主委信,反在士大夫右。”
    • 8.
      客使释义:外来的使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閈閎,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露布》:“开皇 九年平 陈,元帅 晋王 以驛上露布,兵部请依新礼,集百官及四方客使于朝堂,内使令称有詔,在位者皆拜,宣露布讫,舞蹈者三,又拜。”
    • 9.
      州手释义:雇佣以供州中使令的差役。 费用由民户承担。宋 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元祐 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勑;合役空闲人户不及三番处,许以六色钱雇州手,分散从官承符人。此法未为允当。”
    • 10.
      常在释义:⒈长久存在。 汉 焦赣《易林·小畜之遯》:“天之所予,福禄常在。”晋 陶潜《岁暮和张常侍》:“厉厉气遂严,纷纷飞鸟还。民生鲜常在,矧伊愁苦缠。”宋 刘子翚《次韵陈成季郡会》:“惜花意欲春常在,对酒年来饮不多。”⒉道家脾神名。《云笈七籤》卷十一:“脾神 常在 字 魂停。”⒊仙人名。《列仙全传》卷九:“李常在,蜀 人,少治道术,人累世见之。”⒋清 代宫女的名号。清 梁章鉅《称谓录·列宫》:“常在、答应,案《会典》有此二称,位在贵人之下。盖未有爵秩,仅供使令,犹 前汉 之家人子,后汉 之宫人、采女是也。”
    • 11.
      役臣释义:谓供使令之臣。
    • 12.
      支调释义:⒈调度。⒉打发,使令。⒊支吾搪塞。⒋排遣。
    • 13.
      枝附释义:⒈指依附的部属。《后汉书·羊续传》:“中平 三年,江夏 兵 赵慈 反叛……﹝ 羊续 ﹞乃发兵与 荆州 刺史 王敏 共击 慈,斩之,获首五千餘级。属县餘贼并诣 续 降,续 为上言,宥其枝附。”⒉犹依附。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逮及七国力政,俊乂蠭起;孟軻 膺儒以磬折,庄周 述道以翱翔……承流而枝附者,不可胜算。”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二:“唐武宗 即位,独奋怒曰:‘穷吾天下者佛也。’……凡除寺四千六百,僧尼笄冠二十六万五百,其奴婢至十五万,良人枝附为使令者倍笄冠之数。”
    • 14.
      比象释义:⒈亦作“比像”。 比拟象征。《左传·桓公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杜预 注:“车服器械之有五色,皆以比象天地四方,以示器物不虚设。”《国语·周语中》:“服物昭庸,采饰显明,文章比象。”韦昭 注:“比象,比文以象山龙华虫之属也。”汉 张衡《西京赋》:“思比象於紫微,恨 阿房 之不可庐。”⒉指譬喻、比拟。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冰筯》:“﹝帝﹞问妃子曰:‘所玩何物耶?’妃子笑而答曰:‘妾所玩者,冰筯(指冰条)也。’帝谓左右曰:‘妃子聪惠,比象可爱也!’”明 袁宏道《瓶史·使令》:“丁香瘦,玉簪寒,秋
    • 15.
      神鸡童释义:唐玄宗 时驯鸡小儿 贾昌 的绰号。据 唐 陈鸿《东城老父传》载,贾昌,长安 宣阳里 人。唐玄宗 出游,见 昌 弄木鸡于 云龙门 道旁,遂召入为鸡坊小儿。昌 入鸡群,如狎群小,壮者,弱者,勇者,怯者,水谷之时,疾病之候,悉能知之。举二鸡,鸡畏而驯,使令如人。开元 十四年,昌 衣斗鸡服,会 玄宗 于温泉,当时天下号为“神鸡童”。时人为之语曰:“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 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 16.
      私奴释义:古时私家蓄养以供使唤的奴仆。《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今陛下弃万乘之至贵……置私田於民间,畜私奴车马於 北宫。”晋 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二君私奴,多在墓侧。今为平民,乞差五人,蠲其徭役,使四时脩护頽毁。”《资治通鉴·晋元帝建武元年》:“呼私奴,命驾将归国。”胡三省 注:“私奴,谓私所蓄养而给使令之奴,非以罪没官者。”
    • 17.
      缴奏释义:谓给事中行使职权,驳正制敕之违失而封还章奏。《宋史·刘一止传》:“﹝ 刘一止 ﹞迁给事中……居琐闥百餘日,缴奏不已,用事者始忌。”《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帝曰:‘去冬以宫中缺人使令,因召旧人十数辈,此何繫外廷利害,而 范祖禹、丰稷、文及甫 并有章疏陈古今祸福以动朕听,希纯 等又缴奏争之,何乃尔也!’”
    • 18.
      花鸨释义:一种像雁而背部有花色斑纹的鸟。常比喻淫贱之人,或借指妓女。《西游记》第六回:“花鴇乃鸟中至贱至淫之物,不拘鸞、凤、鹰、鸦,都与交羣。”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莠民二则》:“土豪市侩,甘作使令;花鴇梨姏,愿供娱乐。”
    • 19.
      裹头内人释义:指 唐 时宫中杂役。《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上命 陆贄 草詔赐 浑瑊 ,使访求 奉天 所失裹头内人。” 胡三省 注:“裹头内人,在宫中给使令者也。内人给使令者皆冠巾,故谓之裹头内人。”亦省作“ 裹头人 ”。 清 杨懋建 《京尘杂录·丁年玉笋志》:“ 石麟 本亦裹头人,今改唱小生。”
    • 20.
      镟匠释义:明 代宫中对执厨役的下等太监的贱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监·旋匠》:“凡菜户既与宫人成伉儷,其卑贱冗员,贫而下劣者,又甘为菜户之役,皆宫人出钱僱之,以善庖者为上等……专供烹飪,使令如僕隶。然其衣服詬腻,背负菜筐出入以市杂物,内官辈贱之,呼之曰鏇匠,不知何所取义。”

使令(shil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使令是什么意思 使令读音 怎么读 使令,拼音是shǐ lìng,使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使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