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的意思
xīnchángdǎn

卧薪尝胆

简体卧薪尝胆
繁体臥薪嘗膽
拼音wò xīn cháng dǎn
注音ㄨㄛˋ ㄒ一ㄣ ㄔㄤˊ ㄉㄢˇ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ò,(1) 睡倒,躺或趴。【组词】:卧倒。卧铺。卧室。卧底(埋伏下来做内应,如“卧卧传中”)。卧槽。卧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卧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志图恢复)。藏龙卧虎(喻潜藏着人才)。(2)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例句】:卧个鸡子儿。

xīn, ◎ 柴火。【例句】:薪苏(打柴割草)。薪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cháng,(1) 辨别滋味。【组词】:尝食。尝新(吃新收获的谷物或应时的果品)。尝鲜。品尝。卧薪尝胆。(2) 试,试探。【组词】:尝试。尝敌(试探敌人的力量)。(3) 经历。【组词】:尝受。备尝艰苦。(4) 曾经。【组词】:未尝。何尝。

dǎn,(1)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组词】:胆囊。苦胆。胆固醇。肝胆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2)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组词】:胆量。胆气。壮胆。胆魄。胆大妄为(wéi )。(3) 装在器物内部而中空的东西。【组词】:球胆。暖瓶胆。

基本含义

卧薪尝胆是指为了达到目标,不惜忍受艰辛和痛苦。

卧薪尝胆的意思

卧薪尝胆 [wò xīn cháng dǎn]

1. 身卧于柴薪,口尝着苦胆。比喻发奋磨砺,时刻不忘雪耻。

此臣子痛心切骨,卧薪尝胆,宜思所以报也。——《宋史·胡宏传》
越勾践卧薪尝胆欲报吴。——《吴越春秋》

[stoop to conquer; firm resolve in danger to wipe out a national humiliation;]

卧薪尝胆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战败,为 吴 所执,既放还,欲报 吴 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 会稽 败辱之耻。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卧薪事不知所出。后用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不敢安逸之典。

宋 苏轼 《拟孙权答曹操书》:“僕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嘆功名之不立。”
《宋史·胡寅传》:“太上皇劫制於强敌,生往死归,此臣子痛心切骨,卧薪尝胆,宜思所以为报也。”
明 张凤翼 《灌园记·齐王拒谏》:“他那里卧薪尝胆勤修政,我这里宴安鴆毒不思省,兵马临城待怎生?”
《胭脂血弹词》第七回:“我则是,济河焚舟求雪耻,你须将,卧薪尝胆励君王。”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其外交黑幕之风云,以錮封於秘密之键,无从窥其奥藴,即此已足为吾民未来二十年卧薪尝胆之资。”


国语词典

卧薪尝胆 [wò xīn cháng dǎn]

⒈ 越王句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的故事。见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也作「悬胆」、「尝胆」、「尝胆卧薪」。

《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后用以比喻刻苦自励。《宋史·卷四三五·儒林传五·胡安国传》:「太上皇帝劫制于彊敌,生往死归,此臣子痛心切骨,卧薪尝胆,宜思所以必报也。」

动心忍性 生聚教训 忍辱负重


卧薪尝胆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忍辱负重释义:忍受屈辱来承担重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 2.
      生聚教训释义: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 3.
      动心忍性释义: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卧薪尝胆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妄自菲薄释义: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妄:过分地。菲薄:轻视。
    • 2.
      乐不思蜀释义:《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蜀亡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晋都洛阳。 司马昭问他:“颇思蜀否?” 他说:“此间乐,不思蜀。” 后泛指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 3.
      胸无大志释义: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 4.
      自甘堕落释义: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

卧薪尝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勾践释义:(?—前465)春秋末年越国国君。曾被吴王夫差打败,囚于吴国。他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任用范蠡、文种等人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在公元前473年灭了吴国。继而大会诸侯,成为霸主。
    • 2.
      卧薪尝胆释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只有尝胆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才有“卧薪尝胆”的话)。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 3.
      胆薪释义:语本 越王 勾践 卧薪尝胆故事。比喻刻苦自励。
    • 4.
      薪胆释义:⒈卧薪尝胆。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元 王逢《书无题后偶感燕太子丹事》诗之三:“几年薪胆泣孤婴,一夕南风马角生。”明 张煌言《上鲁国主启》:“臣焚香开读,知主上薪胆忧危,较昔倍甚。”柳亚子《明思文皇帝忌辰作》诗:“薪胆生涯惟此日,沧桑浩劫竟成灰。”⒉引申为发愤图强的动力。李大钊《这一周》:“我们在这一天,应该回思过去一切的痛史,以作国民的薪胆。”

卧薪尝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勾践释义:(?—前465)春秋末年越国国君。曾被吴王夫差打败,囚于吴国。他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任用范蠡、文种等人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在公元前473年灭了吴国。继而大会诸侯,成为霸主。
    • 2.
      卧薪尝胆释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只有尝胆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才有“卧薪尝胆”的话)。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 3.
      胆薪释义:语本 越王 勾践 卧薪尝胆故事。比喻刻苦自励。
    • 4.
      薪胆释义:⒈卧薪尝胆。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元 王逢《书无题后偶感燕太子丹事》诗之三:“几年薪胆泣孤婴,一夕南风马角生。”明 张煌言《上鲁国主启》:“臣焚香开读,知主上薪胆忧危,较昔倍甚。”柳亚子《明思文皇帝忌辰作》诗:“薪胆生涯惟此日,沧桑浩劫竟成灰。”⒉引申为发愤图强的动力。李大钊《这一周》:“我们在这一天,应该回思过去一切的痛史,以作国民的薪胆。”

卧薪尝胆造句

1.为了扭亏增盈,他带领全厂职工奋战了三百多个日日夜夜,真可谓卧薪尝胆,艰苦奋斗啊。

2.勾贱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

3.只有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4.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历时三载,终于得以复仇。

5.句践在回国后,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终于复兴了越国。

6.六十年代初,我国人民卧薪尝胆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和国际上反动势力的经济封锁。

7.一夜成名只是个比喻,一夜成名之前也是因为厚积薄发卧薪尝胆才会有的,没有哪个成名的人是偶然的。

8.苦励心志的人,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用三千兵马,就灭亡了吴国。

9.勾践若无此女助,卧薪尝胆皆白费。

10.倒霉的日子总会过去的,你现在能做的就是坚持和忍耐,卧薪尝胆,韬光养晦。

11.多少年来,卧薪尝胆的故事一直激励着仁人志士艰苦奋斗,报效祖国。

12.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成春秋五霸。

13.做为学生要想出类拔萃,要想考入理想大学,必须有卧薪尝胆的刻苦精神,才能梦想成真。

14.自暴自弃是懦弱的表现,要卧薪尝胆,重新出发!

15.在报仇雪耻前,我决定先过卧薪尝胆的生活。

16.对于上次的失败,我们应卧薪尝胆,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

17.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卧薪尝胆,刻苦训练。

18.我们要学习古人卧薪尝胆的精神,发愤图强,振兴中华。

19.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

20.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闻鸡起舞,最后打败了吴国。

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 卧薪尝胆读音 怎么读 卧薪尝胆,拼音是wò xīn cháng dǎn,卧薪尝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卧薪尝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