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听命 听命的意思
tīngmìng

听命

简体听命
繁体聽命
拼音tīng mìng
注音ㄊ一ㄥ ㄇ一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īng,(1) 用耳朵接受声音。【组词】:听力。听写。听觉。聆听。洗耳恭听。(2)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组词】:言听计从。(3) 任凭,随。【例句】:听任(rèn )。听凭。听之任之。(4) 治理;判断。【例句】:听讼(审理案件)。听政。(5)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例句】:一听可口可乐。

mìng,(1) 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组词】: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2) 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组词】:天命。命相(xiàng )。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词】: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 给予(名称等)。【组词】:命名。命题。命意。(5) 指派,使用。【组词】:命官。

基本含义

听从命令,服从指挥。

听命的意思

听命 [tīng mìng]

1. 听从命令;听从上级或长辈的话。

[ take orders from; be at one’s command; ]

2. 听天由命;听其自然。

[ resign oneself to one’s fate; let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 ]

听命 引证解释

⒈ 犹从命。

《礼记·祭义》:“进退必敬,如亲听命。”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郑 之人入 滑 也, 滑 人听命。”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民既孝於亲,又顺以听命,措诸天下,无所不可。”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若因改元大庆,赦其罪戾,遣一郎官御史,亲往宣諭,必望风降伏,讙呼听命。”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海超勇》:“生平唯服 阿文成公,任其驱使辱詈,听命惟谨。”
郭希仁 《从戎纪略》:“乃以 吴世昌 令,改派 吴善卿 为各路总指挥,不听命者斩以徇。”


国语词典

听命 [tīng mìng]

⒈ 任凭天意及命运而自然发展。

⒉ 从命。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郑之入滑也,滑人听命。」

服从 遵从


听命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从命释义:听从吩咐:欣然从命。恭敬不如从命。
    • 2.
      听从释义:依照别人的意思行动:听从指挥。听从劝告。
    • 3.
      服从释义:遵照;听从:服从命令。少数服从多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 4.
      遵从释义:遵照并服从:遵从决议。遵从上级的指示。遵从老师的教导 。
    • 5.
      遵命释义:敬辞,表示依照对方的嘱咐(办事):遵命照办。

听命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吩咐释义:口头指派或命令;嘱咐:父亲吩咐大哥务必在月底以前赶回来。我们俩做什么,请你吩咐。
    • 2.
      命令释义:⒈上级对下级有所指示:连长命令一排担任警戒。 ⒉上级给下级的指示:司令部昨天先后来了两道命令。

听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怕官,只怕管释义: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 2.
      乳鉢释义:亦作“乳钵”。研细药物的器具,形如臼而小。宋 洪迈《容斋四笔·雷公炮炙论》:“癥块者,以硵砂、硝石二味,乳鉢中研作粉,同煅了,酒服,神效。”宋 朱熹《乳饼诗》:“清朝荐疎盘,乳钵有真味。”《西游记》第六九回:“医官听命,即将八百八味,每味三斤……并乳鉢、乳槌之类都送至馆中。”《红楼梦》第二八回:“我没法儿,把两枝珠花儿现拆了给他,还要了一块三尺上用大红纱去,乳鉢乳了隔面子呢。”
    • 3.
      伏听释义:⒈谓暗中探听。 ⒉谓俯伏听命。⒊谓恭顺地听从。
    • 4.
      侍直释义:⒈在宫廷内伺候听命或宿夜值班。 ⒉犹言在宫廷内做官任职。⒊旧指官署中当班值勤人员。
    • 5.
      俯伏释义:趴在地上(多表示屈服或崇敬):俯伏听命。
    • 6.
      俯首释义:⒈低下头:俯首沉思。⒉比喻顺从:俯首听命。
    • 7.
      冲殇释义:指帝王未成年而死。陈登原《国史旧闻》卷四九:“熹宗 在位七年,二十四岁死,纵不必謚为冲殤,然举国而听命於如此之顽童,或并呼天王圣明,此实可笑。”
    • 8.
      听命释义:听从命令:俯首听命。听命于人。
    • 9.
      垂耳下首释义:犹俯首帖耳,形容驯服听命。
    • 10.
      寓命释义:谓听命于他人。
    • 11.
      悚息释义:⒈谓因惶惧而屏息。《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谨拜表以闻,并呈牋草,惧於浅局,追用悚息。”《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三年》:“元逵、弘敬 得詔,悚息听命。”《明史·周冕传》:“举朝悚息,无敢復言,冕 独抗章争之。”鲁迅《野草·淡淡的血痕中》:“各各自称为‘天之僇民’,以作咀嚼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的辩解,而且悚息着静待新的悲苦的到来。”⒉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宋 苏轼《扬州上吕相书》:“奬饰过分,悚息之至。”明 李东阳《再答镜川先生书》:“若不俯鉴此意,甚非不肖之望也。悚息,悚息。”
    • 12.
      招之不来释义:招:招呼。听到招呼不过来。形容人个性强,不轻易听命于他人。
    • 13.
      服听释义:归顺听命。
    • 14.
      正卿释义:上卿。春秋 时诸侯国的最高执政大臣,权力仅次于国君。《左传·文公七年》:“子为正卿,以主诸侯,而不务德,将若之何?”《国语·晋语八》:“晋 为诸侯盟主,子为正卿,若能靖端诸侯,使服听命於 晋,晋国 其谁不为子从?”《史记·汲郑列传》:“黯(汲黯)数质责 汤(张汤)於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无一焉。’”
    • 15.
      牵着鼻子走释义:牛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被牵着鼻子走,就比喻受人支配,盲目地听命于人。
    • 16.
      狗脚释义:⒈比喻听命于人者。 ⒉指充任傀儡君主。
    • 17.
      甘拜下风释义:原指甘心服从、听命(古 代出令的人站在上风的地位,听令的人站在下风的地位)。 后泛指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 18.
      百祀释义:⒈王畿内诸臣采地之祭祀。 亦泛指各种祭祀。《礼记·檀弓下》:“虞人致百祀之木可以为棺椁者斩之。”郑玄 注:“百祀,畿内百县之祀也。”孔颖达 疏:“百祀者,王畿内诸臣采地之祀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 下詔,增 始皇 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唐 柳宗元《时令论》:“其餘郊庙百祀,亦古之遗典,不可以废。”《隋书·音乐志上》:“肇土七十,奄有四方;帝轩(黄帝 轩辕氏)百祀,人思未忘。”⒉指极长或相当长的年月。鲁迅《坟·科学史教篇》:“自然之力,既听命于人间,发纵指挥,如使其马,束以器械而用之;交通贸迁
    • 19.
      盖不由己释义:盖:承上文申说理由和原因;由:听命,顺从。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 20.
      穿鼻释义:⒈用绳索或环贯穿鼻中隔。汉 焦赣《易林·明夷之讼》:“穿鼻繫株,为虎所拘。”《新唐书·南蛮传下·两爨蛮》:“有 穿鼻 种,以金鐶径尺贯其鼻,下垂过颐。君长以丝係鐶,人牵乃行。其次,以二花头金钉贯鼻下出。”⒉比喻操纵,控制。《南史·张弘策传》:“徐孝明 才非柱石,听人穿鼻。”《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天子愚暗,听人穿鼻。”胡三省 注:“諭之以牛,为人穿鼻旋转,前却一听命於人,以鼻为所制也。”⒊一种发音方法。发音时,口腔里形成阻碍的部分完全闭塞,软腭下垂,使气流从鼻腔流出。清 戈载《词林正韵·发凡》
听命是什么意思 听命读音 怎么读 听命,拼音是tīng mìng,听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听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