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裨补 裨补的意思

裨补

简体裨补
繁体裨補
拼音bì bǔ
注音ㄅㄧˋ ㄅ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ì pí,(1) 增添,补助。【组词】:大有裨益。裨补。(1) 古代的次等礼服。(2) 副,偏,小。【组词】:裨将。偏裨。

bǔ,(1)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组词】:缝补。补葺。亡羊补牢。(2) 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组词】:弥补。补充。贴补。补习。滋补。(3) 益处。【组词】:不无小补。于事无补。

基本含义

弥补不足,补充不全。

裨补的意思

裨补 [bì bǔ]

1. 裨益,好处。

此举对改进工作大有裨补。

[ benefit; ]

2. 弥补缺点和不足。

无可裨补。

[ remedy; ]

裨补 引证解释

⒈ 增加补益。

三国 蜀 诸葛亮 《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闕漏,有所广益。”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地亲职重,不同庶僚,輙竭愚诚,以效裨补。”
明 徐渭 《送通府王公序二》:“额制之军,既凋敝如彼;而裨补之法,又两难如此。”
梁启超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商岸肇辟,踵事滋多;劝百讽一,裨补盖寡。”


裨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刊修释义:修正。 《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四年》:“四年春,正月,丙戌,贾充 等上所刊修律令。”宋 王禹偁《进端拱箴表》:“官在諫垣,未甞有一言裨补;职当史笔,未甞有一字刊修。”
    • 2.
      名器释义:名号与车服仪制。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用以别尊卑贵贱的等级。语本《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杜预 注:“器,车服;名,爵号。”《后汉书·来歙传》:“愚闻为国者慎器与名,为家者畏怨重祸,俱慎名器,则下服其命;轻用怨祸,则家受其殃。”唐 元稹《论谏职表》:“陛下若以为臣等无所裨补,不足参侍从,固不当假以名器,立之於朝。”明 刘元卿《贤奕编·方正》:“臣备位六卿,臣不足惜,朝廷名器可惜耳。”《宦海》第二回:“举人不才,却忝列搢绅,有关朝廷的名器,大公祖凌辱举人,就是凌辱朝廷的名器。”@
    • 3.
      广益释义:⒈增添益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闕漏,有所广益。”⒉泛指增加。《北史·张彝传》:“﹝ 始均 ﹞改 陈寿《魏书》为编年体,广益异闻为三十卷。”
    • 4.
      毗补释义:裨补。增益补阙。
    • 5.
      益治释义:裨补政事。
    • 6.
      裨正释义:裨补匡正。

裨补(bib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裨补是什么意思 裨补读音 怎么读 裨补,拼音是bì bǔ,裨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裨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