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关税 关税的意思
guānshuì

关税

简体关税
繁体關稅
拼音guān shuì
注音ㄍㄨㄢ ㄕ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ān,(1) 闭,合拢。【组词】:关门。关闭。关张。关停并转(zhǎn)。(2) 拘禁。【组词】:关押。关禁。(3)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组词】:关口。关隘。关卡(qiǎ)。关塞(sài)。关津。嘉峪关。(4)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组词】:海关。关税。(5)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组词】:关节。难关。年关。(6) 牵连,联属。【组词】:关连。关联。关心。关涉。关乎。关注。关于。有关。(7)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组词】:关饷。(8) 姓。

shuì,(1)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组词】:税收。税额。税款。税率。税法。税制。税务。(2) 姓。

基本含义

指国家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款。

关税的意思

关税 [guān shuì]

1. 国家的一种商品税,征税对象为进出口商品。

[tariff; customs duty;]

关税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水陆关卡对通过的货物征收的税。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於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
《左传·文公十一年》“宋公 於是以门赏 耏班 使食其征” 唐 孔颖达 疏:“此云食其征税,故知关税也。”

⒉ 近代和现代指海关对进出国境物品所征收的税。

清 周祖培 等《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一三三:“江苏 苏松太道 吴健彰 有侵吞关税银两、由海船带回 广东 并接济海匪 刘丽川 等事。”
孙中山 《革命军人不可想升官发财》:“为什么 中国 不能收自己的关税呢?因为有外国人管理。”
洪深 《走私》:“在那回以后,进来的货物,就没再上过关税。”


国语词典

关税 [guān shuì]

⒈ 为保护本国产业,凡货物经过国境时,所课征的租税。


关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界贸易组织释义:世界性的贸易组织。主要职责是规范、协调、促进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消除关贸壁垒,降低关税,处理贸易纠纷等。1995年1月1日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2.
      二五库券释义:二五附税是旧中国对进口货物征收的关税附加税。
    • 3.
      从价税释义:按照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的关税。
    • 4.
      优惠待遇释义:在国际商务关系中,一国对另一国给予比对其他国更优厚的待遇,如放宽进口限额、减免关税等。
    • 5.
      保税释义:凡由国外进口的物品再行加工出口,避免日后出口退税的手续,在进口时暂时记账,先免缴关税,称为保税。
    • 6.
      倾家荡産释义:亦作“倾家败產”。谓丧失全部家产。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互市钱粮委官支使,已经开除明白,復行追赔,致令各官倾家荡产。”清 昭槤《啸亭杂录·关税》:“以正额亏缺为名,日加苛敛,以致商贾倾家荡产,裹足不前。”《红楼梦》第四八回:“为这点小事弄的人家倾家败产,也不算什么能为!”老舍《神拳》第一幕:“官司不能打!输赢全得倾家荡产。”孙犁《白洋淀纪事·游击生活一星期》:“你见到过因为遭横祸而倾家败产的人家么?”
    • 7.
      关余释义:旧 中国 关税自1842年起,陆续作为各种外债、赔款的担保,每年关税收入,在尽先归还外债、赔款及支付海关经费后,所馀之款由 中国 政府收用,称“关餘”。孙中山《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这次我们争关馀,外国派了二十几只兵船,到 白鹅潭 来示威。”
    • 8.
      关境释义:又称“关税国境”。一国海关法令实施的领土。通常同国境相一致。但一些国家设有不受海关管辖的自由港以及可以不办进口手续、免税储存的保税区,其关境小于国境。缔结关税同盟的国家,因相互间的贸易不征关税,关境扩大到所有缔约国领土。
    • 9.
      关税壁垒释义:指为阻止外国某些商品输入而采取的对其征收高额关税的措施。
    • 10.
      关税释义: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 由国家设在关境上(指港口、车站、机场等)的海关按政府制定的税则征收。按征收对象,分进口税、出 口税和转口(途经本国,运往别地)税;按征收目的,分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按征收标准分从价(按商品 价值征)税和从量(按商品数量征)税等。
    • 11.
      关票释义:清末向外国借款,用关税作担保的一种债券。
    • 12.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释义:简称“关贸总协定”。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也是有约束力的最大国际贸易契约组织。1947年10月30日,由二十三个国家代表在日内瓦签订。此后协定内容多次修订,成员也不断扩大,至1994年4月达一百二十三个国家和地区。该协定的宗旨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1994年在第八轮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
    • 13.
      关税同盟释义:通过缔结协定,成员国间货物流通免除或基本免除关税的国家集团。有完全的关税同盟和不完全的关税同盟两种,前者订有共同税则、将关税国境合而为一,后者没有订立对外共同税则、只是互相免征关税。
    • 14.
      关金券释义:国民党中央银行于1931年5月发行的缴纳关税用的证券。全称为“海关金单位兑换券”。1942年4月,以一关金券折合法币二十元的比率投入流通,作为纸币的一种,与法币并行流通。亦简称“关金”。
    • 15.
      关金释义:⒈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海关税收的计算单位。⒉“关金券”的简称。
    • 16.
      北美自由贸易区释义: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根据1992年12月签订、1994年1月1日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据1991年统计,该自由贸易区拥有人口36亿,国内生产总值达64万亿美元。该协定规定,在十五年内分三个阶段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
    • 17.
      厘税释义:⒈晚清起实行的一种商业税。 分坐厘、行厘两种,前者征货物交易税,后者征货物通过税。因税率按货值抽若干厘,故名“厘税”。又叫“厘捐”、“厘金”。咸丰 三年(1853年)起征,至1931年裁撤。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窃闻与 日本 议和,有割 奉天 沿边及 台湾 一省,补兵餉二万万两,及通商 苏 杭,听机器洋货流行内地,免其厘税等款。”⒉指厘捐及海关税。清 李鸿章《复蒋芗泉书》:“惟 沪 上……釐税所入,尽供 湘 淮 全军,东豫 数省剿 捻 之用。”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八章第二节:“其餘釐税,除海关外
    • 18.
      发水楼释义:所谓“发水楼”问题,就是香港特区政府为了鼓励发展商兴建绿色环保楼宇,例如豁免楼面面积作为环保以及绿化功能用途(而不用交纳建筑有关税费),让发展商兴建环保露台、空中花园、加厚房墙等措施。
    • 19.
      商贾虞衡释义:贡税制度,相当于现代营业税性质。类似地,还有关市之征。“关市之征”和“商贾虞衡”当成是我国早期营业税和关税的雏形。
    • 20.
      善后借款合同释义:又称“善后大借款”。 袁世凯为消灭南方革命势力所订的外债合同。1913年袁以办理“善后”为名,派人同五国银行团非法签订。借款总额为二千五百万英镑,四十七年偿清,本息共计六千七百余万英镑。以盐税、海关税等作抵押,规定盐税征收由外国人协管,从此盐税被外人控制。

关税(guansh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关税是什么意思 关税读音 怎么读 关税,拼音是guān shuì,关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关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