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顺口 顺口的意思
shùnkǒu

顺口

简体顺口
繁体順口
拼音shùn kǒu
注音ㄕㄨㄣˋ ㄎㄡˇ
结构AB式
词性形容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ùn,(1) 趋向同一个方向,与“逆”相对。【组词】:顺风。顺水。顺境。顺水推舟。顺风使舵。(2) 沿,循。【组词】:顺城街。顺理成章。顺藤摸瓜。(3) 依次往后。【组词】:顺序。顺次。(4) 随,趁便。【组词】:顺便。顺势。顺手牵羊。(5) 整理。【组词】:理顺。顺修(整理修治)。(6) 服从,不违背。【组词】:顺从。顺应。孝顺。温顺。(7) 适合,不别扭。【组词】:顺适。顺情。顺眼。顺差(chā)。(8) 姓。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基本含义

指说话流利、不费力;也指说话得体、得当。

顺口的意思

顺口 [shùn kǒu]

1. 词句念起来流畅。

这篇文章念起来很顺口。

[ read smoothly; ]

2. 随口。

想也没想,顺口就说。

[ say offhandedly; ]

3. 食物味道好。

鸽子肉嫩,吃着比鸡肉还顺口。

[ suit one’s taste; ]

顺口 引证解释

⒈ 没有经过考虑随口说出。

元 无名氏 《焚儿救母》楔子:“自家 张屠 的便是,街坊每顺口,叫我做 小张屠。”
《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浦郎 恐他走到庵里,看出爻象,只得顺口答道:‘极承先生见爱,但目今也因邻郡一位当事约去做诗,还有几时躭阁。’”
巴金 《秋》四:“‘这有什么值得羡慕,我们也看厌了,’ 觉民 顺口答道,他并不了解 枚少爷 的心情。”

⒉ 词句念起来流畅,通畅。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音律之难,不难於鏗鏘顺口之文,而难於倔强聱牙之句。”
鲁迅 《书信集·致蔡斐君》:“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但格式不要太严。要有韵,但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好。”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一:“他还有个特别本领是编歌子,不论村里发生件什么事,有个什么特别人,他都能编一大套,念起来特别顺口。”

⒊ 方言。(食品)适合口味。

如:他自己能下厨房,想吃什么就做什么,自然比食堂照例开的饭菜顺口儿。


国语词典

顺口 [shùn kǒu]

⒈ 字句念得很顺当流畅。

如:「这首诗很顺口。」

拗口

⒉ 随口轻易的说。

《红楼梦·第一九回》:「宝玉见问,便忍著笑,顺口诌道:『扬州有一座黛山,山上有个林子洞。』」
《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店小二顺口道:『吃饭记错了好不──』,说到此处,咽住了,他意思是要说『好不会帐呢。』」

⒊ 适合口味。

如:「这道甜点,愈吃愈顺口。」


顺口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拗口释义:说起来别扭,不顺口:这两句话读着有点拗口,改一改吧。

顺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口释义:⒈指诵读诗文等纯熟时,能顺口而出:琅琅上口。⒉诗文写得流利,读起来顺口。
    • 2.
      不检点释义:⒈不受约束。⒉丝丝道:泣月南楼。行者一时不检点,顺口招道:拜佛西天。--《西游记》⒊行为不端,举止不正派。
    • 3.
      乡场释义:⒈科举时代的乡试考场。《再生缘》第十四回:“乡场得中还犹可,名落 孙山 怎处分。”⒉指农村集镇或集市。艾芜《暮夜行》:“光头浅发的军官又紧跟着问:‘他在啥地方的?’‘太和场。’这是 薛福仁 住的那个乡场,李百星 顺口讲了出来,作为他的回答。”沈从文《新湘行记》:“近来因开放农村副业物资交流,附近二十里乡村趁乡场和到州上做小买卖的人,也日益增多。”
    • 4.
      佶屈声牙释义:佶屈:曲折,不顺畅。聱牙:拗嘴,不顺口。形容文字艰涩生僻、拗口难懂。
    • 5.
      佶屈聱牙释义:也作诘屈聱牙。 形容文章艰涩,读起来不顺口。唐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佶屈:曲折,引申为不顺。聱牙:拗口。
    • 6.
      口诀释义:根据事物的内容要点而编成的念起来顺口、便于记忆的语句:珠算口诀。
    • 7.
      口顺释义:⒈顺口,随口。元 关汉卿《鲁斋郎》楔子:“小可 许州 人氏,姓 李,排行第四,人口顺唤做‘银匠 李四’。”《水浒传》第二回:“又请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身花绣,肩臂胸膛总有九条龙,满县人口顺,都叫他做‘九纹龙 史进’。”⒉谓不必多思考便可说出。赵树理《李有才板话》一:“象这些快板,李有才 差不多每天要编,一方面是他编惯了觉着口顺,另一方面是老槐树底下的年轻人吃饭时候常要他念些新的,因此他就越编越多。”
    • 8.
      大连释义:市名。 位于辽宁省 辽东半岛南端,沈大铁路终点。人口195万(1997年)。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也是东北地区著名的港口、旅游城市和工业、渔业基地。有造船、机械、炼油、纺织等工业。风景名胜有棒槌岛、老虎滩、旅顺口 、金石滩等。
    • 9.
      带口释义:犹顺口。
    • 10.
      惯口释义:顺口,口头上习惯的。
    • 11.
      拗口释义:说起来别扭,不顺口:这两句话读着有点拗口,改一改吧。
    • 12.
      拗格释义:生硬不顺口。
    • 13.
      新诗释义:五四以来的新体诗歌。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已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正在批判地继承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形式和格律要求向顺口、易记、有韵、能唱的方向发展。与“旧诗”相对。
    • 14.
      朗朗上口释义: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 15.
      横目释义:⒈《庄子·天地》:“夫子无意於横目之民乎?愿闻圣治。 ”成玄英 疏:“五行之内,唯民横目。”后以“横目”指人民,百姓。前蜀 韦庄《小将张彦射虎歌》:“海内昔年狎太平,横目穰穰何峥嶸。”宋 陆游《寓叹》诗:“虚名但可欺横目,薄俗何时復结绳。”⒉犹怒目。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隶横目相仇,言词兇谩。”郭沫若《前茅·哀时古调》诗之三:“羡煞人,黄金印,顺口说合纵,横目说连衡。”⒊数字四的隐语。目字,横则为“四”。《晋书·五行志中》:“武帝 太康 三年平 吴 后,江 南童謡曰:‘局缩肉,数横目,中国当败
    • 16.
      滞口释义:谓不顺口。
    • 17.
      率口释义:随口;顺口。
    • 18.
      琅琅上口释义: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 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 19.
      练子嘴释义:方言。顺口溜。民间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
    • 20.
      绕口释义:不顺口。

顺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口释义:⒈指诵读诗文等纯熟时,能顺口而出:琅琅上口。⒉诗文写得流利,读起来顺口。
    • 2.
      不检点释义:⒈不受约束。⒉丝丝道:泣月南楼。行者一时不检点,顺口招道:拜佛西天。--《西游记》⒊行为不端,举止不正派。
    • 3.
      乡场释义:⒈科举时代的乡试考场。《再生缘》第十四回:“乡场得中还犹可,名落 孙山 怎处分。”⒉指农村集镇或集市。艾芜《暮夜行》:“光头浅发的军官又紧跟着问:‘他在啥地方的?’‘太和场。’这是 薛福仁 住的那个乡场,李百星 顺口讲了出来,作为他的回答。”沈从文《新湘行记》:“近来因开放农村副业物资交流,附近二十里乡村趁乡场和到州上做小买卖的人,也日益增多。”
    • 4.
      佶屈声牙释义:佶屈:曲折,不顺畅。聱牙:拗嘴,不顺口。形容文字艰涩生僻、拗口难懂。
    • 5.
      佶屈聱牙释义:也作诘屈聱牙。 形容文章艰涩,读起来不顺口。唐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佶屈:曲折,引申为不顺。聱牙:拗口。
    • 6.
      口诀释义:根据事物的内容要点而编成的念起来顺口、便于记忆的语句:珠算口诀。
    • 7.
      口顺释义:⒈顺口,随口。元 关汉卿《鲁斋郎》楔子:“小可 许州 人氏,姓 李,排行第四,人口顺唤做‘银匠 李四’。”《水浒传》第二回:“又请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身花绣,肩臂胸膛总有九条龙,满县人口顺,都叫他做‘九纹龙 史进’。”⒉谓不必多思考便可说出。赵树理《李有才板话》一:“象这些快板,李有才 差不多每天要编,一方面是他编惯了觉着口顺,另一方面是老槐树底下的年轻人吃饭时候常要他念些新的,因此他就越编越多。”
    • 8.
      大连释义:市名。 位于辽宁省 辽东半岛南端,沈大铁路终点。人口195万(1997年)。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也是东北地区著名的港口、旅游城市和工业、渔业基地。有造船、机械、炼油、纺织等工业。风景名胜有棒槌岛、老虎滩、旅顺口 、金石滩等。
    • 9.
      带口释义:犹顺口。
    • 10.
      惯口释义:顺口,口头上习惯的。
    • 11.
      拗口释义:说起来别扭,不顺口:这两句话读着有点拗口,改一改吧。
    • 12.
      拗格释义:生硬不顺口。
    • 13.
      新诗释义:五四以来的新体诗歌。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已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正在批判地继承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形式和格律要求向顺口、易记、有韵、能唱的方向发展。与“旧诗”相对。
    • 14.
      朗朗上口释义: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 15.
      横目释义:⒈《庄子·天地》:“夫子无意於横目之民乎?愿闻圣治。 ”成玄英 疏:“五行之内,唯民横目。”后以“横目”指人民,百姓。前蜀 韦庄《小将张彦射虎歌》:“海内昔年狎太平,横目穰穰何峥嶸。”宋 陆游《寓叹》诗:“虚名但可欺横目,薄俗何时復结绳。”⒉犹怒目。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隶横目相仇,言词兇谩。”郭沫若《前茅·哀时古调》诗之三:“羡煞人,黄金印,顺口说合纵,横目说连衡。”⒊数字四的隐语。目字,横则为“四”。《晋书·五行志中》:“武帝 太康 三年平 吴 后,江 南童謡曰:‘局缩肉,数横目,中国当败
    • 16.
      滞口释义:谓不顺口。
    • 17.
      率口释义:随口;顺口。
    • 18.
      琅琅上口释义: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 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 19.
      练子嘴释义:方言。顺口溜。民间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
    • 20.
      绕口释义:不顺口。

顺口造句

1.这篇文章诘屈聱牙,很不顺口

2.老师把汉语拼音字母编成了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

3.小明非常喜欢说顺口溜。

4.我这首诗,实在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顺口溜,请大家多提意见。

顺口是什么意思 顺口读音 怎么读 顺口,拼音是shùn kǒu,顺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顺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