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 ◎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rú,(1) 指读书人。【组词】:儒生。腐儒。通儒(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儒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儒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2)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组词】:儒家。儒教(即“孔教”)。儒士。儒术。儒学。(3) 同“懦”,懦弱。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jié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1. 喻指能体现事物全貌的局部。语出桓谭《新论·道赋》引谚语:“侏儒见一节,而长短可知。”
⒈ 喻指能体现事物全貌的局部。
引语出 桓谭 《新论·道赋》引谚语:“侏儒见一节,而长短可知。”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上:“团扇短章,词旨清捷,怨深文綺,得匹妇之致。侏儒一节,可以知其工矣!”
唐 刘知几 《史通·核才》:“观侏儒一节,而他事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