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侍读 侍读的意思
shì

侍读

简体侍读
繁体侍讀
拼音shì dú
注音ㄕˋ ㄉ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ì, ◎ 伺候,在旁边陪着。【组词】:服侍。侍立。侍者(侍奉左右的人)。侍从。侍读(给帝王讲学的人)。侍坐。侍役(仆人)。

dú dòu,(1)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组词】:句读。

基本含义

指辅佐君主、侍奉贵族的读书人员。

侍读的意思

侍读 [shì dú]

1. 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

2. 古代官名。为帝王、皇子讲学之官。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然级别较其为低。宋有翰林侍读之官,明清沿置翰林院侍读。亦作为侍读学士之省称。

3. 古代官名。南北朝唐宋诸王属官,有侍读,侍讲。

5. 古代官名。清代内阁所置官。掌勘对本章、检校签票。参见《清通志·职官一》。

侍读 引证解释

⒈ 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法从清望·侍读》:“唐明皇 开元 三年七月,敕每读史籍中有闕,宜选耆儒博硕一人,每日侍读。故 马怀素 褚元量 更日入直,此侍读之始也。”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序》:“如 班令史 之侍读禁中而作《白虎通》, 蔡邕 之校 汉 典而作《独断》是也。”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立忠王玙为太子》:“盖 昭成 方娠, 説 侍读东宫,知其异事。”

⒉ 古代官名。为帝王、皇子讲学之官。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然级别较其为低。 宋 有翰林侍读之官, 明 清 沿置翰林院侍读。亦作为侍读学士之省称。参见“侍读学士”、“侍读博士”。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上在东宫尝与诸侍读并 叔文 论政。”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先君读 山谷 《乞猫诗》,叹甚妙。 晁以道 侍读在坐。”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迟衡山 道:‘是那位 高老先生 ?’ 季苇萧 道:‘是 六合 的现任翰林院侍读。’”

⒊ 古代官名。 南北朝 唐 宋 诸王属官,有侍读,侍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梁 世有一侯,尝对 元帝 饮謔,自陈‘痴钝’,乃成‘颸段’…… 元帝 手教诸子侍读,以此为诫。”

⒋ 古代官名。 清 代内阁所置官。掌勘对本章、检校签票。参见《清通志·职官一》。


国语词典

侍读 [shì dú]

⒈ 职官名。主掌教授诸王经书。南北朝、唐、宋诸王府,有侍读、侍讲的官吏。唐有侍读、侍讲等学士。宋、元、明有翰林侍读学士及侍读。清翰林院、内阁,亦有侍读学士及侍读等官。


侍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丛细释义:繁多琐碎。 宋 曾巩《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 钱公 ﹞於书无所不治,已通其大旨,至於分章别句,类数辨名,丛细委曲,无不究尽。”清 方苞《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盖谓一国之诗,数百年之久,所存必政教之尤大者,閭阎丛细之事,男女猥鄙之情,即间録以垂戒,不宜其多乃至於此。”
    • 2.
      中书检正释义:宋 代的内阁侍读。
    • 3.
      中宫史释义:汉 代皇后的侍读官。
    • 4.
      侍读博士释义:古代官名。 南朝 宋 置,授诸王经学。《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五年》:“侍读博士 荀詵 諫,休茂 杀之。”胡三省 注:“侍读博士,授诸王经者也。”
    • 5.
      侍读学士释义:⒈官名。 唐 始设,初属 集贤殿 书院,职在刊缉经籍。后为翰林院学士之一,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宋 乐史《广卓异记·柳公权》:“开成 五年,加散骑常侍出,凡三入翰林,为侍读学士。”清 戴震《范忠贞传》:“中 顺治 壬辰进士,由翰林院编修擢秘书院侍读学士,迁国史院学士。”《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沉中堂 一看这告奋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侍读学士旗人 绅灵,号叫 绅筱庵 的便是。”⒉清 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
    • 6.
      侍读释义:⒈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宋 高承《事物纪原·法从清望·侍读》:“唐明皇 开元 三年七月,敕每读史籍中有闕,宜选耆儒博硕一人,每日侍读。故 马怀素 褚元量 更日入直,此侍读之始也。”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序》:“如 班令史 之侍读禁中而作《白虎通》,蔡邕 之校 汉 典而作《独断》是也。”清 叶廷琯《吹网录·立忠王玙为太子》:“盖 昭成 方娠,説 侍读东宫,知其异事。”⒉古代官名。为帝王、皇子讲学之官。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然级别较其为低。宋 有翰林侍读之官,明 清 沿置翰林院侍读。亦作为
    • 7.
      俊选释义:俊士和选士。古代指可以教育深造的优秀人材。《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羣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宋 叶适《陈民表墓志铭》:“先王择司徒俊选,使升之入太学,既有闻其辨论,皆属司马於成德达材,何速也!”宋 张师正《括异志·梅侍读》:“梅公 早预俊选,屯蹇不振,年始从欲,方遇知己。”元 揭傒斯《全州学记
    • 8.
      僻老释义:孤陋而年老。 唐 元稹《论教本书》:“近制宫僚之外,往往以沉滞僻老之儒充侍书侍读之选。”
    • 9.
      劘切释义:⒈切蹉。 唐 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序:“居五六日,復袖来,益引古事以相劘切。”明 方孝孺《与郑叔度书》:“效古君子交友之义,务为箴规劘切。”清 戴名世《李潮进稿序》:“陈君 曾起,秦君 龙光,两人皆 毘陵 之秀也,李君 相与往復劘切。”⒉直谏;切责。宋 刘攽《殿中侍御史丰稷可右司谏制》:“为其得劘切人主,纪纲国体也。”宋 曾巩《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方微时,已数劘切上官,无顾避。”《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翰林侍读学士 叶清臣 在 永兴,条对甲寅詔书所问,其言多劘切权贵。”
    • 10.
      胜侣释义:良伴。 隋 江总《摄山栖霞寺碑颂》:“花臺似雪,夏室疑秋;名僧宴息,胜侣薰修。”《南史·何点传》:“招携胜侣及名德桑门,清言赋咏,优游自得。”唐 徐浩《宝林寺作》诗:“永愿依胜侣,清江乘度杯。”清 朱彝尊《乔侍读一峰草堂看花歌》:“初疑径闢过者少,早有胜侣齐幽探。”
    • 11.
      卿贰释义:次于卿相的朝中大官。 《明史·赵世卿传》:“延及数年,居然高踞卿贰,夸耀士林矣。”《好逑传》第十三回:“若以我学生昔日曾备员卿贰,亦朝廷侍从之官也。”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国初,凡提督学政,惟 直隶、江南、浙江 曰学院,以进士出身之卿贰及翰林院侍讲侍读充之。”
    • 12.
      周垣释义:围墙;城墙。 《墨子·备城门》:“五十步一井屏,周垣之高八尺。”《汉书·佞幸传·董贤》:“﹝詔﹞又令将作为 贤 起冢塋 义陵 旁,内为便房,刚柏题凑,外为徼道,周垣数里。”明 刘基《郁离子·九难》:“夏屋耽耽,繚以周垣。”清 顾炎武《山海关》诗:“紫塞为周垣,苍山为锁钥。”清 曾国藩《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墓志铭》:“咸丰 二年秋,攻围 长沙,君矢志坚守……日夜令其子 驯 廵警周垣。”
    • 13.
      寒泓释义:指砚台。 苏易简《文房四谱》卷三引 唐 庄南杰《寄郑碏迭石砚歌》:“半掬春泉澄浅清,洞天彻底寒泓泓。”宋 文同《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诗:“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
    • 14.
      州同释义:官名。即州同知,为知州的副职。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谈资》:“﹝ 陈询 ﹞在翰林时忤一权贵,出为州同。”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翰林官》:“康熙 十六年十月,圣祖 始设南书房,以侍读学士 张英、序班 高士奇、州同 励杜訥 入直。”《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他身上原有一个州同,就此加捐一个知州。”
    • 15.
      开坊释义:指 明 清 翰林院的编修、检讨升为詹事府春坊官。后亦指翰林初任官的升迁。《儒林外史》第十二回:“鲁大老爷 开坊,升了侍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原来那位 山西 抚臺,自从探花及第之后,一帆风顺的,开坊外放,你想谁人不奉承他。”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补缺难於登天,开坊类乎超海,不过设法虚縻之,以戢其异心。”
    • 16.
      挟日释义:谓十日。从甲至癸,十干已周,故云。挟,通“浹”,周匝。《周礼·天官·大宰》:“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陆德明 释文:“挟,字又作浹。”宋 王安石《宋翰林侍读学士梅公神道碑》:“公卒明年,季秋挟日,于州山西,卜祔而吉。”
    • 17.
      文资释义:文职。 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二月癸酉,詔择 柴氏 族人最长一人除京官,已在班行,则换文资。”宋 曾巩《代翰林侍读学士钱藻遗表》:“伏望圣慈,并於文资内安排。”《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本朝后族、戚里,祖宗以来例不得任文资。”
    • 18.
      欧阳修释义:(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历任翰林院侍读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早期支持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同保守派斗争,晚年反对王安石变法,政治上趋向保守。他在推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 19.
      河务释义:清 代指疏治河道、修筑堤岸等治水事务。多指治理 黄河。清 刘大櫆《送张闲中序》:“皇帝御极之元年,命 山东 按察使 齐苏勒 总督 河 务。”《清史稿·河渠志一》:“至海道虽不畅通,河 务未可全废,此时治 河 之法,不外古人‘因水所在,增立隄防’一语。”周汝昌《曹雪芹小传》二六:“尹继善 在 雍正 六年,就官授内阁侍读学士,协理 江 南河务。”
    • 20.
      清裕释义:清正宽厚。《晋书·儒林传·续咸》:“持法平详,当时称其清裕,比之 于公。”宋 张师正《括异志·梅侍读》:“侍读 梅公询,端拱 二年第进士,清裕有才。”

侍读(shid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侍读是什么意思 侍读读音 怎么读 侍读,拼音是shì dú,侍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侍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