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识度 识度的意思
shí

识度

简体识度
繁体識度
拼音shí dù
注音ㄕˊ ㄉ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í zhì,(1) 记住。【组词】:博闻强识。(2) 标志,记号。

dù duó,(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组词】:尺度。刻度。度量衡。(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组词】:程度。高度。风度。(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组词】:角度。(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组词】: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组词】:制度。法度。(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8) 能容受的量。【组词】:气度。(9) 考虑,打算。【组词】:置之度外。(10) 过,由此到彼。【组词】:度日。度假。欢度新春。(11) 量词,次。【组词】:一度。再度。(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例句】:剃度(剃发出家)。(13) 姓。 ◎ 计算,推测。【组词】:忖度。揣度。审时度势。度德量力。

基本含义

指辨别事物的能力,识别度高。

识度的意思

识度 [shí dù]

1. 见识、器度。

愚笨无识度。

[knowledge and magnanimity;]

识度 引证解释

⒈ 识见与器度。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苍 体貌长大,进止有礼,好古多闻,儒雅有识度。”
宋 苏轼 《答乔舍人启》:“某闻人才以智术为后,而以识度为先。”


识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台释义:古代以三台象征三公,因借指三公之位或泛指高官。 《后汉书·胡广传》:“﹝ 广 ﹞自在公台三十餘年,歷事六帝,礼任甚优。”唐 姚合《使两浙赠罗隐》诗:“何当 世祖 从人望,早以公台命 卓侯。”宋 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一:“竇仪 自 周朝 以来,负文章识度,有望於时,搢绅许以庙廊之器,仪 因以公台自许,急於大用。”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中:“雷州 司户参军 丁谓,顷自书生,获升科第,因缘险佞,据窃公台,贿赂苞苴,盈於私室。”
    • 2.
      得霜鹰释义: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苏味道 才学识度,物望攸归;王方庆 体质鄙陋,言词鲁钝,智不逾俗,才不出凡。俱为凤阁侍郎。或问 张元一 曰:‘苏 王 孰贤?’答曰:‘苏 九月得霜鹰,王 十月被冻蝇。’或问其故,答曰:‘得霜鹰俊絶,被冻蝇顽怯。’时人谓能体物也。”后因以“得霜鹰”比喻才俊捷悟的人。
    • 3.
      德器释义:⒈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 ⒉指有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的人。
    • 4.
      文感释义:文字的感觉,进一步讲就是文字辨识度加上措辞敏感度以及对整体把握和控制。
    • 5.
      渊广释义:深广。明 沉榜《宛署杂记·恩泽》:“经始於 嘉靖 二年仲冬月,落成於明年月日。皆太监 崔文 识度渊广,材量弘远而致也。”
    • 6.
      蜡日释义:年终蜡祭八神之日。晋 陶潜 有《蜡日》诗。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朗 每以识度推 华歆。歆 蜡日尝集子姪燕饮,王 亦学之。”刘孝标 注:“晋 博士 张亮 议曰:蜡者,合聚百物索饗之,岁终休老息民也。”
    • 7.
      识量释义:识度。
    • 8.
      辨识度释义:大概可以分成音色本身的辨识度和歌曲处理方式的辨识度。

识度(shid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识度是什么意思 识度读音 怎么读 识度,拼音是shí dù,识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识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