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妓 [yíng jì]
1. 亦作“营伎”。
3. 古代军中的官妓。
营妓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营伎”。古代军中的官妓。
引《汉武外史》:“汉武 始置营妓,以待军士之无妻者。”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蜀才妇》:“吴 越 饶营妓, 燕 赵 多美姝, 宋 产歌姬, 蜀 出才妇。”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除乐户丐户籍及女乐考附古事》:“《齐书·前废帝纪》云,夜开后阁,与左右淫宴,诸营署皆军市也。 唐 则曰营伎,亦曰官使妇人。”
营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喉啭释义:⒈亦作“喉转”。古代一种特殊的发声技艺。能模仿笳、箫等乐器的演奏声。三国 魏 繁钦《与魏文帝笺》:“时都尉 薛访 车子,年始十四,能喉囀引声,与笳同音。”三国 魏 曹丕《答繁钦书》:“﹝今之妙舞清歌﹞固非车子喉囀长吟所能逮也。”《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繁钦”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典略》:“钦(繁钦)既长於书记,又善为诗赋。其所与太子书,记喉转意,率皆巧丽。”⒉指歌唱。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一》:“澶渊 营妓,有一二擅喉转之技者,唯以‘此花开后更无花’为酒乡之资耳。”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
- 2.
营伎释义:见“营妓”。
- 3.
营倡释义:营妓。《资治通鉴·后梁太祖乾化二年》:“郢王 友珪,其母 亳州 营倡也。”胡三省 注:“薛《史》:友珪 小字 遥喜,母失其姓,本 亳州 营妓也。”参见“营妓”。
- 4.
营妓释义:“营妓之设,说者谓盖以慰籍军士者,始于春秋时代越国。”打仗是男人的事,而在军旅生活中又难免有压抑情绪,为慰藉军士,故有营妓。
- 5.
营署释义:⒈旧时营妓的坊署。《宋书·后废帝纪》:“昱 渐自放恣,太妃不復能禁。单将左右,弃部伍,或十里、二十里,或入市里,或往营署,日暮乃归。”《南史·齐纪下·废帝郁林王》:“帝独住 西川,每夜輒开后堂阁,与诸不逞小人,至诸营署中淫宴。”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除乐户丐户籍及女乐考附古事》:“《齐书·前废帝纪》云:夜开后阁与左右淫宴诸营署,皆军市也。”⒉指营舍官署。宋 马令《南唐书·嗣主三》:“三月,建康 大火踰月,庐舍、营署殆尽。”
- 6.
酒纠释义:⒈亦作“ 酒糺 ”。⒉昔人饮宴时,劝酒监酒令的人。 唐 无名氏 《玉泉子》:“命酒糺来要下筹,且喫罚爵。”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苏叔党 政和 中至东都,见妓称‘録事’,太息语 廉宣仲 曰:‘今世一切变古, 唐 以来旧语尽废,此犹存 唐 旧为可喜。’前辈谓妓曰‘酒纠’,盖谓録事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禁歌妓》:“惟藩镇军府例设酒糺以供宴享,名曰营妓。”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一日,酒纠宣觴政,约各言所畏,无理者罚,非所独畏者亦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