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献玉 三献玉的意思
sānxiàn

三献玉

简体三献玉
繁体三獻玉
拼音sān xiàn yù
注音ㄙㄢ ㄒㄧㄢˋ ㄩ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xiàn,(1) 恭敬庄严地送给。【组词】:奉献。贡献。捐献。献身。献礼。借花献佛。(2) 表现出来。【组词】:献技。献艺。献媚。献丑。(3)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组词】:文献。

yù,(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组词】: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组词】: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3) 姓。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多次献出宝贵的东西,表达出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大推崇和忠诚。

三献玉的意思

三献玉 [sān xiàn yù]

1. 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献之厉王,王以为诳,刖其左足;复献武王,又刖其右足;后献文王,王理璞,果得玉,名之曰和氏璧。事见《韩非子·和氏》。后用为怀才难遇知音的典实。

三献玉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楚 人 卞和 得璞玉,献之 厉王,王以为诳,刖其左足;复献 武王,又刖其右足;后献 文王,王理璞,果得玉,名之曰 和氏 璧。事见《韩非子·和氏》。后用为怀才难遇知音的典实。

唐 刘长卿 《落第赠杨侍御赴范阳》诗:“泣连三献玉,疮惧再伤弓。”
唐 贾岛 《古意》诗:“眼中两行泪,曾弔三献玉。”
宋 曾巩 《送程殿丞还朝》诗:“自重肯悲三献玉,不欺常慎四知金。”


三献玉是什么意思 三献玉读音 怎么读 三献玉,拼音是sān xiàn yù,三献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献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