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第 [pǐn dì]
1. 评出级别之高低。
英[ grade; ]
2. 指门第、等级。
英[ rank; ]
品第 引证解释
⒈ 谓评定并分列次第。
引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诸英志録,并义在文,曾无品第。”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讨论》:“著作郎 孔至,二十传儒学,撰百家类例,品第海内族姓。”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频》:“频 不惮走千里,丐其( 姚合 )品第, 合 见大加奬挹。”
清 朱芳霭 《瑶华·茶花》词:“閒把芳姿品第,有寒菊孤梅,堪并高洁。”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一:“于是再要给以一定的评价,这就是所谓品第,而品第就更是批评了。”
⒉ 门第;等级。
引《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今臺府局吏、直卫武官及僕隶婢儿取母之姓者,本臧获之徒,无乡邑品第,皆得命议,用为郡守县令。”
《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 龟蒙 ﹞嗜茶,置园 顾渚山 下,岁取租茶,自判品第。”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阶州 产石,品第不一。”
郁达夫 《留别隆儿》诗:“莫向杏坛题品第,本来 小杜 是诗人。”
国语词典
品第 [pǐn dì]
⒈ 品评优劣,以定高下。
例如:「品第作品」。
⒉ 等级。
引《北史·卷八一·儒林传上·平恒传》:「自周以降,暨于魏世,帝王传代之由,贵臣升降之绪,皆撰品第,商略是非,号曰:『略注』,合百余篇。」
品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从公释义:⒈办理公务;参与公事。唐 马戴《冬日寄洛上杨少尹》诗:“年长从公懒,天寒入府迟。”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绅商尚皆重足而立,惴惴於心。若一波未平,一波復起,断难冀其望风慕义,踊跃从公。”⒉犹秉公。《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蒯知县 将合县生员考试,弥封閲卷,自恃眼力,从公品第,黑暗里拔了一个第一,心中十分得意。”⒊谓品秩与“公”同。《晋书·职官志》:“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品秩第一,食奉日五斛。”《宋书·孝武帝纪》:“诸王及妃主庶姓位从公者,丧事设凶门,餘悉断。”《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
- 2.
伦品释义:等类品第。
- 3.
入幕释义:⒈进入帷幕。 北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还飈入幕,写雾出楹。”⒉引申指进入内室。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剧贼遁免》:“﹝ 罗龙文 ﹞与 严东楼 款密,且令品第所得江南诸宝玩,其入幕无间朝夕。后与 严 同败,同遣戍。”⒊指入为幕僚。唐 贾岛《送陈判官赴绥德》诗:“将军遥入幕,束带便离家。”金 元好问《送樊顺之》:“王粲 从军正年少,庾郎 入幕更风流。”参见“入幕宾”。
- 4.
准主役释义:准主役(日语:准主人公)是日本称作品第二主角得词语,在日语词汇中没有主角这个词汇,只有主人公,主人公就是中文中的主角,而准主人公是介于主角和配角之间的角色。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男二号和女二号的意思。
- 5.
士品释义:⒈士大夫的品行才学。⒉士大夫的品第、等级。
- 6.
官品释义:⒈官职的品第等级。三国 魏 开始将官职分为九品;北魏 以后,品又分正、从。南朝 梁 沉约《奏弹王源》:“源 官品应黄纸,臣輒奉白简以闻。”宋 李上交《近事会元·单于都护府》:“唐高宗 麟德 元年正月,改交云中都护府为单于都护府,官品同大都督府。”《三国演义》第十回:“李(李傕)、郭(郭汜)、张(张济)、樊(樊稠)四人各自写职衔献上,勒要如此官品。”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太守》:“太守问功名胡底?女推之曰:‘八字入格,自是二品贵人,所可惜者,官品高而人品低,人爵进而天爵退耳。’”⒉指生物。严复 译《天演论
- 7.
客贩释义:往来各地的商贩。 《宋史·食货志下四》:“崇寧 元年,蔡京 议更盐法,乃言东南盐本或闕,滞于客贩,请增给度牒。”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四:“或携 建 茶沿途备用,而彼中非絶品不顾,盖榷场客贩坌集,且能品第精粗。”
- 8.
寄生香释义:伽南香的别名。也叫“奇南香”。清 谷应泰《博物要览·奇南香出产品第》:“奇南香亦生於千年榕树之上,故名寄生香。”参见“伽南香”。
- 9.
序第释义:犹次序。谓官秩品第。
- 10.
悬远释义:相距很远。《魏书·序纪·穆帝》:“帝以封邑去国悬远,民不相接,乃从 琨 求 句注陘 北之地。”《坛经·机缘品》:“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元 刘壎《隐居通议·诗歌六》:“自 鲁 至 陈,道路不至悬远,何至五年不归?”明 胡应麟《诗薮·国朝上》:“弘 正 并推 边、何、徐、李,每怪 边 品第悬远,胡得此称。”
- 11.
户品释义:户之品第。
- 12.
极头释义:最高品第;第一等。
- 13.
标置释义:⒈犹品评。 谓标举品第,评定位置。多指自高位置。⒉引申为自负。
- 14.
清定释义:⒈清平安定;使安定。《后汉书·张奂传》:“奂 遣司马 尹端、董卓 并击,大破之,斩其酋豪,首虏万餘人,三州清定。”《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彰 前受命北伐,清定朔土,厥功茂焉。”《北齐书·李浑传》:“未明,达城下,贼徒惊散,生擒 社客,斩首送 洛。海隅清定。”⒉指对官吏进行清理考核,决定进退升降。《晋书·石季龙载记上》:“魏 始建九品之制,三年一清定之。”郭沫若《中国史稿》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这些人任官时,政府按照他们的品第,分别除授;已经入仕的人,也要三年清定一次。”
- 15.
碁品释义:⒈棋手的品第;棋艺的等级。⒉指下棋时所表现的品行。
- 16.
第目释义:犹品第。 品评人物。
- 17.
诗榜释义:品第诗的高下,张榜公布,称诗榜。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二:“今年来 金陵,读《随园诗话》,唶曰:‘何独无我?岂诗榜亦作 刘蕡 乎?’”
- 18.
跳达释义:轻薄放恣貌。 清 杨懋建《京尘杂录·丁年玉笋志》:“其品第正不失为中上,又性好跳达,变动不居。击剑弄丸,皆其所习。”
- 19.
逸品释义:⒈谓技艺或艺术品达到超众脱俗的品第。⒉指散失的物品。
- 20.
陆子泉释义:指 江苏 无锡 惠山 天下第二泉。因经 唐 茶圣 陆羽 品第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