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手巾 手巾的意思
shǒujīn

手巾

简体手巾
繁体
拼音shǒu jīn
注音ㄕㄡˇ ㄐㄧ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ǒu,(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组词】: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2) 拿着。【组词】:人手一册。(3) 亲自动手。【组词】: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例句】: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组词】:国手。扒手。生产能手。(6) 小巧易拿的。【组词】:手枪。手册。

jīn,(1) 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用品,多用纺织品制成。【组词】:手巾。围巾。领巾。枕巾。餐巾。巾帼(“帼”是古代妇女的头巾,指妇女,如“巾巾英雄”)。

基本含义

手巾是指用来擦汗或擦手的小巾,比喻能力或才华出众。

手巾的意思

手巾 [shǒu jīn]

1. 毛巾。

用手巾擦把脸。

[towel; handkerchief;]

手巾 引证解释

⒈ 拭面或揩手用的巾。 《太平御览》卷七一六引 晋 陈寿 《汉名臣奏》:“王莽 斥出 王閎,太后怜之。

閎 伏泣失声,太后亲自以手巾拭 閎 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谢 注神倾意,不觉流汗交面。 殷 徐语左右:取手巾与 谢郎 拭面。”
《资治通鉴·梁敬帝绍泰元年》:“霸先 惧其谋泄,以手巾绞 稜。”
胡三省 注:“今人盥洗,以布拭手,长七八尺,谓之手巾。”

⒉ 今多指毛巾。有的地区指手帕。

老舍 《樱海集·牺牲》:“他屋子的窗户都开着,窗台上还晒着两条雪白的手巾。”
沙汀 《困兽记》二一:“‘啊,还有!’她递给他一方手巾,‘要是高兴,去看看 老吴 吧!’”


国语词典

手巾 [shǒu jīn]

⒈ 盥洗时用来擦拭手脸的毛巾。

⒉ 手绢、手帕。

《红楼梦·第六四回》:「因见二姐手中拿一条拴著荷包的手巾摆弄,便搭讪著,往腰内摸了摸。」
《老残游记·第一三回》:「说了一句就不说了,袖子内取出一块手巾来擦眼泪。」


手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刀释义:在竹木简上刻字或削改的刀。 古称削,汉 人称书刀。《释名·释兵》:“书刀,给书简札有所刊削之刀也。”《隶释·汉国三老袁良碑》:“今特赐钱十万,杂繒卅匹,玉具、剑佩、书刀、绣文印衣、无极手巾各一。”《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后 绍 遣使诣 邈,有所计议,与 邈 耳语;馥 在坐上,谓为见图,无何,起至溷,以书刀自杀。”胡三省 注:“时虽已有纸,犹多用刀笔书,故有书刀。”
    • 2.
      侍执巾栉释义:拿着手巾、梳子伺候,形容妻妾服事夫君。《左传·僖公二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執巾櫛,以固子也。”《东观汉记·鲍宣妻传》:“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約,故使賤妾侍執巾櫛。’”汉 刘向《列女传·晋赵衰妻》:“﹝姬曰:﹞君棄此三者,何以使人?雖妾亦無以侍執巾櫛!”亦省作“侍執”。《後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每於侍執之際,輒言及政事,多所毗補,而未嘗以家私干。”参见“侍巾櫛”。
    • 3.
      侍执巾节释义:拿着手巾、梳子伺候,形容妻妾服事夫君。
    • 4.
      侍巾栉释义:巾,手巾之类;栉,梳篦之类。古代以服侍夫君饮食起居为妻妾本分,故用作为人妻妾的谦词。语出《左传·僖公二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櫛,以固子也。”《晋书·列女传·刘聪妻刘氏》:“后人之观妾,亦犹妾之视前人也,復何面目,仰侍巾櫛。”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粗婢得封》:“杨 元配为 严夫人,殁后,以婢 郭氏 侍巾櫛。”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有小女及笄,可侍巾櫛。”
    • 5.
      十赉释义:道教指便于修炼的十种赏赐。 见 南朝 梁 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其名目为:一、邑于 长阿 北坂 积金山 连石之乡;二、号为 栖静处士;三、四霤飞轩,厢廊侧屋;四、苍头一人;五、钢铁如意;六、笻竹锡仗;七、香炉一枚,熏陆副之;八、杯盘一具;九、大砚一面,笔纸副之;十、鍮石澡罐,手巾为副。唐 皮日休《怀华阳润卿博士》诗之三:“他年欲事先生去,十賚须加 陆逸冲。”自注:“十賚,犹人间九锡也。”宋 秦观《四时四首赠道流》诗之一:“上清欲问因何事,请看先生十賚文。”王国维《游仙》诗之二:“十賚文成九锡如,三千剑
    • 6.
      和雅释义:⒈温和文雅。 《宋书·殷琰传》:“琰 性和雅静素,寡嗜欲。”《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贺知章,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先生(指 邹泰和)戊戌翰林,和雅谦谨。”郭沫若《卷耳集·<召南·野有死麕>》:“你规矩些,你和雅些,不要拉我的手巾呀!”⒉谓乐曲的声调和谐雅正。北齐 卢思道《辽阳山寺愿文》:“洞穴条风,生和雅之曲;圆珠积水,流清妙之音。”《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及奏《黄钟》之调,帝曰:‘滔滔和雅,甚与我心会。’”⒊指诗词的风格和平雅正。清 陈廷焯《白雨斋
    • 7.
      巾帨释义:手巾。
    • 8.
      巾箱本释义:本子特小,可以放在巾箱中的古书(巾箱,古时装头巾或手巾的小箱子)。
    • 9.
      开棍释义:⒈古代官吏出门,差役为之执棍开道。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褐盖》:“词林转五品者,惟光学士,则本班在三品之末,且在京开棍如大僚。”清 俞樾《茶香室三钞·京朝官喝道》:“凡巡抚入京,多乘二人肩舆,亦不开棍喝引。”⒉支撑车把的木棍。向春《煤城怒火》第二章一:“青年把车了插好,顶上开棍,一边用手巾擦汗,一边答:‘南县。’”
    • 10.
      手巾把释义:旧时饭馆、澡堂或剧场中的堂倌或富家仆人用热水沃过再拧干以供客拭面的热手巾。
    • 11.
      汗巾释义:⒈擦汗用的手巾;手帕。 唐 白居易《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诗:“汗巾束头鬢,羶食熏襟抱。”《西游记》第二六回:“我们走脱了,被他赶上,把我们就当汗巾儿一般,一袖子都笼了去。”《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聘娘 又拿汗巾替四老爷拂了头巾。”郁达夫《采石矶》:“她又叫他回去,把一条当时流行的淡黄绸的汗巾送给了他。”⒉腰带。《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袖中带得有白綾汗巾一条,约有五尺多长,取出劈半扯开,奉与 美娘 裹脚,亲手与他拭泪。”《红楼梦》第二八回:“撩衣将繫小衣儿的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下来,送给 宝玉。”《儿
    • 12.
      沾巾释义:沾湿手巾。形容落泪之多。
    • 13.
      盥沐释义:⒈沐浴。宋 郭彖《睽车志》卷一:“湖妓 杨韵,手写《法华经》,每执笔必先斋素,盥沐更衣。”宋 秦观《汤泉赋》:“吾惟盥沐兮,不知其他。”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岁时杂务》:“除夕为尊亲师长辞岁,归而盥沐,祀祖祀神接灶。”⒉洗手洗脸。宋 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前日太公播越於外,羇旅敝军,获侍盥沐者三年于兹。”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天明,有童子来侍盥沐,不復见 粉蝶 矣。”何垠 注:“盥沐,洗手面也。”《红楼梦》第五五回:“﹝ 平儿 ﹞又接过一条大手巾来,将 探春 面前衣襟掩了,探春 方伸手向
    • 14.
      罗巾释义:丝制手巾。
    • 15.
      羊肚子手巾释义:见“羊肚手巾”。
    • 16.
      起手巾释义:旧时妓院宴饮前仆人须绞手巾给客人洗脸,故常以“起手巾”指代入席。《海上花列传》第二八回:“喊下头起手巾罢。”《官场现形记》第八回:“少停,摆檯面,起手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小云 大喜,便乱七八糟,自己写了多少局票,嘴里乱叫起手巾。”
    • 17.
      车笠释义:《太平御览》卷四○六引 晋 周处《风土记》:“越 俗性率朴,意亲好合,即脱头上手巾,解要间五尺刀以与之为交,拜亲跪妻,初定交有礼……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后因以“车笠”喻贵贱贫富不移的深厚友谊。清 黄宗羲《祭冯韡卿文》:“升沉虽异,车笠无忘。”清 赵翼《与邵松阿别几三十年今夏始至虞山奉访》诗之一:“车笠论交谊最亲,别来常恐见无因。”康有为《大同书》己部第一章:“且 欧 美 之风,尤为贱贫而尚富。不幸而贫,则故人犹覿面不识,絶无车笠之谊;若其富也,则国主
    • 18.
      鞶囊释义:⒈革制的囊。古人用以盛手巾细物。⒉革制的囊。古代职官用以盛印绶。
    • 19.
      魏文手巾释义:《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论》“﹝ 文帝 ﹞才蓺兼该”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华《博物志》:“帝善弹棊,能用手巾角。”后因以“魏文手巾”为精于弹棋之典。

手巾(shouj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手巾是什么意思 手巾读音 怎么读 手巾,拼音是shǒu jīn,手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手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