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黄 [é huáng]
1. 指淡黄色。
英[bright orange;]
鹅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鵞黄”。
⒉ 淡黄,像小鹅绒毛的颜色。
引唐 李涉 《黄葵花》诗:“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张功甫豪侈》:“别十姬,易服与花而出。大抵簪白花则衣紫,紫花则衣鵞黄。”
陈毅 《春兴》诗:“沿河柳鹅黄,大地春已归。”
⒊ 指淡黄色的东西。此指嫩黄色的花。
引宋 林逋 《初夏》诗:“秧田百亩鹅黄大,横策溪村属老农。”
此指秧苗。 宋 王安石 《半山即事》诗之三:“含风鸭緑粼粼起,弄日鹅黄裊裊垂。”
此指新柳。 宋 苏轼 《次荆公韵》之一:“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鬭开。”
⒋ 指酒。
引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诗之二:“小舟浮鸭緑,大杓泻鹅黄。”
宋 张元干 《临江仙·赵端礼重阳后一日置酒坐上赋》词:“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
⒌ 为一种酒名。
引宋 陆游 《游汉州西湖》诗:“叹息风流今未泯,两 川 名醖避鹅黄。”
自注:“鹅黄, 汉中 酒名, 蜀 中无能及者。”
⒍ 指雏鹅;小鹅。
引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林衡等署﹞职掌进宫瓜蓏、襍果、菜、栽培树木、鷄黄、鹅黄、鸭蜑、小猪等项。”
国语词典
鹅黄 [é huáng]
⒈ 一种娇嫩的黄色。
引《水浒传·第三二回》:「头戴毡笠子,身穿鹅黄纻丝衲袄。」
《红楼梦·第二九回》:「前儿亏你还有那们大脸,打发人和我要鹅黄缎子去。」
鹅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傞俄释义:低昂倾侧貌。多形容醉态或舞姿。宋 周紫芝《鹧鸪天·重九登醉山堂》词:“年少登高意气多,黄花压帽醉傞俄。”明 无名氏《运甓记·手板击凤》:“鸚鵡杯倾的是鹅黄鸭緑,玉壶酒滴珍珠,几般杂剧戏傞俄,一派笙歌声嘹喨。”
- 2.
凫臇释义:少汁的鸭肉羹。 语出《楚辞·招魂》:“鵠酸臇鳧,煎鸿鶬些。”洪兴祖 补注:“此言以酢浆烹鵠鳧为羹,用膏煎鸿鶬也。”明 王世贞《夜过前中丞翟廷献饮醉作》诗:“鳧臇金缕压鹅黄,蠏擘霜螯胜熊白。”
- 3.
啼妆释义:⒈见“啼粧”。⒉亦作“啼糚”。亦作“啼妆”。东汉 时,妇女以粉薄拭目下,有似啼痕,故名。《后汉书·五行志一》:“啼糚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始自大将军 梁冀 家所为,京都歙然,诸 夏 皆放效。”宋 欧阳修《长相思》词:“爱著鹅黄金缕衣,啼粧更为谁?”鲁迅《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西汉 末年,女人的‘堕马髻’、‘愁眉啼妆’,也说是亡国之兆。”⒊借指美人的泪痕。前蜀 韦庄《闺怨》诗:“啼粧晓不乾,素面凝香雪。”清 吴伟业《圆圆曲》:“蜡炬迎来在战场,啼糚满面残红印。”一本作“粧”。
- 4.
嫩鹅黄释义:⒈像小鹅绒毛的浅黄色。⒉谓鹅黄酒。
- 5.
曲尘释义:⒈亦作“麯尘”。⒉借指柳树,柳条。嫩柳叶色鹅黄,故称。⒊初春时嫩柳倒映水中而呈鹅黄色的春水。⒋指茶。
- 6.
曲尘丝释义:指柳条,柳丝。柳叶呈鹅黄色,故称。
- 7.
柳花释义:⒈柳树开的花,呈鹅黄色。 ⒉指柳絮。
- 8.
轻黄释义:⒈鹅黄,淡黄。宋 欧阳修《过中渡》诗之一:“中渡桥 边十里堤,寒蝉落尽柳条衰。年年塞下春风晚,谁见轻黄弄色时。”⒉指额黄。古代妇女额间的涂饰物。盛行于 六朝。北周 庾信《舞媚娘》诗:“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⒊指黄芙蓉花。宋 朱淑真《黄芙蓉》诗:“试倩东风一为主,轻黄应不让姚黄。”
- 9.
酽紫释义:深紫色。宋 杨万里 《谢张功父送牡丹》诗:“浅红釅紫各新样,雪白鹅黄非旧名。”
- 10.
鹅儿释义:⒈雏鹅。 ⒉指鹅黄酒。⒊鹅黄色。
- 11.
鹅儿黄释义:⒈亦作“鵞儿黄”。鹅黄色。⒉指鹅黄酒。
- 12.
鹅黄酒释义:唐 杜甫《舟前小鹅儿》诗:“鹅儿黄似酒,对酒爱鹅黄。”后因以“鹅黄酒”泛指好酒。
- 13.
鹅黄酥释义:即鹅黄酒。
- 14.
麴尘释义:⒈酒曲上所生菌。因色淡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唐 谷神子《博异志·阎敬立》:“须臾吐昨夜所食,皆作朽烂气,如黄衣麴尘之色,斯乃櫬中送亡人之食也。”清 钱谦益《蜡梅》诗之一:“罗浮 曾见梦中身,髣髴新粧改麴尘。”⒉借指柳树,柳条。嫩柳叶色鹅黄,故称。唐 唐彦谦《黄子陂荷花》诗:“十顷狂风撼麴尘,缘堤照水露红新。”宋 张先《蝶恋花》词:“柳舞麴尘千万线,青楼百尺临天半。”参见“麴尘丝”。⒊初春时嫩柳倒映水中而呈鹅黄色的春水。前蜀 毛文锡《虞美人》词:“垂杨低拂麴尘波,蛛丝结网露珠多。”清 夏葛《渡江云》词:
- 15.
黄条释义:⒈长有新叶的枝条。 新叶多呈鹅黄色,故称。⒉条状黄烟丝。
- 16.
黄柳释义:⒈初吐叶的柳树。因其叶呈鹅黄色,故称。⒉元代诗人黄溍、柳贯的并称。二人均为金华人,与虞集、揭傒斯齐名,时称儒林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