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涂山 涂山的意思
shān

涂山

简体涂山
繁体塗山
拼音tú shān
注音ㄊㄨˊ ㄕ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ú,(1) 使颜色或油漆等附着在上面。【组词】:涂饰。涂漆。涂抹。(2) 乱写。【组词】:涂鸦。(3) 用笔抹上或抹去。【组词】:涂改。涂窜。涂乙。(4) 泥泞。【组词】:涂炭。(5) 河流或海流夹杂的泥沙在地势较平的河流入海处或海岸附近沉积而成的浅海滩。【组词】:海涂。滩涂。(6) 同“途”。(7) 姓。

shān,(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组词】: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例句】: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组词】:山响。山呼万岁。(4) 姓。

基本含义

形容文笔或书法极其拙劣,毫无艺术价值。

涂山的意思

涂山 [tú shān]

1. 传说禹会诸侯及娶妻之地方。

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
涂山者,禹所取妻之山也。——《越绝书·记地传》

[ Tushan; ]

3. 具体位置说法不一,一说在今浙江西北,一说在安徽蚌埠西。

涂山 引证解释

⒈ 古国名。相传为 夏禹 娶 涂山 女及会诸侯处。

《书·益稷》:“予创若时,聚于 涂山。”
孔 传:“涂山,国名。”

⒉ 山名。其所在有三说:(1)在今 安徽 怀远县 东南、 淮河 东岸,又名 当涂山

《左传·哀公七年》:“禹 合诸侯於 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杜预 注:“涂山 在 寿春 东北。”
《史记·夏本纪》:“予辛壬娶 涂山,辛壬癸甲,生 啟 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
司马贞 索隐:“皇甫謐 云‘今 九江 当涂 有 禹 庙’,则 涂山 在 江 南也。”
参阅《太平寰宇记·濠州》。(2)在今 四川 重庆市 巴县。俗名 真武山。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禹 娶於 涂,辛壬癸甲而去,生子 啟 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 江州 涂山 是也,帝 禹 之庙铭存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江 之北岸有 涂山,南有 夏禹 庙、 涂君 祠,庙铭存焉。”
(3)在今 浙江 绍兴县 西北。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涂山 者, 禹 所娶妻之山也,去县五十里。”
张宗祥 校注:“《越絶》及《吴越春秋》皆指 会稽。”

涂山 女, 夏禹 的妻子。

汉 刘向 《列女传·魏曲沃负》:“夏 之兴也以 涂山,亡也以 末喜。”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涂山 四日离 大禹,你直恁地捨不得分离。”


国语词典

涂山 [tú shān]

⒈ 山名。位于安徽省怀远县东南,淮河东岸,与荆山相对。中夹淮河。


涂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花释义:⒈开花一次。 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二:“涂山 之背,梨大如升,或云斗,紫色,千年一花,亦曰 紫轻梨。”晋 王嘉《拾遗记·轩辕黄帝》:“有石渠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覆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三:“然则铁树开花初无定岁,但必数十年始一花耳。”⒉谓铜钱五枚。旧时计数,常以“五”进。《通俗编·数目》引 明 李翊《俗呼小录》:“数钱以五文为一花。”
    • 2.
      二霸释义:指 齐桓公 、 楚庄王 。《晋书·后妃传上·左贵嫔》:“ 皇 英 佐 舜 , 涂山 翼 禹 。惟 卫 惟 樊 ,二霸是辅。”按: 卫 , 齐桓公 夫人 卫姬 ; 樊 , 楚庄王 夫人 樊姬 。
    • 3.
      台基释义:⒈台的基础。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涑水》:“安邑,禹 都也。禹 娶 涂山氏 女,思恋本国,筑臺以望之。今城南门,臺基犹存。”⒉旧称专事暗中为男女撮合的罪恶场所。清 讴歌变俗人《醒世缘弹词》第十回:“更兼物色良家女,诱上臺基密定情。”清 讴歌变俗人《醒世缘弹词》第十回:“天下最可恶的,莫如臺基,那开臺基的,大半多是上了年纪的老太婆,满腹歪心,一张滑嘴。”
    • 4.
      台桑释义:地名。传说 禹 娶 涂山氏 之女处。
    • 5.
      名川释义:大的河流。《左传·襄公十一年》:“司慎司盟,名山名川。”孔颖达 疏:“名川,谓四瀆也。”《吕氏春秋·有始》:“水道八千里,受水者亦八千里,通谷六。名川六百,陆注三千,小水万数。”《汉书·郊祀志上》:“自 华 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晋书·周馥传》:“淮 扬 之地,北阻 涂山,南抗灵岳,名川四带,有重险之固。”
    • 6.
      启母石释义:夏启 母所化之石。古代神话传说 夏禹 妻 涂山氏 生 启 而化为石。
    • 7.
      啓母石释义:夏启 母所化之石。 古代神话传说 夏禹 妻 涂山氏 生 启 而化为石。《汉书·武帝纪》:“朕用事 华山,至於中岳,获駮麃,见 夏后启 母石。”颜师古 注:“应劭 曰:‘启 生而母化为石。’启,夏禹 子也。其母 涂山氏 女也。禹 治鸿水,通 轘辕山,化为熊,谓 涂山氏 曰:‘欲餉,闻鼓声乃来。’禹 跳石,误中鼓。涂山氏 往,见 禹 方作熊,惭而去,至 嵩高山 下化为石,方生 启。禹 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 启 生。事见《淮南子》。”按,今本《淮南子·人间训》仅言“禹 生于石”。高诱 注:“禹 母 修己,
    • 8.
      大禹宴释义:大禹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大禹姓姒,名文命,古涂山氏国(今安徽怀远)人,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 9.
      宣省释义:遍察;巡视。《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脩长。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 会稽,宣省习俗,黔首齐庄。”唐 柳宗元《涂山铭》序:“万国既同,宣省风教,自 涂山 而会诸侯,大政立焉。”
    • 10.
      嵞山释义:⒈即涂山。 山名,即浙江省的会稽山。相传夏禹大会诸侯于此。⒉即涂山。
    • 11.
      涂山释义:⒈ 传说禹会诸侯及娶妻之地方。 ⒉禹合诸侯于 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⒊涂山者,禹所取妻之山也。--《越绝书.记地传》⒋具体位置说法不一,一说在今浙江西北,一说在安徽蚌埠西。
    • 12.
      计资释义:⒈谓计较施舍资财。唐 韩愈《送僧澄观》诗:“僧伽 后出 淮 泗 上,势到众佛尤恢奇;越 商胡贾脱身罪,珪璧满船寧计资。”⒉合计耗资。清 方履籛《怀远县重修涂山大禹庙碑》:“盖经始於某月日,落成於某月日,鳩工若干,计资若干,礼也”⒊计算年资。宋 袁燮《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罗公行状》:“朝廷平时选置牧守,尽如内郡,按格计资,以补其闕,此固不足以得人矣。”

涂山(tush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涂山是什么意思 涂山读音 怎么读 涂山,拼音是tú shān,涂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涂山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