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明罚 明罚的意思
míng

明罚

简体明罚
繁体明罰
拼音míng fá
注音ㄇㄧㄥˊ ㄈ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fá, ◎ 处分犯罪、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组词】:罚款。罚球。惩罚。罚不当罪(处罚过严或过宽,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基本含义

明确的惩罚

明罚的意思

明罚 [míng fá]

1. 严明的刑罚或处罚。

明罚 引证解释

⒈ 严明的刑罚或处罚。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曹景宗》:“是知败军之将,身死家戮,爰自古昔,明罚斯在。”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有隋 失道,九服沸腾,朕亲总元戎,致兹明罚。”


明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威命释义:⒈指军令,政令。《书·胤征》:“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逸周书·商誓》:“王曰:‘嗟!尔众,予言若敢顾天命,予来致上帝之威命明罚,今惟新誥命。’”⒉犹威信,威望。《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 可败也。”⒊犹威权。谓权力威势。《宋书·天文志二》:“是时 长沙王 擅权,后 成都、河间、东海 又迭专威命,是其应也。”
    • 2.
      敕法释义:整饬法令。晋 葛洪《抱朴子·用刑》:“《易》称明罚敕法,《书》有哀矜折狱,爵人於朝,刑人於市,有自来矣。”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故授官选贤,则义炳重离之辉……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此詔策之大略也。”
    • 3.
      新科释义:⒈新立的科条。《三国志·魏志·何夔传》:“所下新科,皆以明罚敕法,齐一大化也。”宋 苏轼《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知君不久留,治行中新科。”⒉新设的科目。《宋史·选举志一》:“又立新科明法,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桉,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者。”⒊谓本年科举中式。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进士给假》:“近来新科进士选期未及者,多以给假省亲省墓为辞,得暂归里。”
    • 4.
      沍寒释义:寒气凝结。谓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沍寒,於是乎取之。”沍,一本作“冱”。三国 魏 曹操《明罚令》:“且北方沍寒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明史·魏时亮传》:“十月初,詔停日讲。时亮 率同列言天未沍寒,不宜遽輟。”李大钊《青春》:“冰雪沍寒之天,一幻而为百卉昭苏之天矣。”
    • 5.
      誓牧释义:《书》有《牧誓》篇,言 周武王 伐 纣,在 牧野 誓师。 后遂以“誓牧”指誓师征伐。《初学记》卷二三引《唐贞观年为战阵处立寺诏》:“有隋 失道,九服沸腾,朕亲总元戎,致兹明罚,誓 牧 登陑,曾无寧岁。”

明罚(mingf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明罚是什么意思 明罚读音 怎么读 明罚,拼音是míng fá,明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明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