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严 [jǐn yán]
1. 谨慎严密。
例文章结构谨严。
英[ careful and precise; ]
2. 严肃;不苟且。
例治学谨严。
英[ serious; ]
谨严 引证解释
⒈ 慎重严肃,一丝不苟。
引《金史·后妃传下·睿宗贞懿皇后李氏》:“居 上京,内治谨严,臧获皆守规矩,衣服饮食器皿无不清洁。”
夏衍 《忆阿英同志》:“杏邨同志 是一个对人谦和,律己谨严的人。”
⒉ 精细严密,无懈可击。
引唐 韩愈 《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新唐书·叛臣传上·仆固怀恩》:“怀恩 善战鬭,晓识戎情,部分谨严。”
宋 程洵 《锺山先生行状》:“晦庵 先生尝评之,以为笔力奔放而法度谨严,学者所难及也。”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一:“(4)组--由于检点工夫的多少,分为谨严,疏放。”
⒊ 严敬,十分敬重。
引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辞免不拜恩命许批答》之二:“卿谨严朝廷,明君臣之分,以不拜为未安,礼之节也。”
国语词典
谨严 [jǐn yán]
⒈ 谨慎细密。
引唐·韩愈〈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三国演义·第九七回》:「内有一将郝超守把,深沟高垒,遍排鹿角,十分谨严。」
反怠忽
谨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伏笔释义:写作上一种叙事的 表现技法。指作者在叙述中,对将要描叙的人物、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这种手法有助 于达到结构谨严、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 2.
兢严释义:谨严,严肃。
- 3.
刻酷释义:⒈苛刻,严酷。⒉深刻谨严。
- 4.
固密释义:⒈谨严,仔细。 ⒉牢固;坚固。⒊谓保护周密。
- 5.
在家僧释义:特指 宋 黄庭坚。戏称持戒谨严的佛教居士。
- 6.
宫钥释义:帝王宫门的锁钥。 常借称宫门、皇宫。唐 白居易《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诗:“宠重移宫钥,恩新换閫旄。”《宋史·钱惟演传》:“天圣 七年,改 武胜军 节度使。明年来朝,上言先壠在 洛阳,愿守宫钥。即以判 河南府,再改 泰寧军 节度使。”宋 欧阳修《南京留守谢上表》:“守宫钥之谨严,敢忘夙夜;布政条之纤细,上副忧勤。”宋 秦观《代南京谢上表》:“念尝更於任使,遽未忍於弃捐;虽去掖廷,犹分宫钥。”
- 7.
庄饬释义:端庄谨慎;端庄谨严。
- 8.
恭饬释义:恭敬谨严。
- 9.
慎固释义:使谨严坚固。
- 10.
朴谨释义:⒈朴实而谨严。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巾履》:“南都服饰,在 庆历 前犹为朴谨,官戴忠静冠,士戴方巾而已。近年以来,殊形诡製,日异月新。”⒉朴实而谨慎。宋 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万石君 之子孙,世推朴谨;竇太后 之兄弟,人言退让。”
- 11.
柳营释义:⒈汉周亚夫为将军,治军谨严,驻军细柳,号细柳营。后因称严整的军营为“柳营”。⒉谓柳林。
- 12.
栗密释义:谨严,缜密。
- 13.
汉印释义:汉 代的印章。 篆体方正浑朴,布局谨严,风格多样,与 秦 印并为后世取法。
- 14.
混然一体释义:混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 15.
玄秘塔碑释义:唐 碑。唐 武宗 会昌 元年 大达法师 建 玄祕塔 立碑。裴休 撰碑文,柳公权 正书。字体遒劲谨严,为 柳 书代表作。此碑本在 长乐 之南,后移 西安 府学,现存 陕西省 西安 碑林。
- 16.
矜峻释义:谨严。
- 17.
矜慎释义:谨严慎重。唐 薛逢《送沉单作尉江都》诗:“少年作尉须矜慎,莫向楼前坠马鞭。”《明史·虞谦传》:“帝方矜慎刑狱,谦 等亦悉心奏当。”梁启超《雷庵行》:“文章一出惊海内,立言矜慎恒踌躇。”
- 18.
矜炼释义:⒈同“矜鍊”。何启 胡礼垣《新政论议》:“俗语、文言分为两事,使笔如舌,戛戛其难,然而字字有义,句句有对,矜炼之至。”⒉矜鍊:谨严而精炼。清 陈田《明诗纪事丁籤·钱福》:“修撰虽以敏捷见推,然合格之作亦颇矜鍊。”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二五:“啟超 夙不喜桐城派,幼年为文,学晚 汉、魏、晋,颇尚矜鍊。”
- 19.
矜鍊释义:谨严而精炼。清 陈田《明诗纪事丁籤·钱福》:“修撰虽以敏捷见推,然合格之作亦颇矜鍊。”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二五:“啟超 夙不喜桐城派,幼年为文,学晚 汉、魏、晋,颇尚矜鍊。”
- 20.
祗严释义:恭谨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