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令 [lè lìng]
1. 不管对方愿意与否,强令从事。
例勒令下笔。
英[compel by legal authority;]
勒令 引证解释
⒈ 以命令方式强制人做某事。
引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以僕曹务多闲,勒令专知下笔。”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高宗 曰:‘ 孟子 发挥王道, 説之 何人,乃敢非之!’勒令致仕。”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下了个札给 歷城 县,勒令即刻将 弥轩 驱逐出院。”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四章:“唐二爷 也入了佛门,勒令一家人都不准吃牛肉。”
国语词典
勒令 [lè lìng]
⒈ 以命令方式强制别人遵从。
引《三国演义·第二回》:「次日,督邮先提县吏去,勒令指称县尉害民。」
《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我对你说罢,我不是勒令要你出家。」
近迫令
勒令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商量释义:交换意见:遇事要多和群众商量。 这件事要跟他商量一下。
- 2.
商议释义:为了对某些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还须好好商议一下。
- 3.
协商释义: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友好协商。有问题可以协商解决。
勒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勒令释义:用命令方式强制人做某事:勒令停业。
- 2.
勒停释义:⒈强制停止。《梁书·武帝纪下》:“江子四 等封事如上,尚书可时加检括,於民有蠹患者,便即勒停。”⒉勒令停职。宋 陆游《奏筠州反坐百姓陈彦通诉人吏冒役状》:“诸州县公人,曾因犯罪勒停。”《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三年》:“逢年 等二十二人决配远州军牢城,其为从者皆勒停。”
- 3.
勒戒释义:勒令戒毒。
- 4.
城脚释义:城下;沿城墙一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总巡立即出了一道告示,勒令沿城脚的居民将晒臺拆去。”《太平天囯故事歌谣选·狗官尽找螺蛳壳》:“象州 官府带兵多,打起仗来乱鸡窝;天军城脚一声喊,狗官尽找螺螄壳。”
- 5.
归第释义:⒈回家。 《汉书·佞臣传·董贤》:“高安侯贤 未更事理,为大司马,不合众心,非所以折衝绥远也。其收大司马印綬,罢归第。”《后汉书·李通传》:“﹝ 李通 ﹞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令以公位归第养疾。”《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宋神宗 ﹞当下传旨,勑令前日抱进宫的那个中大人护送归第。”⒉谓禁闭。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他的儿子 秦王 杨俊,因生活奢侈,多造宫室,被他发觉,勒令归第(禁闭)。”
- 6.
恐防释义:防备。 唐 王建《宫词》之二一:“骑马行人长远过,恐防天子在楼头。”《三国志平话》卷上:“玄德 曰:‘恐防有失,尔可将取五百军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勒令沿城脚的居民将晒臺拆去,只説恐防宵小。”
- 7.
简放释义:⒈谓选择放出。《北齐书·后主纪》:“又詔掖庭、晋阳、中山 宫人等及 鄴下、并州 太官官口二处,其年六十已上及有癃患者,仰所司简放。”⒉清 代谓经铨叙派任道府以上外官。清 林则徐《奏参因循不振之镇将分别勒令休致降补折》:“其所遗 南澳镇 总兵员缺紧要,并请旨迅赐简放,以重职守。”《中国现在记》第一回:“每逢朝廷简放主考学差,他总有分。”《文明小史》第四一回:“上头看他一脸的连鬢大鬍子,龙心大为不悦,説他样子很像个汉奸似的,幸亏奏对尚还称旨,才赏了个知府,记名简放。”
- 8.
簪剃释义:指出家为僧道。 因道士簪发,和尚剃发,故称。《元典章·圣政一·重民籍》:“今后除色目人外,自愿出家,若本户丁力数多,差役不闕,及有昆仲养父母者,赴元籍官陈告,勘当是实申覆各路给据,方许簪剃。”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私自簪剃者勒令还俗,解发原籍当差。”《清会典事例·礼部·僧道》:“三十三年议准,各省督抚严飭地方官申明禁令,不许私行簪剃。”
- 9.
缴还释义:⒈唐 时给事中,宋 时给事中及中书舍人认为制敕有违失,得驳正而将章奏封还,称“缴还”。《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唐 制,惟给事中得封还詔书;中书舍人缴还词头,盖自 弼 始也。”⒉交还。《东周列国志》第八七回:“三日之后,先生遽向 孙宾 索其原书。宾 出诸袖中,缴还先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上面便説这边揑报灾情,擅动公款,勒令缴还。”
- 10.
衣顶释义:清 代标志功名等级的衣服和顶戴。亦借指功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学院﹞勒令即刻将 弥轩 驱逐出院,又把那肄业生衣顶革了。”
- 11.
解发释义:⒈犹发解。 宋 欧阳修《论逐路取人札子》:“今 广南东西路 进士,例各絶无举业,诸州但据数解发,其人亦自知无艺,只来一就省试而归。”《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三年》:“立 以为 世质 等所试不至紕繆,已牒 滑州 依例解发。”⒉起解发送。《水浒传》第四十回:“﹝ 蔡九 ﹞一面吩咐教合陷车,商量差人解发起身。”明 余纪登《典故纪闻》卷十四:“乞如律禁革,私自簪剃者,勒令还俗,解发原籍当差。”
- 12.
追官勒停释义:指追回官衔,勒令停职。 《宋史·理宗纪一》:“李全 之叛,淮东 提刑司检法 吴澄 等出 泰州 城謁贼,各追官勒停。”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二》:“熙寧 三年敕:‘今后官员失入死罪,一人追官勒停,二人除名,三人除名编管。’”《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降了三个圣旨:第一 开封府 问官追官勒停。”
- 13.
追缴释义:勒令缴回(非法所得的财物):追缴赃款。
- 14.
退学释义:学生因故不能继续学习,或因严重违反纪律不许继续学习而取消学籍:因病退学。勒令退学。
- 15.
销差释义:⒈旧指向上级回报已完成差遣任务。⒉免掉差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方档案》:“昨经率同参计各员公电辞职,务乞一律给予处分,即日销差。”郭孝成《湖南光复纪事》:“焦委充廵警总监,及谭都督任事,乃勒令销差。”许地山《换巢鸾凤·山大王》:“但这次销差不止我一个人,连亚权一班的朋友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