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 [xiàn gōng]
1. 春秋时,楚君称王,其县大夫亦僭称公。
3. 爵名。晋时始置县公之爵,历代因之,亦谓之开国县公,明以后废。
县公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 楚 君称王,其县大夫亦僭称公。
引《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
杜预 注:“楚 县大夫皆僭称公。”
⒉ 爵名。 晋 时始置县公之爵,历代因之,亦谓之开国县公, 明 以后废。
引《隋书·百官志下》:“开皇 中,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为九等者,至是唯留王、公、侯三等。餘并废之。”
《新唐书·百官志一》:“﹝司封郎中﹞掌封命、朝会、赐予之级。凡爵九等……五曰开国县公,食邑千五百户,从二品。”
《宋史·职官志三》:“司封郎中掌官封、叙赠、承袭之事……列爵九等:曰王,曰郡王,曰国公,曰郡公,曰县公,曰侯,曰伯,曰子,曰男。”
县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元亮秫释义:晋 陶潜 字 元亮,性嗜酒,尝为 彭泽 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穀。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见《晋书·隐逸传·陶潜》。后以指隐者所耽之酒。
- 2.
公平水库释义:公平水库位于广东省海丰县公平镇,黄江中上游,因建在公平镇得名。
- 3.
勒停释义:⒈强制停止。《梁书·武帝纪下》:“江子四 等封事如上,尚书可时加检括,於民有蠹患者,便即勒停。”⒉勒令停职。宋 陆游《奏筠州反坐百姓陈彦通诉人吏冒役状》:“诸州县公人,曾因犯罪勒停。”《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三年》:“逢年 等二十二人决配远州军牢城,其为从者皆勒停。”
- 4.
县公释义:⒈春秋 时,楚 君称王,其县大夫亦僭称公。 《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杜预 注:“楚 县大夫皆僭称公。”⒉爵名。晋 时始置县公之爵,历代因之,亦谓之开国县公,明 以后废。《隋书·百官志下》:“开皇 中,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为九等者,至是唯留王、公、侯三等。餘并废之。”《新唐书·百官志一》:“﹝司封郎中﹞掌封命、朝会、赐予之级。凡爵九等……五曰开国县公,食邑千五百户,从二品。”《宋史·职官志三》:“司封郎中掌官封、叙赠、承袭之事……列爵九等:曰王,曰郡王,曰国公
- 5.
巴县档案释义:中国清代四川巴县官府、中华民国时期巴县公署以及民国前期四川东川道积累移存的档案。
- 6.
本爵释义:原来的爵位。《公羊传·襄公十五年》“刘夏 者何?以邑氏也”汉 何休 注:“诸侯入为天子大夫,不得氏国称本爵,故以所受采邑称子。”《南史·荀伯子传》:“故太保 卫 瓘 本爵 菑阳县公,既被横祸,乃进第秩,加赠 兰陵。”《书·微子之命》“作微子之命”唐 孔颖达 疏:“传言復其位者,以其自缚为囚,释之使从本爵復其卿大夫之位。”
- 7.
王俭拜公释义:南朝 王俭 字 仲宝,幼笃学,手不释卷。 二十八岁迁 齐 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寻改封 南昌县公。见《南史·王俭传》后以“王俭拜公”指谓少年得志。清 吴伟业《海虞孙孝维三十赠言》诗之四:“王俭 拜公犹昨岁,张充 学《易》在今年。”
- 8.
称是释义:⒈犹称职。唐 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公诸官》:“官属果称是,声华真可听。”仇兆鳌 注:“称是,称职也。”⒉谓与此相称或相当。唐 袁郊《甘泽谣·红线》:“明日遣使齎繒帛三万疋,名马二百疋,他物称是,以献於 嵩。”《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时官有布二十万匹,金银五千斤,钱亿万,绢数万匹,他物称是。”胡三省 注:“言他物与布金银钱绢相称也。称,尺证翻。”《金史·仆散忠义传》:“今已许 宋 讲好,而屯戍尚多,可除旧军外,选马一万二千,阿里喜称是。”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孔东堂 演《桃花扇》曲本,有诗
- 9.
长公主释义:皇帝的姊妹或皇女之尊崇者的封号,仪服同藩王。后代仅为皇帝姊妹的封号。《汉书·昭帝纪》:“帝姊 鄂邑公主 益汤沐邑,为长公主,共养省中。”《后汉书·皇后纪下》:“汉 制,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号长公主,仪服同蕃王。”《新唐书·高宗三女传》:“高安公主,义阳 母弟也…… 神龙 初,进册长公主。”《宋史·秦国大长公主传》:“秦国大长公主,太祖 同母妹也。初适 米福德,福德 卒。太祖 即位,建隆 元年封 燕国长公主。”《明史·公主传序》:“明 制,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