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袴腿 袴腿的意思
tuǐ

袴腿

简体袴腿
繁体
拼音kù tuǐ
注音ㄎㄨˋ ㄊㄨㄟ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ù,(1) 套裤。《方言》卷四。【组词】:“袴,齊、魯之間謂之䙭,或謂之襱,關西謂之袴。”《禮記•内則》:“衣不帛襦袴。”(2) 通“胯”。两股之间。《史記•淮陰侯列傳》。【组词】:“衆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

tuǐ,(1) 下肢,在脚的上面,在膝上胯下的称“大腿”,在膝下脚上的称“小腿”。腿脚。(2) 器物上像腿的部分。【组词】:桌子腿儿。(3) 特指经盐腌、洗晒、晾挂等工序加工成的猪后腿。【组词】:火腿。云腿。

袴腿的意思

袴腿 [kù tuǐ]

2. 亦作“裤腿”。裤子穿在两腿上的筒状部分。

3. 旧时缠足妇女于裤下另制布的筒状物缚于踝间,前遮足面,后蔽足根。


袴腿(kut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袴腿是什么意思 袴腿读音 怎么读 袴腿,拼音是kù tuǐ,袴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袴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