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营 [wú yíng]
1. 无所谋求。
无营 引证解释
⒈ 无所谋求。
引汉 蔡邕 《释诲》:“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晋 束晳 《补亡》诗之二:“堂堂处子,无营无欲。”
宋 苏轼 《韩干画马赞》:“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而无营。”
《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乍可无营坐晦迹,不説有学行求知。四时活计看壚鏊,八节欢情对酒卮。”
无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法释义:⒈崇尚法令。上,通“尚”。《韩非子·忠孝》:“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贤。’”《史记·封禅书》:“於是 秦 更命 河 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裴骃 集解引 服虔 曰:“政尚法令也。”⒉指道术或仙术。唐 韦渠牟《步虚词》之八:“上法杳无营,玄脩似有情。”
- 2.
书意释义:⒈所读之书或所写之信的本意。《吕氏春秋·尊师》:“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讽诵,谨司闻,观驩愉,问书意。”《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 人有遗 燕 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宋 邵雍《代书寄陈章屯田》诗:“执别而来二十春,忽飞书意一何懃!”⒉书法的神髓。唐 窦臮《述书赋》下:“汉王 童年,自得书意。”
- 3.
文柄释义:⒈考选文士的权柄。唐 黄滔《上杨侍郎启》:“伏以侍郎荣司文柄,弘阐至公,歷选滞遗,精求文行。”宋 王谠《唐语林·德行》:“﹝ 崔枢 ﹞明年登第,竟主文柄,有清名。”清 赵翼《胡豫堂视学江南相见话旧》诗:“迴翔散地无营竞,十年偏屡持文柄。”⒉评定文章的权威。唐 刘禹锡《祭韩吏部文》:“手持文柄,高视寰海,权衡低昂,瞻我所在。”唐 李贻孙《<欧阳行周文集>序》:“精於理,故言多周详;切於情,故叙事重復,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清 王士禛《古诗选·五言诗凡例》:“固知此道真赏,论定不诬,非可以 东阳(沉约)、
- 4.
显涂释义:显赫的仕途。 涂,同“途”。宋 苏舜钦《及第后与同年宴李丞相宅》诗:“兹时实无营,此乐亦以壮。去去登显涂,幸无隳素尚!”
- 5.
毒德大学释义:毒德大学1,摄影论坛流行语,“什么镜头拍的?毒!德味!大师!学习了!”意指讽刺现在的摄影论坛尽是些毫无营养的回帖,看到什么作品都机械式的回复这句话。
- 6.
泊然释义:恬淡无欲貌。三国 魏 嵇康《养生论》:“爱憎不栖於情,忧喜不留於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山林以寄其迹,爵禄不入于心,泊然无营,五十餘载。”《宋史·文苑传六·黄庭坚》:“以亲嫌,遂移 戎州,庭坚 泊然,不以迁謫介意。”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宁氏 年五十餘,一日告众坐化曰:‘三年后啟龕,吾復活矣。’遂泊然而逝。”
- 7.
肤言释义:肤浅之言。郑观应《盛世危言·道器》:“二三生徒妄以私心附会,著书立説,託名 耶穌,勦袭佛 老 之肤言,旁参番 回 之杂教,敷陈天堂地狱之诡辞,俚鄙固无足论,而又创设无鬼神之説。”郭沫若《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我国自 印度 思想输入以后,几千年来溺佛者遁世无营,避佛者亦故步自画,平素毫不知科学精神之为何物,每举与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混而为一如,一闻 欧洲 人因噎废食的肤言,则不禁欣然而色喜。”
- 8.
践更释义:⒈古代的一种徭役。轮到的可以出钱雇人代替。受钱代人服役叫践更。《史记·吴王濞列传》:“卒践更,輒与平贾。”张守节 正义:“践更,若今唱更、行更者也,言民自著卒……贫者欲顾更钱者,次直者出钱顾之,月二千,是为践更。”宋 苏轼《策别厚货财》之二:“昔 汉 之制,有践更之卒,而无营田之兵。”清 田从典《拟七德九功舞歌效乐天体》:“今日公家免践更,鼓腹行歌仍作息。”⒉交替任职;先后任职。《旧唐书·杨於陵传》:“居朝三十餘年,践更中外,始终不失其正。”唐 柳宗元《为崔中丞请朝觐表》:“中外践更,出入迭用。”宋 陈亮
- 9.
遮捺释义:方言。犹遮盖。《“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罢市之轶闻》:“罢市以来,大小各店铺莫不店门紧闭,惟南京路……某眼镜公司玻窗样柜既不上板,又不用布遮盖,只帖一字条,书‘敝处向无遮捺,并无营业心思,望勿误会’字样。”参见“遮盖”。
- 10.
闲整释义:亦作“闲整”。安静整饬。唐 李邕《鹘赋》:“意凝缓而无营,体閒整而自得。”《新唐书·尚可孤传》:“﹝ 鱼朝恩 ﹞使将兵三千,屯 扶风、武功,歷十餘年,队伍闲整。”元 张宇《襄陵北城溪坐》诗:“地偏愈觉似闲整,始信擒昌化日长。”茅盾《子夜》十二:“现在 吴荪甫 的故意闲整,就好比老鹰一击前的回旋作势。”
- 11.
雨旸释义:语本《书·洪范》:“曰雨,曰暘。 ”谓雨天和晴天。《魏书·天象志三》:“皆雨暘失节,万物不成候也。”宋 陆游《乞祠禄札子》:“今春以来,雨暘尤为调适,二麦继熟,民间亦以为所收倍於常年。”清 赵翼《出郭》诗:“自惭游惰无营业,高柳阴中话雨暘。”
- 12.
风威释义:⒈风的威力。 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稜稜霜气,蔌蔌风威。”唐 杜甫《夜》诗:“絶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清 顾炎武《酬李子德二十四韵》:“不出风威灭,无营日影徐。”⒉指风发出威力。清 季开生《十月初六发榆中抵鱼河驿》诗:“振野凉风扑马飞,孟冬絶塞已风威。”⒊指教育风化的声势、威力。《后汉书·循吏传·王涣》:“在 温 三年,迁 兗州 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宋 苏舜钦《送杜密学赴并州》诗:“惠爱留 关 辅,风威入塞垣。”《好逑传》第十回:“老恩臺大人,风威霜厉,远邇肃然,治晚生怎敢以私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