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祀 [qiān sì]
1. 千年。
千祀 引证解释
⒈ 千年。
引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惠心奋千祀,清埃播无疆。”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后先生盖千祀兮,余再逐而浮 湘。”
明 高启 《吊伍子胥辞》:“奚千祀而勿毁兮,繄若人之死忠。”
千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千祀释义:千年。南朝 宋 谢瞻《张子房诗》:“惠心奋千祀,清埃播无疆。”唐 柳宗元《吊屈原文》:“后先生盖千祀兮,余再逐而浮 湘。”明 高启《吊伍子胥辞》:“奚千祀而勿毁兮,繄若人之死忠。”
- 2.
寝废释义:停止;废弃;废除。《隋书·天文志上》:“至 大业 三年,勑诸郡测影,而 焯 寻卒,事遂寝废。”唐 刘知几《史通·申左》:“然自 丘明 之后,迄于 魏 灭,年将千祀,其书寝废。”明 刘若愚《酌中志·辽左弃地》:“何权 为备御,武备渐弛,边防寝废,遂退地数十餘里,山上立碑为界。”
- 3.
授手释义:⒈同“授首”。 手,通“首”。《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陈 知其罪,授手于我。”《孔子家语·正论》作“授首”。《隶释·汉幽州刺史朱龟碑》:“授手乞降。”⒉授以援手。谓救援。《后汉书·崔駰传》:“於是乎贤人授手,援世之灾,跋涉赴俗,急斯时也。”《北齐书·文宣帝纪》:“齐献武王 应期授手,凤举龙驤。”唐 王勃《益州夫子庙碑》:“恭俭温良,授手於危亡之国。”《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北齐明堂乐歌》:“运钟千祀,授手万姓。”
- 4.
汉氏释义:指 汉 代。汉 扬雄《剧秦美新》:“往时 司马相如 作《封禪》一篇,以彰 汉 氏之休。”汉 张衡《西京赋》:“汉 氏初都,在 渭 之涘。”晋 潘岳《西征赋》:“愍 汉 氏之剥乱,朝流亡以离析。”《南史·恩倖传序》:“自 汉 氏以来,年且千祀。”
- 5.
遐年释义:⒈高龄;长寿。三国 魏 曹植《王仲宣诔》:“庶几遐年,携手同征,如何奄忽,弃我夙零。”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王粲 为 潘文则《思亲诗》云:‘躬此劳悴,鞠予小人;庶我显妣,克保遐年。’”宋 曾巩《夫人曾氏墓志铭》:“曾不蕃宠,畀其子孙,曾不遐年,善则长存。”明 陈翼《蔡伯蜚传》:“呜呼!此其所以不能遐年也歟!”⒉指晚年。清 陈确《祭陆伯母裘大孺人文》:“每佳时吉日,则高堂之上,觴咏并进,母亦顾之色喜,谓可以乐遐年。”⒊久远的年代。《文选·左思<魏都赋>》:“虽则衰代,而盛德形於管絃;虽踰千祀,
- 6.
韬树释义:深藏地下的树。 谓千年老树。南朝 宋 鲍照《登庐山望石门》诗:“埋冰或百年,韜树必千祀。”钱仲联 集注引 黄节 曰:“《广韵》:‘韜,藏也。’按:埋冰、韜树,言其深。”
- 7.
风期释义:⒈犹风信。南朝 梁 任昉《为庾杲之与刘居士虬书》:“胜寄冥通,谅有风期之迟。”隋 虞世基《秋日赠王中舍》诗:“伊昔风期早,金兰信为宝。”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风期终破浪,水怪莫飞涎。”仇兆鳌 注:“风期,恐是言风信。”⒉风度品格。《晋书·习凿齿传》:“其风期俊迈如此。”《世说新语·言语》“贫道重其神骏”刘孝标 注引《高逸沙门传》:“﹝ 支道林 ﹞少而任心独往,风期高亮。”⒊犹友谊、情谊。唐 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序:“倾意气於一言,缔风期於千祀。”宋 司马光《河上督役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