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教谕 教谕的意思
jiào

教谕

简体教谕
繁体教諭
拼音jiào yù
注音ㄐㄧㄠˋ ㄩ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ào jiāo,(1) 指导,训诲。【组词】: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2) 使,令。【例句】:风能教船走。(3) 指“宗教”。【组词】:教士。教主。教皇。教堂。(4) 姓。(1) 传授。【组词】:教课。你教给我做。

yù,(1) 告诉,使人知道(一般用于上对下)。【组词】:面谕。手谕。谕旨。晓谕。(2) 明白,古同“喻”,明白,理解。(3) 古同“喻”,比方。

基本含义

教导和规劝的命令或指示。

教谕的意思

教谕 [jiào yù]

1. 教导训戒。

谨遵教谕。

[ discipline; ]

2. 宗教上的命令、指示。

[ commission; ]

3. 官名,元、明、清县学的教官,主管文庙祭祀,教诲生员。

南平教谕。——清·张廷玉《明史》

[ military instructor; ]

教谕 引证解释

⒈ 学官名。 宋 代在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始置教谕。 元、明、清 县学亦置教谕,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⒉ 教导。

唐 张九龄 《论教皇太子状》:“若亲近细人,不闻教諭,纵欲行善,犹未知所适。”
宋 司马光 《和韩秉国招范景仁饮》:“每烦教諭累百纸,顽如铁石不可鐫。”
清 李渔 《怜香伴·矢贞》:“爹爹有何教諭?”


国语词典

教谕 [jiào yù]

⒈ 教导诲谕。

唐·张九龄〈论教皇太子状〉:「若亲近细人,不闻教谕,纵欲行善,犹未知所适,此必然也。」

⒉ 职官名。宋代始置,负责教育所属生员。

《石点头·卷一二·侯官县烈女歼仇》:「其时侯官教谕姓彭,名祖寿,号古朋,就是仙游人。」


教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司训释义:⒈明 清 时县学教谕的别称。 明 叶盛《水东日记》篇目有“蒋司训”。《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回目:“鲁小姐 制义难新郎,杨司训 相府荐贤士。”张慧剑 校注:“司训,县学教官‘教諭’的别称。”清 叶廷琯《吹网录·石林燕语》:“復假 仁和 劳季言 司训所藏……底本,覆勘一周,考证益密。”⒉指担任司训之职。清 方苞《大父马溪府君墓志铭》:“苞 生六年,大父司训於 芜湖。”
    • 2.
      私橐释义:亦作“私槖”。 私人的钱袋。亦借指私人的钱财。明 宋濂《东阳兴修乾元宫记》:“於是各捐私橐而兴修之,不足,则遣缓颊之徒説诸有力者,土木之需,不期月而集。”清 东轩主人《述异记·仲夫子诛教谕》:“顺治 甲午年,因文庙倾圮,圣像暴露,鲍君 募助修葺。数年以来,所收三百餘金皆入私槖。”清 刘大櫆《程氏宗祠碑记》:“将出其私橐,彻而新之。”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封僱商船,只图自利,罔恤民生,私橐虽充,利源已塞。”
    • 3.
      羣行释义:⒈结队而行。⒉种种事迹。更多解释。⒊结队而行。《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木牛流马”裴松之 注引《诸葛亮集》:“特行者数十里,羣行者二十里也。”⒋种种事迹。明 宋濂《故处州路庆元县儒学教谕张公墓志铭》:“公之子 端臣,件繫羣行为状,来 金华 山居,请 濂 为之铭。”
    • 4.
      董帷释义:《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后因以“董帷”指授课之处。明 高启《送殷孝章赴咸阳教谕》诗:“独抱遗经出 董 帷,秋风送骑入关迟。”
    • 5.
      藜苋释义:藜和苋。泛指贫者所食之粗劣菜蔬。唐 韩愈《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三年国子师,肠肚习藜莧。”元 洪希文《送林景惠和兴化教谕》诗之三:“五年饱黎莧,麤糲甘我肠。”清 唐孙华《蔬食》诗:“生平藜莧肠,雅不饕肉食。”
    • 6.
      赞谕释义:引导教谕。亦指引导教谕之人。
    • 7.
      鸬鷀陂释义:地名。在 河南省 临漳、内黄 二县界。《魏书·地形志上》:“临漳,天平 初分 鄴 併 内黄、斥丘、肥乡 置。有…… 鸕鷀陂。”元 王逢《寄郑志道教谕兼简其子宗晦》诗:“鸕鷀陂 上发舟航,沙石荧荧乱水光。”

教谕(jiao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教谕是什么意思 教谕读音 怎么读 教谕,拼音是jiào yù,教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教谕造句子